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季节出生的布氏田鼠繁殖发育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田鼠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本研究于2013年采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繁殖盛期(6-7月)和末期(8月)的布氏田鼠,比较了种群组成和繁殖器官的季节特点。结果表明,从繁殖盛期到末期,越冬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当年鼠比例逐渐上升。不同年龄、性别的布氏田鼠存在明显的繁殖状态上的差异:与当年出生个体相比,越冬鼠参与繁殖时间长,在整个繁殖期都参与繁殖,是繁殖期尤其是繁殖早期种群繁殖的主力;与雄鼠相比,当年出生雌鼠会更多参与繁殖,在6月中旬的繁殖盛期,当年生雌鼠的怀孕率达39%,而当年雄鼠未参与繁殖。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时期出生的布氏田鼠采取了不同的繁殖策略,体现为各自在种群繁殖中的贡献不同,因此在分析其暴发成灾机制时应考虑种群中性别和年龄组成。  相似文献   

2.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0,13(4):21-2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有利时机。随着春季气温回暖 ,农田病虫鼠进入了全年的第 1个发生繁衍阶段 ,此时防治 ,可起到“杀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确保全年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春季防治至关重要。春季水稻病虫鼠害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1 春季灭鼠  春季是害鼠全年的第 1个繁殖高峰 ,此时害鼠比较集中 ,而且冬粮耗尽 ,饥不择食 ,是最佳的灭鼠时机。此时灭鼠 ,既有利于春播作物的保种保苗 ,还可减少全年害鼠发生基数。防治上应以村屯或田垌为单位 ,统一投放毒饵 ,农田、住宅同时进行 ;在春播前 7…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栽培作物面积越来越大,其中大棚草莓种植在湖北特别是武汉市发展迅速。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大棚草莓果实上市多抢在春节前。在冬季天寒地冻,草莓自花授粉困难,需要授粉蜂为其授粉。在湖北地区,大棚草莓授粉花期正逢蜜蜂自然越冬和早春繁殖阶段,蜜蜂仅巢内的休眠和哺育,没有箱外的采集(包括授粉)。为草莓授粉的蜂群实际属于"抗逆"工作,其生存繁育和授粉采集与冬季室外管理有很大的差异,现将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龙南县大猿叶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田间,该虫的繁殖期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本试验在25℃、LD12︰12条件下,详细比较了大猿叶虫龙南种群春季世代和秋季世代成虫产卵量。结果显示:秋季世代雌虫每雌总产卵量和平均产卵量均高于春季世代,早期产卵量接近,但三者间均无显著差异。由雌虫产卵曲线可知春季世代雌虫每日产卵量明显低于秋季世代,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冬季正是果树病虫害潜伏越冬的时期,位置相对固定,是杀灭病虫害、有效减轻翌年病虫发生程度的好时机。冬季多出力,春季少花钱,秋季好收果。果农可根据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温的转暖 ,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种即将来临 ,对于作物病虫鼠害的防治问题也随之提上了议程。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地降低鼠密度 ,减少病虫源 ,对全年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大作用。1 春季灭鼠  春季是害鼠繁殖高峰期 ,春季灭鼠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春耕生产能否顺利开展 ,关系着全年的农业安全生产。因此 ,针对当前各地区害鼠情况 ,因地制宜地开展灭鼠工作 ,以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低密度鼠区 (捕鼠率 5 %以下 )以生态控害为主 ,坚持以生态控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文忠 《昆虫天敌》1990,12(3):129-131
巢房是蜜蜂哺育、繁殖后代的场所,蜂群的所有成员个体从卵期到成蜂羽化出房都是在巢房中进行生长发育的(王台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巢房而已),因此,巢房与蜂群的繁殖及个体发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日常的蜂群管理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同一蜂群刚刚羽化出房的个体中,有的细小体质纤弱,有的个体个体硕大体质健壮,这是否由于各巢房容积之间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呢?我们知道:新巢脾的巢房容积较大,而且大小比较一致,而旧巢脾上的巢房由于幼虫茧衣等物的不断沉积,容积不断缩小,巢房之间大小  相似文献   

8.
角斑古毒蛾是春季为害苹果花、叶的重要新害虫。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调查和人工饲养,此虫在山西南部果区1年发生3代,以越冬代幼虫为害最重。6月上旬为1代为害盛期,7月中旬2代为害盛期,9月底至10月初以3代2龄幼虫进入越冬。发生程度主要决定于每年3月下旬的温度和雨量。春季萌芽期用5度石硫合剂防治是减轻全年发生的关键,生长季节人工防治可保护天敌。  相似文献   

9.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田间,该虫的繁殖期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本试验在20℃,光周期L︰D=12︰12条件下,详细比较了大猿叶虫龙南种群春季不同出土时间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结果显示:2月出土雌雄成虫寿命明显短于3月出土成虫,日平均产卵量差异不显著,总产卵量由于寿命的影响也显著低于3月出土成虫。这一结果显示同一个季节中大猿叶虫早期出土成虫的比晚期出土的成虫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10.
暗黑鳃金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是花生最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和少数成虫越冬。8月上旬到9月中旬,即花生幼果期到成熟收获前是三龄幼虫严重为害时期。发生区内的植被组成,产卵及孵化期内的降水和土壤水分是影响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同生境内的越冬幼虫无滞育特性,春季均不上移为害,直接在越冬处化蛹,因此,必须在花生生长期进行防治。成虫产卵盛期到幼虫孵化盛期,花生植株在封垄以前是生长期防治的有利时期。应用5%辛硫磷、地亚农颗粒剂,每亩5斤,或6%666毒土(1:80斤土)顺垄撒施复土,有明显的治虫增产效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西方蜜蜂群中大蜂螨,小蜂螨某些寄生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大蜂螨、小蜂螨在西方蜜蜂群中的某些寄生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蜂群同时有雄蜂和工蜂封盖子可寄生时,大蜂螨趋于选择雄蜂封盖子寄生,差异显著(P<0.01),因此在春季繁殖期通过割封盖4~5天的雄蜂封盖子使幼螨死亡可达到减轻危害的目的。而小蜂螨对雄蜂和工蜂封盖子的寄生差异不显著(P>0.05)。大蜂螨对巢脾不同部位的雄蜂封盖子选择性不明显(P>0.05),而小蜂螨更喜于选择上缘的雄蜂封盖子寄生,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13.
春季苹果树根系萌动,养分开始输送到枝条和花芽,此时期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当年果树生长和产量,做好萌芽期的树体管理,可为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介绍了苹果春季萌芽期的关键管理技术,包括果园清理、肥水管理、树体管理以及冻害防治的措施,以期为做好苹果树春季萌芽期管理,保证果树产量与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区有三种类型:(1)以分生孢子继代越夏为主要型式的终年流行区;(2)以闭囊壳休眠越夏、子囊孢子主要侵染秋苗的秋苗带菌越冬流行区;(3)以闭囊壳越夏、越冬,子囊孢子在春季侵染的春季侵染流行区。2.白粉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春季的流行速度,影响流行速度的因素是:(1)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品种抗性的退化和病菌新生理小种的出现,是病害大流行的基础;(2)气候是影响年度间病情轻重的主导因素。10℃以上天气出现早,21℃以上高温出现迟,则发病期长、病情重。过程性降雨有利病菌孢子的繁殖与侵入。病情与气候的关系有:多雨限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中华草蛉发生消长及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3年在北京郊区观察,中华草蛉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可繁殖6代,以成虫在9月下旬进入越冬,来年8月中旬开始活动。平川农区6月中旬以前发生数量稀少,至7、8月间,出现两次成虫高峰。9月以后,田间取食及栖息条件急剧恶化,迫使成虫不断转移,数量骤减。当晚秋和早春平川草蛉数量低时,山区却在9—10月及来年3—4月出现两次显著高峰,说明山区是中华草蛉的主要越冬场所和平川地区来春虫口的重要来源,山区的栖息和取食条件较平川优越。有利于草蛉的越冬。春季平川地区草蛉数量很低,主要是由于越冬期间成虫大量死亡。因此,调整农区和山区植物相,提供更多的密源、花源植物,以减少越冬死亡率;并在春季作物上接种释放草蛉,扩大种群基数,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草蛉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滞育持续时间对大猿叶虫山东种群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泰安大猿叶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田间,该虫的繁殖期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本试验在20℃LD12:12条件下,详细比较了大猿叶虫山东种群滞育持续时间9个月和3个月成虫产卵量。结果显示:滞育3个月雌虫每雌平均产卵量和平均日产卵量均略高于滞育9个月的雌虫,但两者间均无显著差异,而早期产卵量却低于滞育9个月雌虫。  相似文献   

17.
冯鹏 《湖北植保》2010,(6):45-45
温度是限制黄瓜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越冬黄瓜栽培过程中确定以温度管理为主线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好温度可以提高黄瓜产量和效益。就是根据黄瓜生产的需求,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温度来管理黄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芦毒蛾(Laelia coenosa candida Leech)为芦苇上的一种暴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湿地呈间歇性暴发态势。经过连续8年的野外监测、人工笼养和灯光诱集,系统调查了芦毒蛾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芦毒蛾在南大港湿地1年发生3代。4月上、中旬芦苇放叶后,越冬代幼虫逐渐转移到芦苇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上为害,主要为害虫态为越冬代幼虫及第1代、第2代幼虫;10月上、中旬,2代成虫羽化后飞向苇草混生地产卵,以3代低龄幼虫越冬。芦毒蛾在湿地各种杂草上产卵、孵化及化蛹、羽化。但2龄幼虫主要转移至芦苇上取食,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冬季苇田干燥和芦苇生长期水层较浅,有利于幼虫越冬和取食为害。成虫具较强趋光性。幼虫越冬期、春季越冬代幼虫为害期是芦毒蛾的防控的关键时期,可通过越冬期烧荒或蓄水、春季药剂防控越冬代低龄幼虫、各代成虫盛发期灯光诱控和区域性联合监控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9.
藠头刺足根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世代需18 d;在日均气温191郾℃(120郾~265郾℃)条件下饲养,完成1个世代需205郾 d;在日均气温142郾℃(100郾~255郾℃)条件下饲养完成1个世代需24 d。其中日均气温27℃,卵期3 d,214郾℃卵期35郾 d,171郾℃卵期5 d,18℃卵期6 d。23郾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在浙南地区,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和花卉等作物上度过越冬阶段的烟粉虱是翌年春季的主要虫源。在多数地区,春季保护地作物上的越冬代蛹络绎羽化为成虫后,继续留在保护地作物上生长、繁殖、为害,气温转暖后一部分烟粉虱通过菜苗移栽及成虫外迁至露地作物上扩展种群。入夏后,保护地作物上的烟…  相似文献   

20.
 白菜軟腐細菌Erivinia aroideae不能在田間土壤中越冬,但能在未分解的病菜根和病菜叶中越冬。用病根及病叶等所作的堆肥中不能分离出具有致病力的軟腐細菌。菜窖中的废菜叶为軟腐細菌越冬及繁殖的主要場所之一。春季由麻蝇(Sarcophaga sp.)及花蝇(Fannia sp.)传布到田間的感病作物上,另外也可以由蜜蜂(Apis mellifera L.)、叶蜂(Athalia rosae L.)及小菜娥(Plutella maculipennis curtis)等繼續在白菜間传布。此外窖中移出的菜种株上亦带有病原細菌。因此認为菜窖中及田間殘菜根的越冬細菌是軟腐病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