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和研究区域锦溪镇的新农村建设基本状况,构建了基于GIS的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致力于整合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和农村政务资源,以软件服务村民。研究区域的试验性应用证明:平台基本解决了该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传输困难、农村适用信息开发程度不到位、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低的问题,为今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竹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介绍了龙泉市锦溪镇毛竹经营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竹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助推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内容,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文章在综合比较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探讨进一步发展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策略、路径和重点,并就如何提升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水平提出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农村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09年,笔者被组织派往丽水龙泉市锦溪镇岭根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有幸直接接触并参与了当地的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旧村和危旧房改造是目前龙泉市乃至全省农村工作中的大事,应当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问题,这当然也包括有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技术推动萧山农业现代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信息化程度等实际情况的考察,阐述萧山区农业信息化项目在萧山示范区进行的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多种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技术推进新农村建设等5项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概述龙泉市在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主要模式,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为山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信息化已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合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对其产生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社会中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简述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指出影响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新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信息化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系统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指出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三方面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了农业信息化急需的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探讨了农业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闫顺玺  王晓雷  闫永路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24-4626,4637
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分析,建设河北省农村农业发展专题数据库,对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进行可视化表示,可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指导新农村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农业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入手,探讨了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提出了如何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北京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基层站点建设、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开发、队伍建设与培训等方面,追踪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建设现状,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北京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北京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农业信息化则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文章就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我省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有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两个方面,进而形成了新农村信息建设体系。在文本中,主要对当前社会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对建设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二者的辩论关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许真 《吉林农业》2010,(6):13-14
农业信息化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文章指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黑龙江农业信息化建立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还存在诸如基础设施薄弱、国家投资少、信息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司文 《北京农业》2011,(12):183-184
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探讨了信息化对新农村农业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短板的思路构想,为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外考察时强调:"千万不要让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掉了队"。通过网络技术,全面建设符合网络时代标准的新农村,不仅是信息化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新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谈一些观点。1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从本质上说.是充分利用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过展的新阶段。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现代农程。信息化为全球农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开启了农业发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为农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存在一定局限性。将云计算结合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中,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能够为新农村信息化新的应用模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介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云计算技术发展的现状,在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采用“松散耦合模式”对现有农村信息化系统进行面向服务的封装或者改造,搭建新农村信息化云基础架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