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登记证号农药名称登记作物(防治对象)申请登记企业联系电话LS20030533LS20030534LS20030535LS20030536LS20030537LS20030538LS20030539LS20030540LS20030541LS20030542LS20030543LS20030544LS200305451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湿性粉剂0.9%阿维菌素乳油32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毒·氯乳油20%甲基立枯磷乳油4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20%高氯·辛乳油40%毒·机油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精唑禾草灵乳油40%毒死蜱乳油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高氯·马乳油黄瓜(霜霉病)苹果树(红蜘蛛)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棉花(棉铃虫)…  相似文献   

2.
研究明确虫螨腈与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混配使用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和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可以为在西兰花害虫防治中减少虫螨腈的用量提供依据。采用手动喷雾法进行了虫螨腈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 测定了西兰花上虫螨腈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显示,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施药后1、3和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58.11%、65.21%和58.80%,与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超过了50%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及50%推荐剂量Bt单剂的防效,施药后3 d也显著超过了推荐剂量Bt单剂的防效。此外,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与施用50%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后的残留消解动态接近,但虫螨腈在西兰花中的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施用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的残留量。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或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 d,施药后7 d的残留量为0.072 mg/kg,低于虫螨腈在西兰花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50 mg/kg (参考澳大利亚的MRL标准),施药后14 d低于定量限 (0.050 mg/kg)。研究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使用,可以达到减药防治小菜蛾的同时降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残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物农药2%阿维菌素乳油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3 d调查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20 mL、30 mL,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防效均在90%以上.2%阿维菌素乳油667 m2用30 mL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480 g/L毒死蜱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试验用的两种农药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经过调查研究,明确了换种转B.t基因抗虫棉后棉田虫害的新变化,制订了以防治棉蚜和棉叶螨为重点的兼治棉铃虫及其他害虫的新策略,并通过近几年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鉴定出用48%多杀霉素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高氯·辛乳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棉铃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烟碱水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治棉蚜;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棉叶螨等高效低毒农药及其配套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研究了吡虫啉和百菌清在薄膜大棚设施内外葫芦叶和黄瓜中消解动态及其在葫芦和黄瓜中的残留量,并结合气象因子对产生残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样品中的吡虫啉经乙腈和盐酸溶液提取,中性氧化铝和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百菌清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吡虫啉在设施内外葫芦叶和黄瓜中均消解迅速,施药7 d后,其在设施内外葫芦叶上的消解率分别为90.4%和98.7%,在黄瓜中的消解率分别为67.8%和85.9%;而百菌清在葫芦叶上的消解速率均比在黄瓜中的稍慢,施药7 d后其在设施内外葫芦叶上的消解率分别为15.4%和38.1%,在黄瓜中的消解率分别为87.8%和91.5%。表明2种农药在设施外2种蔬菜上的消解速率均快于设施内的。两种农药均是在设施外葫芦及黄瓜中的残留量低于设施内的,而降雨和光照强度可能是引起农药在设施内外蔬菜上残留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登记证号农药名称登记作物(防治对象)申请登记企业联系电话LS20030462LS20030463LS20030464LS20030465LS20030466LS20030467LS20030468LS20030469LS20030470LS20030471LS20030472LS20030473LS200304741%阿维菌素乳油33%苄·丁·扑可湿性粉剂57%柴油·炔螨乳油19%苄·麦草可湿性粉剂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24.5%阿维·柴油乳油0.5%阿维菌素乳油5%精喹禾灵乳油10%高渗三唑磷乳油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15%草除·精喹禾乳油65%锰锌·二氰可湿性粉剂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水稻半旱育秧田、水稻旱育秧田(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8.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6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乳油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登记证号农药名称登记作物(防治对象)申请登记企业联系电话LS2003028972%福·福锌可湿性粉剂黄瓜(炭疽病)山东省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32-5766777LS2003029240%毒死蜱乳油苹果树(绵蚜)河北省涿州市华太精细化工厂0312-3615628LS2003029320%高氯·辛乳油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山东省青岛好利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0532-5432888LS2003029418%杀虫双水剂水稻(三化螟)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0775-7860448LS200302952.4%阿维·氯乳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海南正业农药化工有限公司0898-66744806LS2003029633%吡·毒可湿性粉剂梨树(梨…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防治蕹菜白锈病的理想药剂,本文比较了甲霜·锰锌、嘧菌酯和代森锌对该病害的田间药效和残留,结果表明,400倍液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00倍液的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于400倍和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样品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从持效期和农药使用准则考虑,在生产中可选用400倍液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00倍液的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蕹菜白锈病,两种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叶菜上农药原始沉积行为受作物形态、农药种类及其剂型、施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评估农药残留的重要指标。以吡虫啉和啶虫脒为目标农药,以菠菜和生菜作为靶标作物,通过农药施用后的原始沉积行为,以及兑水量、叶面积指数和农药剂型对农药沉积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农药原始沉积规律。结果表明:施药后0.5~8 h内其沉积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选择施药后2 h时测定其原始沉积量;两种农药在菠菜和生菜中主要沉积在叶片表面,沉积量占比均在87%以上,在根和土壤中的沉积量较少;农药施药剂量相同而兑水量不同,则原始沉积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兑水量的增加,沉积量逐渐减少;菠菜和生菜中农药沉积量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原始沉积量与剂型也有相关性,在施药剂量相同时,吡虫啉在菠菜、生菜中原始沉积量最高均为可湿性粉剂,沉积量分别为0.66和0.77 mg/kg;啶虫脒在菠菜中原始沉积量最高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沉积量均为0.65 mg/kg,生菜中原始沉积量最高为可湿性粉剂,沉积量为0.37 mg/kg。研究结果认为,农药剂型、兑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均会影响叶菜表面农药原始沉积量,该结果可为叶菜中农药合理安全施用和农药残留管控提供...  相似文献   

13.
西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大田小区试验等3种方式,对22种农药进行西瓜枯萎病防治筛选,结果发现25%咪鲜胺乳油、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在74%以上,是防治西瓜枯萎病较好的药剂,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防治稻曲病效果好、性价比高的农药品种,研究出适用于鄂东南防治稻曲病的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见的七种防治稻曲病药剂进行防效对比研究。试验表明,50%HB201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其它防效从强到弱的药剂依次为30%爱苗乳油、30%艾米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0.67%万兴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对苜蓿斑蚜都有较高的毒力,尤其是0.6%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效果最为显著,LC50分别为1.22 mg/L和3.479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蚜虱净乳油、0.6%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与常用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相似,2 000~3 000倍液下,7 d对苜蓿斑蚜的防效为92.86%~97.67%。  相似文献   

16.
40%毒死蜱乳油在桑园使用后对家蚕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及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桑园使用后在桑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桑叶中残留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计,40%毒死蜱乳油对家蚕的急性毒性LC50值为0.82 mg/kg(桑叶),对家蚕为高毒;以推荐剂量(1 500倍稀释液)和1.5倍剂量(1 000倍稀释液)在桑园使用后,1.5倍剂量下40%毒死 蜱乳油在桑叶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82~3.88 d,第22 d时其在桑叶中的残留量为0.01~0.28 mg/kg; 推荐剂量下第18 d时的最终残留量为低于LOD~0.20 mg/kg。当桑叶染毒剂量为0.56 mg/kg时,对家蚕不会产生急性毒性危害,桑叶染毒剂量小于0.20 mg/kg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家蚕眠蚕体重、死笼率、全茧重、茧层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为防止施用毒死蜱乳油对家蚕产生危害,建议该农药在桑园中使用次数为1次、 喷雾使用1 500倍稀释液时,安全间隔期至少应为18 d。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选用呋虫胺等7种农药单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噻嗪酮40%悬浮剂对靶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药后15d,防效在87.7%以上。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药后7~15d防效理想,在90.9%以上。异丙威20%乳油和敌敌畏90%乳油对靶标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  相似文献   

18.
黄瓜中醚菌酯的残留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广州和天津进行了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在黄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醚菌酯在黄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采用风险商值法对黄瓜中醚菌酯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黄瓜样本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在添加水平为0.01、0.05和0.5 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1%~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74%~9.99%,检出限(LOD)为0.001 mg/kg,定量限(LOQ)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广州和天津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 d和2.1 d,消解迅速,施药3 d后最终残留量为0.08~0.23 mg/kg,施药5 d后最终残留量均低于LOQ值。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3 d时黄瓜中醚菌酯的残留风险商值均远远低于1。表明喷施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尾菜中存在农药残留的现状,以设施农业尾菜黄瓜秧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尾菜黄瓜秧在静态好氧发酵过程中多菌灵、吡虫啉、哒螨灵等50种农药残留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发酵重要影响因子堆高对农药残留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菜黄瓜秧中共检测出腐霉利、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虫螨腈、吡虫啉、啶虫脒和哒螨灵9种农药残留,其中多菌灵平均残留量最高,达11.2 mg/kg,其他8种农药平均残留量在0.042~0.89 mg/kg之间。在发酵的24 d中,不同堆高条件下9种农药的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但不同农药半衰期差异较大,其中吡虫啉的平均半衰期最长,为28.9 d,多菌灵的平均半衰期最短,为10.2 d;不同堆高处理中农药的消解速率也有差异,总体上在2.5 m堆高下各农药的消解率最高、半衰期最短。本研究结果可为尾菜发酵参数优化、农业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以及研发基于尾菜发酵产物的有机蔬菜专用有机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4-200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市郊进行了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300a.i.g/hm2、施药5次的情况下,药后3d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2~0.21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23mg/kg.研究表明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0d(2004)和0.78d(2005),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6d(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