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3.
通过6种雨养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对麻疯树生长影响较大,采用雨养种植模式都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麻疯树快速生长,但竹节沟种植模式对麻疯树增长高度最大,达到228.3 cm,是对照的1.5倍,其次是隔坡水平沟模式;同样采用雨养种植模式的麻疯树自10月才开始有落叶,较对照推迟了1个月,其中竹节沟模式和隔坡水平沟模式的麻疯树11月才开始落叶,较对照推迟了2个月,而且竹节沟模式没有完全进入休眠状态,仍然表现为生长状态。说明水分对麻疯树生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干热区种植麻疯树时,雨养种植技术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最经济有效的原料基地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麻疯树营养特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麻疯树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复合肥施用量0(CK)、1.415、2.830和4.246 t/ha共4个处理,调查秋播麻疯树周年生长性状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施用复合肥能明显促进麻疯树生长,但施肥量对地径和茎高生长的影响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处理下周年生麻疯树N、P2O5、K2O积累量分别为0.185~0.750、0.249~1.047和1.089~4.514 g/株,比例约为1.0∶1.4∶6.2;随施肥量的增加,周年生麻疯树根、茎及叶的N、P2O5、K2O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但根、茎及叶的N、P2O5、K2O含量先增加后下降;施肥量也影响N、P2O5、K2O在麻疯树根、茎、叶的分配。【结论】施用复合肥(N∶P2O5∶K2O=18∶8∶18)4.246 t/ha有利于补充麻疯树周年生长对N、P、K的需求,并促进苗木各器官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贵州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贵州两年生麻疯树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专用生产药剂B 750 mL/hm2、多效唑450 g/hm2对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产药剂B和多效唑均能有效地抑制麻疯树的营养生长,促进其开花结果,从而显著地提高麻疯树的单株产量,以多效唑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麻疯树基肥施用适宜深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深度(0、10、20、30 cm)对麻疯树云热-1号根、茎及叶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施肥可显著促进麻疯树各器官生长,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其中,在试验初期,地径和茎高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之后,地径和茎高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其次是施肥深度10 cm的。随施肥深度增加,4条侧根总长、1级侧根总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氮、磷及钾积累总量的差异显著;肥料深施(10~30 cm)也明显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可见,麻疯树基肥施用土层深度以2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肥料对麻疯树幼林结实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挂果数和千果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成果率和出仁率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0.4 kg/株时果枝率和出仁率最高,分别为81.54%和64.18%;当施肥量为0.2 kg/株时成果率最高,达到95.82%.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麻疯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动麻疯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以2年生麻疯树为试材,通过改变麻疯树种植密度,进行整形修剪,施用外源激素处理的方法研究其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结果]种植密度为2.0 m×3.0 m的处理,产量、含油量有大幅度提高;整形修剪能够提高1倍的产量;多效唑能够提高其结果数、果实饱满度、出籽率以及产量。[结论]麻疯树种植密度2.0 m×3.0 m较好,整形修剪时保留14-16个强壮的分枝为最佳,外源激素处理以多效唑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疯树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麻疯树苗木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寻找有利于麻疯树苗木生长的调节剂方案.结果表明:喷施60 mg/LL的NAA或者ABT(3)用于麻疯树苗木培育,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而CAT活性略低于对照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控制基地麻疯树白粉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制片镜检对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的麻疯树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麻疯树白粉病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 Desm)。初选了1个杀菌剂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药剂组合能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防治麻疯树白粉病效果明显,在病害发展较快时,间隔7d连续施药2次,防效高达85.3%;药剂处理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施用过试验药剂的麻疯树1月份不仅不落叶,枝梢还明显生长,并于3月份结果;且施用该药剂安全无药害。[结论]为麻疯树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益和肥料释放特性的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以及肥料释放特性的影响,在福建省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麻溪工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施肥1年后的树高当年增长量为3%~17%,胸径当年增长量为1%~10%,施肥2年后树高的当年增长量为9%~35%,胸径当年增长量为16%~62%.随着杉木幼林的生长,与施肥前相比,施肥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含量大体上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而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此外,袋控肥料的深层施肥可有利于肥料中氮素和磷素的释放,可提高肥料的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制定柳杉壮苗施肥措施及其人工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盆栽柳杉幼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处理1)、施硫酸造粒肥(处理2)、施蒸汽造粒肥(处理3)和施有机肥(处理4)4个处理,1年后测定各处理苗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盆栽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各施肥处理的柳杉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均极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处理2的苗高最高、地径最粗,分别比CK增加24.4%和40.7%,处理3的植株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216.0%、119.4%、192.0%和198.8%,处理4的幼苗盆栽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施用硫酸造粒肥能加快柳杉苗木出圃,施用蒸汽造粒肥培育的柳杉苗木更适用于多风易致苗木损伤弯折林地造林,施用有机肥可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明显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3.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短轮伐期炭用林培育模式导致大量土壤养分输出,合理施肥是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林分生产力的关键措施。以砍伐4轮后的3a生麻栎萌生林为研究对象,开展3种施肥类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有机肥+复合肥)和2种施肥量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林木胸径、地上生物量影响以及土壤养分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林木胸径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林木个体大小分化。不同施肥处理地上生物量定期生长量比未施肥处理增加了14.4%~39.5%,但相同施肥类型施肥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土壤磷有效性较低是制约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施肥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钾有效性。施肥并没有显著改变麻栎叶片氮磷养分含量,但有利于改善林木自身营养状况。综合来看,试验区麻栎炭用林培育以有机(2 250kg·hm-2有机肥)+无机(500 kg·hm-2复合肥)肥料配施效果较好,这对麻栎炭用林高效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3 a的杉木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树高、胸径和蓄积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a试验后,最佳处理为A处理(6孔袋控处理),树高(8.46 m)、胸径(8.96 cm)和蓄积量(98.16 m~3·hm~(-2)),分别比CK提高5.75%、降低0.56%、提高19.13%,分别比B(8孔袋控处理)、C(10孔袋控处理)、D(传统处理)处理的提高0.24%~5.75%、2.63%~5.78%和17.75%~18.71%。0~20 cm和20~40 cm的土层土壤pH值均以A处理最高(4.6),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B处理最高(37.77 g·kg~(-1)),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处理相差不大,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A处理最高(25.75 g·kg~(-1))。施肥3 a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以A处理最高。各处理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降低,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含量均比试验前增加。相比常规施肥,袋控施肥对提高杉木早期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上的效果较好,其中又以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损失,提高其有效性,增加作物产量,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超微细活化磷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磷肥与钾肥、腐植酸、沸石粉、硅藻土不同搭配并进行超微细化处理。结果表明:超微细活化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增产率达0.44%~12.82%;与氮磷钾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超微细磷钾-腐植酸-硅藻土-沸石粉活化处理小白菜的Vc含量增加了5.3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8.23%,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53.13%,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7.20%~24.87%,磷肥利用率提高了3.28~8.47个百分点。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在肥料生产和施用中选择超微细磷钾-腐植酸-沸石粉活化处理的肥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番石榴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石榴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质容器栽培的方法,设置3组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营养液,即处理A(高氮低磷中钾,10∶6∶13)、处理B(低氮中磷高钾,6∶7∶16)和处理C(低氮低磷高钾,8∶4∶15),以复合肥为对照,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