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B/T6436—92附录B测饲料.中钙含量的体会何开兵,张淑华,曾江生,徐烨,阿期亚(新疆石河子兽医饲料监测站)饲料中钙的测定,最经典的方法是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法准确可靠。终点变化明显.但操作繁琐,,要求严格.且费时费力.GB/T6436—86...  相似文献   

2.
对于饲料中油脂类过氧化值的测定,至今国家还未制定标准。为此在本厂开发饲料抗氧化剂过程中,笔者探索了一种测定饲料中抗氧化剂相对抗氧化能力的方法,经应用证明此法是可行的。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国家有GB/T5538-1995标准。而饲料和油脂不同,饲料除了油脂。富油物质、维生素和基本原料外,还含有多种添加剂,其中一些微量元素添加剂对测定饲料的过氧化值干扰甚大,直接套用GB/T5538—1995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因而笔者提出了“准过氧化值”和“相对抗氧化能力”两个判断值。 准过氧化值(QPVi):…  相似文献   

3.
在饲料生产中通常使用的有效含量为1%的亚硒酸钠(Na2SeO3)预混剂,其中载体为石粉、蛭石、硅藻土等。我国目前已有饲料级亚硒酸钠的行业标准(NY47-87),但对1%亚硒酸钠预混剂却没有颁布标准,直接套用NY47-87方法,由于载体基质干扰及含量较低,导致终点不易观察,测定结果不准确;荧光法测定,受仪器、设备、条件等限制,不易推广。本人总结经验,从对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等进行试验,取得较为满意结果。1试验原理及方法1.1原理在强酸介质中,亚硒酸钠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钙含量饲料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试验了不同钙量对铅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考察了不同时间添加硫酸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的钙含量对铅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不同测定方法结果差异较大,且硫酸盐的存在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一定干扰。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10个饲料和10个骨粉样品进行测定。饲料样品称1克左右,骨粉称0.1克左右于250mL三角瓶中(称准至0.0002克),加入8mL硝酸(分析纯)和3mL高氯酸(分析纯)进行消化,冷却后直接加蒸馏水100mL,并按GB/T6436-92步骤测定钙,将测定结果与GB/T6436-92法原取样量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取样量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称样量少,消化时所需硝酸和高氯酸少,这样就节约了试剂,降低了实验成本,同时使实验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测定结果证明,缩小取样量可行饲料中…  相似文献   

6.
植物和饲料中糖的DNS比色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的测定一般采用铜还原法。此法虽不需专用设备,但对测定条件要求苛刻,滴定终点不易掌握。我们通过大量试验,拟定了植物和饲料中糖的DNS比色测定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干扰因素少,显色稳定,重复性好,适合于科研和饲料中生产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钾、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等9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中大多数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红壤区(Ⅰ)相对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中元素含量相对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其次为铜、镁、锰、锌和钾,饲料中碘受地质背景影响最小。因此,在Ⅴ和Ⅰ区,反刍动物添加剂配方中铜、镁、锰、锌、钴、铁和硒添加可酌量减少,而Ⅲ、Ⅳ和Ⅵ区,则必须重点考虑实际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碘的测定,国家标准中采用的是硫氰酸铁一亚硝酸催化动力学法。此方法的原理是用碳酸钾固定样品中的碘,经干灰化破坏有机物,使碘游离出来。碘离子在有适量亚硝酸存在的稀硝酸溶液中,能催化硫氰酸铁褪色。在一定范围内,硫氰酸铁的褪色速度与碘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于碘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此方法非常繁琐,很多种试剂都需要现用现配,且结果极不稳定,误差较大,分析结  相似文献   

9.
麦饭石作微量元素预混料载体的研究林振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济南250100)马洪涛,李寿山(化工部饲料添加剂技术开发中心)(山东省矿产品加工厂)在预混料加工过程中,载体、添加次序。预混时间、设备性能等均影响预混合效果。刘当慧等(1986)和楼...  相似文献   

10.
碘化大蒜素中碘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任培桃 《饲料博览》1998,10(5):23-24
大蒜素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并起到调味和助消化的作用;而碘对畜禽来说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添加组分。由于有关含碘大蒜素分析方面的资料较少,本文对含碘大蒜素中碘含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碘化大蒜素是有机液体粘稠状物质,具...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滴定———碘量法,是分析化学课程中学生必做的实验,也是工厂化验室产品检测常用的方法。以生产硫酸硐为例,产品检测中测定硫酸铜的含量时,每次消耗2g碘化钾,测定后的废液中含碘较多,直接排放,这样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现我们采取综合利用,将废液中碘回收制备饲料级碘酸钙,可谓一举两得。经过试验,某厂每月用于测定硫酸铜的含碘废液经回收处理可制备含碘1%的碘酸钙100kg,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反应原理和条件如下:向含碘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将其中的I2完全还原为I-。然后利…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采用电导法和硝酸银滴定法测定笋罐头中氯化钠的含量水平,所得数据经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为玻璃瓶装和马口铁罐装的均为t〈t0.05(58),P〉0.05,说明两种方法测定芦笋罐头中氯化钠含量无显著差异。以电导法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457-90”中食品氯化钠的测定方法铬酸钾指示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饲料添加剂中碘的防失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测定了以碘化钾为碘源的碘剂及添加剂预混料中碘的存留率,并采用 L_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载体、保存温度、包装形式和保护剂对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和包装形式对存留率无显著影响.保存温度以20℃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存留率显著低于0℃冰箱和30℃恒温箱条件下的存留率,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用硫代硫酸钠作为保护剂,当它在样品中与碘的摩尔比值为8时,才可起到显著保护作用.用沸石为载体,不加保护剂,塑料袋包装,0℃冰箱中保存,在这样的优选水平组合下保存25天和65天后。碘剂中碘存留率分别为99%和87%,添加剂预混料中碘的存留率分别为93%和77%.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各种饲料添加剂应运而生,在我国已开始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饲用添加剂的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饲料添加剂中各种微量成分分布的均匀性是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为了尽快提高饲料添加剂的混合均匀度,鉴别生产工艺与设备是否合理,研究饲料添加剂混匀度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国标方法,原始的沉淀法无法用于矿物质预混剂的测定;甲基紫法需要外加,且其比重远远小于矿物质,因而也不便使用.本试验通过对4种矿物质混匀度测定方法加以研究比较,找出一种比较简单、精确而实用的方法.2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萝卜中的MTBGSL(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葡糖苷)含量。利用萝卜内部的芥子酶,使MTBGSL水解脱去葡萄糖,测定水解生成的MTBITC(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式计算得到MTBGSL的含量。粉碎的萝卜中添加黑芥子苷,回收率为92.1%±2.1%(\%±SD\%)。应用该法测定的结果,萝卜皮部MTBGSL的含量高于肉质部,肉质部又以尾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头部最低。  相似文献   

16.
讨论GB8052-87中的单水平方案CSP-2和多水平方案CSP-T关于平均检出质量上限AOQL及其相应的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PL的计算,给出了精度为10^-4的计算方法及严格计算结果。GB8052-87中给出的CSP-2和CSP-T方案的AOQL和PL值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7.
碘是畜禽营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据报道,缺碘不仅会出现畜禽生长迟缓、甲状腺机能减退,还能引起生殖紊乱、皮毛中度失调等现象。严重缺碘地区会导致地方性呆小病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并发,同时畜禽摄入大量碘,也会抑制有机碘形成,引起碘化物性的甲状腺肿。因此,微量元素碘对畜禽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添加剂中碘的监测工作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经碘淀粉比色法,对以石粉为载体的矿物添加剂中微量碘的测定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准确、共存元素干扰小、灵敏度较高的特点,对矿物质添加剂中微量碘的检测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18.
李丹 《农村科技》2008,(7):84-84
铜、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畜禽健康及食用安全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各种饲料原料、配合饲料、预混料及矿物质饲料添加剂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准确分析和测定尤为重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具有测定微量元素范围广、分析精度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饲料中镉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对国标GB/T13082-1991《饲料中镉的测定方法》做了改进,选择出最佳消解温度,缩短了消解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回收率达97.4%-102.4%。同目标法测定值相比较,该法应用于2008年饲料中镉国家能力验证(CNCA-08-07A),取得了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饲料中7种青霉素药物(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和双氯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样品采用20%乙腈溶液提取,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样品经EDTA-Mcllvaine缓冲液提取,HLB小柱净化,衍生化后,用C_(18)(250 mm×4.6 mm,i.d 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二元流动相梯度洗脱,325 nm紫外波长检测,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液校准,外标法定量。【结果】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在0.25~1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剂预混和饲料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在0.10~1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69.6%~103.7%,RSD值15%。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的检测限为2.5 mg/kg,定量限为5 mg/kg;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检测限为1.0 mg/kg,定量限为2.0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专属性和重现性好的特点,适合日常饲料样品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