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蒸馏水、甲醇和丙酮3种溶剂浸提莼菜种子,研究其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剂浸提莼菜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以蒸馏水浸提液的抑制物质活性最强,甲醇浸提液和丙酮浸提液的抑制活性较弱;蒸馏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采用45℃温水浸泡莼菜种子可有效去除部分内源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准噶尔山楂种壳、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不同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准噶尔山楂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结果表明,准噶尔山楂不同部位浸提液均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种壳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种皮和种胚,种胚对白菜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水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有时还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准噶尔山楂种壳、种皮和种胚不同提取相含有不同内源抑制物质,而且抑制活性间存在差异,这为准噶尔山楂种子休眠的解除及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采用浸提法对黄芪种子不同部位进行浸提,获得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的浸提液,以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黄芪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20 g/m L时,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率均为0。黄芪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溶性浸提液大于醇溶性浸提液,且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种皮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结论:黄芪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其种仁中含量高于种皮。  相似文献   

4.
以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 0.02, 0.04, 0.06, 0.08和0.10 g/m L)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白菜和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和根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芍药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抑制作用大小表现为胚乳大于种皮;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的抑制物质均能使白菜和小麦幼苗产生生理响应,影响SOD、CAT和POD活性,从而启动抗氧化酶体系。研究认为,芍药种子种皮及胚乳浸提液均能够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但芍药种子种皮与胚乳中所含抑制物在活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山南居群和林芝居群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种皮、胚乳水浸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的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且抑制作用随着大花黄牡丹种子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浓度条件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均高于种皮浸提液;测试时间不同,白菜幼苗酶活性的实验数据变化基本一致.山南居群的胚乳浸提液能直接抑制白菜幼苗POD酶活性,间接影响SOD和CAT酶活性;林芝居群的胚乳浸提液能直接抑制白菜幼苗POD和CAT酶活性,间接影响SOD酶活性.本研究认为,大花黄牡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内源抑制物主要存在于胚乳中.  相似文献   

6.
秦岭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秦岭山区野生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存在部位及其抑制活性.以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进行浸提,分别制备成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用白菜种子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种皮和种仁均含有能极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内源抑制物.且其抑制活性随着质量浓度升高逐渐增强.相同部位和质量浓度的甲醇粗提物的抑制活性高于蒸馏水粗提物,相同提取溶剂和质量浓度的种皮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强于种仁.该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是其休眠期长、不易萌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对斧翅沙芥种子内源物质进行分离和生物测定,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内源抑制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斧翅沙芥休眠及非休眠种子浸提液对白菜和非休眠斧翅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抑制作用,且休眠种子浸提液的抑制大于非休眠种子;对斧翅沙芥种子浸提液初步分离得到各有机相,各有机相对斧翅沙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为乙酸乙酯相=甲醇相>乙醚相>水相>石油醚相,表明这些抑制物质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相与甲醇相中;对有机相分离鉴定发现,斧翅沙芥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主要以酯类、苯类、有机酸类、酚类、醚类和醇类等。研究认为,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是斧翅沙芥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研究川白芷种子水溶性内源性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以小麦、白菜和离首种子为受体,对川白芷种子不同浸提时间、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的水浸液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川白芷种子水浸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对白菜芽鲜重、芽干重、芽长和根长有促进作用,对根鲜重、根干重有抑制作用;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对离首的芽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川白芷种子和翅膜中均存在水溶性内源性萌发抑制物质,但萌发抑制效应与受体植物、浸提时间、部位和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含胚)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种皮和胚乳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油菜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茎长均逐渐下降。在相同的浓度中,油菜种子在胚乳浸提液中的萌发率比种皮浸提液低,油菜幼苗的根长在种皮浸提液中比胚乳浸提液中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之间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皮和胚乳均有抑制物质存在,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较强,而种皮浸提液对油菜根长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
拧筋槭种子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拧筋槭种子深度休眠的原因,以拧筋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浸提液提取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抑制物质,研究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及根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除30%种皮浸提液对白菜苗高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外,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提高,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说明拧筋槭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均含有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是拧筋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蔬菜种子对不同盐基离子胁迫的响应问题,以空心菜、辣椒和菜心种子为实验材料,NaCl、KCl、CaCl2和MgCl2 4种盐分作为胁迫因子,探究Cl-及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设置的Cl-浓度范围内,低浓度Cl-促进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而高浓度Cl-却显著抑制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菜心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受盐胁迫的影响表现为,随Cl-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说明空心菜和辣椒具有一定的适应盐渍土壤环境的能力,而菜心不适应盐渍土壤环境。(2)相同Cl-浓度下,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菜心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K+最强,Na+最弱。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K+最强,Ca2+最弱;对菜心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表现为Mg2+最强,Na+最弱;对辣椒幼苗胚根的抑制作用表现为Na+最强,Ca2+最弱,而对辣椒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又表现为Ca2+最强,K+最弱。说明不同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2.
花楸树果实浸泡液的萌发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花楸树种子形态及果肉、种子、去皮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下的浸泡液对小麦和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树果实果肉、种子、去皮种子浸泡液中均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高生长和根的伸长。在几种浸泡时间中,浸泡8小时的去皮种子浸泡液对白菜、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发芽率分别为65%、89%,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浸泡8h的果肉浸泡液对白菜和小麦幼苗高生长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种子和去皮种子浸泡液(8h)的抑制作用对小麦和白菜的抑制作用次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果肉浸泡液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因而采收下来的果实及时净种是清除果肉水溶性抑制物质简单有效的方法。种子内部所含的一些成分是引起种子休眠及发芽率低的内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的石油醚、甲醇、乙酸乙酯、乙醚以及水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其浸提液对白菜发芽及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种皮和胚乳甲醇相抑制物质对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达100%,种皮的石油醚相、乙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强于胚乳,胚乳水相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水相中低浓度处理的种皮抑制作用大于胚乳,高浓度处理时则相反;种皮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白菜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大于胚乳,而乙醚相和水相中则相反。胚乳中各相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石油醚相、水相;对发芽率和根长生长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和石油醚相。种皮中各相对苗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和水相,对白菜籽发芽率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14.
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药用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化感作用。采用灭菌复合基质栽培人参,对人参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依次用水和甲醇提取人参根系分泌物,合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为水相和乙酸乙酯相两部分,设计不同浓度,采用室内培养,研究其对四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和胚轴、鲜重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四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化感作用是有所差异的。其中对大黄和水飞蓟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对大黄下胚轴和鲜重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中低浓度促进。对水飞蓟种子上下胚轴和鲜重表现为水相促进乙酸乙酯相抑制。人参根系分泌物水相中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牛蒡种子的萌发和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乙酸乙酯相抑制牛蒡种子萌发和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水相促进下胚轴的伸长,乙酸乙酯相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与对牛蒡鲜重的影响是一致的。人参根系分泌物水相高中浓度抑制白花草木犀种子的萌发,而低浓度促进其萌发。乙酸乙酯相高中浓度时促进白花草木犀种子的萌发,低浓度抑制种子的萌发,这与对种子α-淀粉酶活性影响基本一致。人参根系分泌物抑制下胚轴的伸长和鲜重的增加。因此,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四种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并且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浓度密切相关,种子萌发与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种子鲜重与下胚轴伸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蒜素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浸种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蒜素200 mg/L浸种12 h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但可延缓白菜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400和800 mg/L浸种12 h可延缓白菜、萝卜种子发芽和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活力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萝卜的最终发芽率显著降低,而对莴笋最终发芽率无影响。200 mg/L浸种对白菜苗鲜重、根鲜重、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00和8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幼苗主根和下胚轴长度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缩短。200和400 mg/L处理能促进萝卜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和下胚轴生长均有抑制作用,800 mg/L处理对萝卜种子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浸种能促进莴笋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及下胚轴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长、下胚轴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叶面喷施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鲜重和根鲜重提高、株高和下胚轴宽增加,而对主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秸秆中化感物质对玉米种子萌芽和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丁香酸和香草酸混酸液为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CK),培养玉米种子及幼苗并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混酸液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100 mg/L、200 mg/L和500 mg/L混酸液处理极显著降低胚轴长和玉米苗期根系活力。混酸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CK,无显著差异。随混酸液浓度升高,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50 mg/L以上浓度混酸液对玉米种子及苗期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农家桑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钙浸种、提高温度和光照等对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条件下,25 mmol/L CaCl2浸种24 h,可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未休眠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81%提高到97%,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16%提高到44%.在25 mmol/L CaCl2浸种基础上进行不同温度(25,28,30,35,37℃)处理,以及相同温度下照光和遮光处理,进一步探讨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结果表明,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5℃温度处理的发芽率达到最高,可达90%左右,说明提高温度是解除桑树种子的次生休眠的有效方法.桑树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且照光对桑树种子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为材料,从种子的吸水性、浸提液活性的生物测定和GA3、ETH、IAA等外源激素浸泡处理等角度,研究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生活力均达到92.2%以上,但发芽率较低.宽叶雀稗和巴哈雀稗的发芽率分别仅为59.3%和10.0%,都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2)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的种皮均不限制种子吸水,但巴哈雀稗种子种皮对种子萌发有机械障碍.3)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及自身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较高.可知,宽叶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巴哈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综合休眠.4)GA3、IAA、ETH、H2SO4及复合处理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A3、H2SO4及复合处理对巴哈雀稗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H2SO4处理5 min巴哈雀稗种子效果最佳,可提高发芽率35.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不同化学试剂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桔梗种子的人工栽培、种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6种常用种子处理试剂即0.1% HgCl2、10% H2O2、0.5%KMnO4、75% C2H5OH、2.0%NaClO和0.16%HCHO分别浸种5,10,20 min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测定.[结果]用0.1%HgCl2处理5 min效果较好;用10% H2O2浸种10 min效果较好;用0.5% KMnO4浸种10 min效果较好;用75%C2 H5 OH浸种5 min效果较好;桔梗种子采用2.0% NaClO处理20 min效果较好;用0.16% HCHO处理10 min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表明,用2.0%NaClO浸种20 min后,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根长均达到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因此,2.0% NaClO浸种20 min为桔梗的最佳处理方法.[结论]筛选出桔梗种子萌发的适宜浸种试剂和浸种时间,对桔梗种子育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