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应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偏最小二乘法(PLS)、BP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SVM)等四种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4种聚丙烯-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进行了品种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VM法可以有效的进行保水剂分类鉴别工作。当光谱范围选择5000cm-1~9000cm-1,经验参数c=8,g=0.0313时,PCA-SV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100%。研究证明此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保水剂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张晶 《植物医生》2016,(5):30-31
<正>鹅的繁殖是维持养鹅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掌握鹅的繁殖技术,对于提高鹅群质量,推广良种,扩大饲养规模具有现实意义。1种鹅的选择总的要求是:具有突出的该品种(系)的外形特征,体质健壮、适应性强、遗传稳定和生产性能优良。种鹅的选择目前多采用以下两类方法。1.1根据体形外貌和生理特征的选择该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无个体产蛋记录的鹅群,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杂交是指不同品种、品系或类群之间的相互交配。杂交在养猪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通过杂交进行品种改良、培育新品种;利用杂种优势,获得生长快、耗料少、抗病力强、产肉多、肉质好的商品猪,以提高养猪效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杂交。目前,在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经济杂交方式主要有两品种杂交和三品种杂交两种。两品种杂交又叫二元杂交或一次杂交。简单地讲就是选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猪进行交配,得  相似文献   

4.
荔枝尖细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奎 《广西植保》2002,15(1):1-3
通过应用5种聚集度指数和2种回归方法对荔枝尖细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荔枝尖细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并通过不同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表明Z字型法抽样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5.
甘蔗花叶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甘蔗花叶病抗病性鉴定的一种新技术—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此法和传统苗期手指摩擦接种法相比,接种后发病率极显著地高于手指摩擦接种法,且发病均匀、结果稳定,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甘蔗品种(材料)之间对病害的抗感性。比较11个甘蔗品种材料生长期切茎接种法和田间自然感病法对SrMV-HH1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发病率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极密切,相关系数达0.9997,鉴定所得的抗病性和抗病等级结果完全一致,说明切茎接种法鉴定结果能真实反映甘蔗品种材料的自然抗感性;此外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接种工效高,因此可以对大批量材料进行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生物型田间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稻虱田间群体各个体在同一水稻品种上的蜜露分泌量有很大差别。结合蜜露分泌量和群体建立2种方法进行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地区和增城县农田的褐稻虱属生物型1。采用单一的蜜露分泌量测定法不能准确反映褐稻虱群体中各个体的生物型属性。因此,在进行田间生物型监测时应结合使用其它抗性指标,其中群体建立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工、准确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虽所占数量不多,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猪好,好几窝,公猪好,好一坡"就是一个形象的总结。饲养种公猪要求做到使种公猪保持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能生产出量多质好的精液。一、后备公猪的选育后备公猪的选择应做到体质健壮,发育良好,贪饲好强,无隐睾、单睾、疝气等疾患,有明显的品种特征和特性,并选择具有较高生产性能的后代。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白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番茄苗期接种白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四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106孢子/mL。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提供的54份番茄材料进行白粉病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54份材料中,有抗病品种4份、中抗品种16份、感病品种17份、极感病品种17份。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喷施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取得各种药剂各种剂型的防治效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筛选出最佳药剂。材料和方法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马铃薯品种:鄂马铃薯3号。试验地试验地选择选择试验田时,要尽量避免选取前茬为茄科作物的田块,例如辣椒、茄子等,应选取前茬为水稻、玉米、黄豆等作物的田块进行试验。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用盆栽法、滤纸片法和琼脂法三种生测方法比较不同品种苜蓿对阔草清(flumetsulam)与丁草胺(buta-chlor)混用剂的敏感性差异。CW400、WL324和Farmer‘s treasure等苜蓿品种对所用除草剂表现出较高的耐药力;滤纸片法作生物测定,简便快速,指示精确度高,适合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于2018—201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马庄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包含品种、灌溉两因素,选用14个小麦新品种(系),水分处理分别为出苗后不浇水(E1)、浇拔节水(E2)和浇拔节+开花水(E3),3次重复,共126个小区。分别考察不同处理的小区产量、株高、单穗粒重、单穗穗粒数、单穗小穗数、单穗不孕小穗数等6个性状的变化情况,应用方差分析法和R语言的GGE双标图方法分析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节水型小麦新品系均存在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E)且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5),基因型效应(G)的变异范围为1.07%~60.17%,环境效应(E)的变异范围为14.42%~86.97%,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E)的变异范围为4.33%~47.88%。不同品种(系)的群体产量性状和个体农艺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不同,表现为在不同灌水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处于不同多边形的顶角位置不同;小麦新品种(系)不同个体性状在不同浇水环境下表达程度不同。E1环境有利于单穗不孕小穗数的表达,E2有利于单穗粒重的表达,E3有利于株高的表达;不同环境对群体产量性状和个体农艺性状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不同,E1环境比E2、E3环境具有更好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综上,在黄淮麦区,本研究所选用的14个节水型小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基因型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差异显著,E1环境有利于小麦节水新品种(系)群体产量和个体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田间选出的五个大麦品种具与白粉病局部抗性,但缺乏可识别的、小种专化的抗性因子。本文研究了这几个大麦品种上的白粉病发展情况。接种试验证实了菌落数量的减少是这一抗性的主要组分。第四叶和第五叶叶段的显微观察显示了菌落在其扩展的几个时期里受到限制。病菌个体之不能穿透寄主、长成菌落是由于寄主表皮细胞的过敏性或非过敏性抗性。在供试各品种以及感病对照间,这两种类型的抗性机制所占比额有明显不同。在四个抗性品种里,以某一种机制占主导地位。是否能将不同机制的抗源综合起来以加强局部抗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基流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计算方法,结合渭河流域的实际情况,选择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三种方法分别对渭河流域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不同水平年下的生态基流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Tennant法在丰、平、枯水年三种水平年下估算的生态基流量较为合理,林...  相似文献   

14.
正在辣椒生产中,除了防治病虫害外,还要掌握栽培技术,才能获得高产。1选择适宜品种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几种方式,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一般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坐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  相似文献   

15.
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于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对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研究。记录了该田节肢动物共10目44科74种,共计4 080号。其中半翅目和鳞翅目个体数量较多,占个体总数的70%以上,膜翅目和双翅目的丰富度较高。沙芥田节肢动物季节动态变化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说明,6月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物种数最多,8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最大。将沙芥田节肢动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集团,并对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集团在时间上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而害虫集团的个体数量在沙芥生长期各阶段均比其他集团高。其中,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为沙芥田的主要害虫,并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为该田的优势种。本研究对了解沙芥田生态系统以及沙芥田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巫溪县科协邹小龙)近日,巫溪县开展残疾人致富项目技术培训,巫溪县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分赴各乡镇为残疾人开展养猪、养鸡等实用致富技术培训,帮助残疾人士培养一技之长,顺利实现脱贫致富。高级兽医师王永斌在讲解生猪科学养殖技术时,首先从种猪和母猪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确保产出品种优良,生产优质的猪崽;其次从商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水稻主栽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和2009年选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3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采用针刺接种法对湖南省5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上述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3个菌株均表现中抗以上水平的品种仅8个,占鉴定总数的14.8%,比例较低。对接种致病力最强菌株RSGD10后各水稻品种产生的病斑长度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供试的水稻主栽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选用RSGD10喷雾接种上述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性差异也明显,其中,病级表现1级的品种9个,比例为16.7%。比较针刺和喷雾两种方法的抗性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对水稻品种抗性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揭示水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侵入和抗扩展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抗感枯萎病黄瓜品种的病理组织结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抗性黄瓜品种中农13(抗)和中农6号(感)为试材,采用蘸根法接种,利用电镜技术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病菌侵染前后根茎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有环纹和网纹两种导管类型,有较厚的角质层,感病品种有环纹导管一种类型,无角质层。抗病品种在接种后细胞壁加厚、导管腔内出现褐色物、胞壁覆盖物以及侵填体。感病品种仅出现胞壁加厚和胼胝体。对于病原菌侵染,抗感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抗病品种反应程度早于且强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胞外蛋白酶的测定及其与酯酶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明胶琼脂培养法和营养液振荡培养法测定了白僵菌不同酯酶型菌株的胞外蛋白酶,并用前一种方法测定了同一酯酶型菌株的胞外蛋白酶。发现不同类型菌株间和同一类型菌株内个体间胞外蛋白酶产生水平都有差异,少数几株差异显著。测定蛋白酶方法不能单独用来鉴别菌株。明胶琼脂培养法比营养液振荡培养法较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大豆品种花荚期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以抗旱性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用PEG-6000处理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在花荚期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寻求一种实验室内确定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单、快捷途径。结果证明,不同大豆品种受到干旱胁迫时相对电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即抗旱性强的品种其相对电导率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对电导率高。同时,联系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得出相对电导率与产量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