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验设计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9种试验饲料饲养克氏原螯虾,探讨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但260和300g/kg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5和17 kJ/g能量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肠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丰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Cyprinus carpio var.mirror splittered♂)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摄食低质(LQ)和高质(HQ)2种等能饲料(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4.25%和45.44%,前者蛋白质主要来源为豆粕,后者主要为鱼粉)时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特点。结果显示:(1)摄食高质饲料时,丰鲤的鱼体增重、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摄食低质饲料时,奥尼罗非鱼的各项生长指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2)丰鲤的摄食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比在饲料质量改善后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摄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蛋白质效率比在饲料质量改善后显著下降;(3)饲料质量提高后,丰鲤肌体的水分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和能量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奥尼罗非鱼的水分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量显著上升,脂肪和能量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虽然丰鲤和奥尼罗非鱼均为杂食性鱼类,但二者的饲料利用特点不同,丰鲤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生化组成受饲料质量的影响更大,该种鱼对饲料质量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水流是鱼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对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生态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流运动对鱼类的摄食、生长、营养成分、免疫等均会产生影响,不同强度的水流运动训练对鱼体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水流运动对鱼类的生长、生理学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养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鱼类氨基酸代谢机制对促进生长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作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而保存在机体内,构成鱼类机体组织与器官,另外也参与机体蛋白质代谢、合成重要能源物质、转化成含氮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平衡性越好越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及相互转化,会影响鱼类对摄入的氨基酸的利用率。因此,本文概述了鱼类氨基酸的吸收、代谢及影响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饲料蛋白质与维生素B_6对乌鳢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研究对象,在3个蛋白水平(39%、43%、47%)的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B6 6、18和32mg·kg-1配 制9种等能饲料.探讨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6对乌鳢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和维生素B6都显著地影响乌鳢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和饲料系数(p<0.05),乌鳢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在39%和43%蛋白质水平下,32 mg·kg-1维生素B6的添加显著提高其生长(P<0.05),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交互作用对乌鳢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乌鳢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受到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影响(p<0.05),脂肪含量只受到维生素B6的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含量显著影响乌鳢肌肉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P<0.01)和赖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p<0.05).维生素民显著影响乌鳢肌肉中苏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P<0.01)和甘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及其与维生素B6的交互作用只显著影响到天门冬氨酸的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乌鳢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3%,适当添加维生素B6可通过增加,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来增加蛋白质的沉积,促进脂肪的代谢,提高肌肉品质,促进乌鳢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条石鲷幼鱼(初始体重5.46 g)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盐度(17.5‰,22.5‰,27.5‰,32.5‰,37.5‰和42.5‰)和不同温度(18℃,22℃,26℃和30℃)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和温度对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分配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在盐度为22.5‰,温度为22℃时,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率、摄食率、吸收率及生长能分配率均达到极大值,而排粪能、排泄能及代谢能分配率则处于较低水平。即在盐度22.5‰,温度22℃时,条石鲷幼鱼分别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此时的饵料系数最低,生长最快,是条石鲷幼鱼的最优养殖条件。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00C=7.97F+8.66U+26.47G+56.90R(盐度22.5‰);100.00C=11.52F+6.13U+18.96G+63.39R(温度22℃)。研究发现,条石鲷幼鱼属于高代谢、低生长型鱼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细毛羊种公羊不同生理状态下体重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确定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配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成年种公羊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的基础数据。根据公羊的体重变化、羊毛生长、睾丸发育和精液品质、配种成绩以及血液理化指标,综合评价不同营养水平对种公羊需要的满足程度,用回归析因法分别计算出了不同体重的内蒙古细毛羊种公羊在非配种期和配种期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马鹿休闲期适宜饲粮蛋白质水平,选用4头成年母马鹿,于试验代谢笼中进行不同饲料干特、有机物质和氨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在本实验水平下,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马鹿饲料中干物质,有机物质及氮的摄入量影响显著,均为高蛋白质日粮较多;(2)在本实验水平下,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马鹿饲料干物质、有机物质及氮的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取1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太湖鹅21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蛋白质水平的饲粮能较好的满足太湖鹅的生长需要.高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对0~3周龄的太湖鹅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3周龄以后促生长作用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等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高于高蛋白质水平饲粮组和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高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高于中等蛋白质水平饲粮组和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的腹脂率高于高蛋白质水平饲粮组和中等蛋白质水平饲粮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大豆合交98-1667进行叶片氮素、籽粒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2(90 kg.hm-2,纯氮)处理中大豆叶片氮素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是N1(45 kg.hm-2,纯氮)处理,N0和N3处理在叶片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中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不施氮或高施氮对大豆生长均不利,尤其对大豆氮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抑制影响较大。但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饲料中鱼粉成本的不断升高,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蚕豆营养丰富袁比小麦等谷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因而可以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小麦和鱼粉等物质,在鱼类饲料原料替代方面潜在价值可期。研究表明,蚕豆可促进鲈(Dicentrarchus labrax)的生长,改变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鱼类的肌肉品质,对摄食蚕豆鱼类的生理生化特性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蚕豆中的单宁、多酚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鱼体的生理代谢。综述前人研究,可根据不同鱼类添加不同比例的蚕豆或消除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等手段以优化蚕豆替代饲料在鱼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珊  李冰  张成锋  朱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39-12242,12245
盐度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水环境因子之一,盐度变化时鱼类会通过相应的生理调整来维持体内外渗透压的动态平衡。鱼类渗透调控的机制较为复杂,从细胞、酶、基因和激素等方面,对不同鱼类的盐度调节机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温度影响烤烟生长发育,随着当前极端高温和低温灾害的频发,温度胁迫成为制约烤烟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温胁迫和高温胁迫是目前烤烟苗期和成熟期中最常见的灾害,对烤烟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综述了温度胁迫对烤烟生长发育、光合功能、碳氮代谢、抗氧化系统等生理过程的影响,介绍了植物蛋白和分子机制在温度胁迫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目前针对田间温度胁迫的抗逆调控措施,包括田间管理和喷施外源物质。目前针对温度胁迫管理的大多农艺干预措施尚不完善,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品种的遗传、生化和生理过程,以鉴定和选择性状,并增强其耐高温机制,培育耐高温胁迫的烤烟品种。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包括挖掘地方种质资源,培育耐热品种,利用多组学或交叉组学等手段深度挖掘烤烟温度胁迫响应机制,开展对烤烟温度胁迫的预测研究,有针对性制定抗逆栽培管理措施等,以期为烤烟防御气候灾害和农业减灾增效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渔业资源生物呼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能量收支研究的重要组分,它既反映出生物的生理状态,也反映了环境条件对其生理活动的影响。影响呼吸代谢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通过对体重、温度、活动行为、昼夜节律、饥饿摄食和氧分压等因素的研究,可以对渔业资源生物的呼吸代谢进行评估。依据国内外关于渔业资源生物呼吸代谢的研究成果,研究了鱼、虾、蟹、贝等生物呼吸代谢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因素,希冀可从个体生理生态扩展到群体生理生态面,为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温室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对于作物生长和发育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日光温室调控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是温度。然而,自然环境下的光照对温度产生作用,影响空气温度的监测精度。大多温度传感要求将传感器置于避光处,然而实际应用中难以保证。[方法]采用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智能监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光照情况对实时监测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结果]通过与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监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实时监测空气温度,从而无需使用隔热材料或者遮阳处理,就可以基于监测的数据更精确地对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结论]基于该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工业设备实现温室大棚内实时温度数据的监测,既可以节约设备和人力成本,又可以为温室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程东海  颉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11-11313
[目的]为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并分析以昆虫粉作为唯一饲料动物蛋白源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生长及蜕壳等的可能影响。[结果]鱼粉蛋白水平为25%时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最高,蛋白水平为28%时最低。昆虫粉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低于各鱼粉组。鱼粉组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末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饲料系数(FCR)则相反。各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蜕壳率(ER)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T20组SGR显著低于F28(P<0.05)。[结论]克氏原螯虾的饲料蛋白需求量约为25%。昆虫粉可以部分替代鱼粉,但以昆虫粉作为该虾饲料唯一的动物蛋白源可能会影响其存活。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有效性与春小麦生育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指出:在影响春小麦生育期的众多环境因子中,温度是主导因子,其他环境因子的作用表现在对温度有效性的影响上。求出了各阶段的环境因子有效性系数,该系数能够综合定量地衡量环境因子对生育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当量积温为环境因子有效性系数与活动积温乘积的概念。认为在环境因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春小麦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的当量积温。因春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采用逐步订正法建立了生育期动态预报模型。该模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是1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豆粕替代鱼粉的饲料中添加适量胆固醇对鱼类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目前国内外对胆固醇促鱼类生长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综述了近年来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对鱼类摄食、生长、消化酶、免疫力、胆固醇代谢及体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对胆固醇促进鱼类生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胆固醇促鱼类生长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9.
乳化剂对建鲤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体重为37 g左右的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 360尾,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记为对照、A、B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鱼30尾,投喂的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0.1%的乳化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组建鲤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以及饲料蛋白质沉积率等生长性能指标显著提高(P〈0.05),其血糖、尿素氮、血脂、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而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建鲤饲料中添加乳化剂没有影响鱼体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肥满度及内脏比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20.
配制蛋白和脂肪水平不同的3种饲料,即低蛋白高脂饲料(CP 380 g/kg、EE90 g/kg,LHgroup),高蛋白低脂饲料(CP 415 g/kg,EE 60 g/kg,HL group)和高蛋白高脂饲料(CP 415 g/kg、EE 90 g/kg,HHgroup),并以高蛋白低脂商品饲料组(CP 407.6 g/kg、EE 35.2 g/kg,CMgroup)为对照,在室内水泥池中将体质量为67.18 g的鲤饲喂35 d,对试验鱼生长、生物学性状、肌肉和肝胰脏成份、血清指标及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探讨蛋白和油脂对鲤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蛋白高脂组较商品饲料组体质量增加率有所升高,饲料系数有所降低,高蛋白低脂组体质量增加率、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商品饲料组(P0.05),而饲料系数相反;商品饲料组肝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而肝胰脏脂肪含量相反;商品饲料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高蛋白高脂饲料组(P0.05);商品饲料组肝胰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活力低蛋白高脂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10和60 g/kg时较有利于鲤的生长,这一效果与其对试验鱼蛋白和脂肪代谢过程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