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是华亭市蔬菜种植品种之一。为筛选出适宜华亭市双层膜塑料大棚种植番茄品种,开展了双层膜塑料大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朝研298-1综合性状好,产量高,较对照品种番茄春早增产13 132.5 kg/hm2,增幅为14.49%,可进行示范种植;番茄中研较对照品种番茄春早减产945.0 kg/hm2,减幅为1.04%,不予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1试验来源和目的为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安排本示范试验。2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2017年5月10日安排在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滩清湾村,土壤为潮褐土,质地为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近年未做过肥料试验。3材料与方法3.1供试土壤该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4.6g/kg,碱解氮含量81.5mg/kg,速效磷含量93.7mg/kg,速效钾含量99.4mg/kg。  相似文献   

3.
丁丽  陈寒搏 《河南农业》2019,(16):16-16
试验示范设在长葛市南席镇高庙村,试验示范田地远离村庄、道路和树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供试土类为潮土,质地为沙壤土,中等肥力水平。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有机质18.5g/kg、全氮1.06g/kg、有效磷9.3mg/kg、速效钾104mg/kg、有效锌0.86mg/kg。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阜康市秋延晚番茄生产发展较快,目前形成了以城关镇头工村为中心的晚熟番茄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4年,我站从北京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中杂101番茄进行试验研究。通过2年的引种试验、示范种植,其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长势强等特点,平均产量7700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氨基酸有机肥料”在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在栾川县进行试验示范,现将示范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土壤本示范于201 1年秋安排在栾川县石庙镇上园村王三民的承包田内,供试土壤为褐土,土壤肥力中等.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有机质1.15%,碱解氮96.5mg/kg,速效磷(P2O5)14.2mg/kg,速效钾(K2O)102.8mg/kg.  相似文献   

6.
毛方华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194-196,233
为探讨南方智能温室栽培番茄的品质及贮藏特性,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福清)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智能温室条件,开展了番茄果实的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试验番茄品种中,农科2号果实品质最好,其番茄红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72.10 mg/kg和8.30%,VC含量为152.30 mg/kg,糖酸比为19.41;农科1号表现出较好的耐贮稳定性,在室温贮藏6 d时烂果率最低(6.01%),且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也更为缓和.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摸清小麦施用增效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对比的增产效果,2012年在驻马店安排了增效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和示范,摸清增效复合肥增产效果,为指导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条件试验示范于2012年安排在驻马店市农科院农业试验站,供试土壤为黄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为12.6g/kg,碱解氮为67.3mg/kg,速效磷为25.4mg/kg,速效钾为107.8 mg/kg,pH值为6.9。前茬为玉米,每667m2产量为  相似文献   

8.
棉花膜下滴灌不同灌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通过棉花膜下滴灌不同灌量对比试验,总结昌吉市的最适经济灌量。2基本情况2.1试验地试验设在昌吉市滨湖乡东沟五队滴灌地,供试土壤灌淤土,土壤有机质1.26g/kg,全氮0.54g/kg,全磷0.68g/kg,碱解氮63.8mg/kg,速效磷5.6mg/kg,速效钾152mg/kg。前茬棉花,单产皮棉65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新郑市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试验于2009年12月安排在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王永道承包的日光温室内.土类为褐土,质地为中壤,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土壤耕层养分为:有机质14.6g/kg,碱解氮102.8mg/kg,速效磷(P2O5)14.8mg/kg,速效钾(K2O)105.3mg/kg.供试作物番茄,品种为"粉都女皇".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处东经132°38′,北纬47°17′,海拨64.8m,试验地地势平坦,草甸白浆土,土壤p H值为5.9,土壤有机质含量3.6%,速N:202.00mg/kg,速P:10.784 mg/kg,速K:141.00 mg/kg。耕层20cm,肥力中等,秋翻地,秋旋地。2、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省锦屏县高海拔温凉地区进行了番茄施沼肥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施沼肥番茄生育期有提早现象,结果历时延长20~29d,果实商品率提高,抗逆性增强,试验田块番茄商品产量增加4.23万kg/hm2,示范田块番茄商品产量增加3.425万kg/hm2,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示范试验,在番茄上喷施青岛维亚利特腐植酸水溶肥,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青岛维亚利特腐植酸水溶肥,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油绿,比对照增产399kg/667m2,增产率为6.8%,增加经济效益1022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1试验目的进一步验证2006年小麦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为下年推广做好准备工作。2试验设计2.1试验田播前进行土壤化验,土壤有机质1.5%、速效氮45.5mg/kg,速效磷7.8mg/kg。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河南省小白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登记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试验于2020年6月安排在开封市禹王台区汪屯乡后伍村朱广生的承包田内。供试土壤为潮土,质地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土壤有机质16.3 g/kg,全氮0.76 g/kg,有效磷28.7 mg/kg,速效钾136 mg/kg。前茬作物为番茄,每667 m2产量5360 kg。供试作物为小白菜,品种为“夏秋45”。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菌种名称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活菌个数≥0.50亿/mL,N+P2O5+K2O=6%)由河南诺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5.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牛心朴子生物碱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眼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该受试物对大鼠经口LD50雄性为>5 000 mg/kg,雌性为>5 000mg/kg;对大鼠经皮LD50雄性为>2 000 mg/kg,雌性为>2 000 mg/kg;对试验兔急性皮肤刺激、眼刺激平均刺激指数均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33.33%。因此,该受试物急性经口、经皮均属低毒性,皮肤刺激、眼睛刺激试验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中度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8个番茄新品种水泥拱架塑料大棚进行品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10-2号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61 520.9 kg/hm~2,较对照满田2180增产35.6%;10-3号平均折合产量次之,为60 630 kg/hm~2,较对照满田2180增产33.7%。10-2号、10-3果型好,大小适中均匀,果皮厚,硬度好,坐果率高,抗病性强,耐低温,耐贮运、品质好,可作为外销品种在宁南山区露地和拱棚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引进的8个番茄新品种水泥拱架塑料大棚进行品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10-2号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61520.9 kg/hm2,较对照满田2180增产35.6%;10-3号平均折合产量次之,为60630 kg/hm2,较对照满田2180增产33.7%。10-2号、10-3果型好,大小适中均匀,果皮厚,硬度好,坐果率高,抗病性强,耐低温,耐贮运、品质好,可作为外销品种在宁南山区露地和拱棚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番茄作物上进行了叶面喷施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喷果多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增加茎粗、单果数和单果重,增产番茄3 750 kg/hm2,增产率7.6%。纯收入增加21 150元/hm2,产投比达16.7∶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植株硝态氮速测系统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反射仪法速测冬小麦拔节期植株硝态氮含量对植株氮素营养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冬小麦拔节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缺乏临界值为1 000 mg/kg,充足评价指标为1 300 mg/kg;土壤合理的底肥施N量为75~150 kg/hm2;冬小麦拔节期合理的氮肥追施量应控制在100~150 kg/hm2;冬小麦最佳经济效益追肥量为117.86 kg/hm2.  相似文献   

20.
对固原市胡芦巴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水地高产施肥的最佳比例为施纯N 53.16 kg/hm2+P2O5150 kg/hm2+K2O 75 kg/hm2;胡芦巴水地最佳密度为583 320株/hm2;胡芦巴旱地最佳密度333 330株/hm2。胡芦巴水地示范效果也较突出,平均产值达4 650元/hm2,产投比3.47∶1。胡芦巴旱地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抗旱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产量为887.49 kg/hm2,产值为1 597.48元/hm2,同豌豆比新增产值142.45元/hm2,增幅15.07%。膜侧胡芦巴示范结果表明,较露地增产183.6 kg/hm2,新增产值80.48元/hm2,增幅为6.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