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蚜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广泛发生于全国各棉区,已成为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世界性棉花害虫之一,80年代中叶后开始对新疆棉区棉花造成危害。目前棉蚜在我区是棉田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危害时间长、危害重、繁殖速率快、难防治,是制约我区棉花优质高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棉蚜发生原因和防治的研究,对我区棉花的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3.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市发生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等,棉盲蝽象的主要寄主除棉花外,还为害豆类、蔬菜、玉米、果树和多种杂草。近几年,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少,致使过去在棉花上不是主要害虫的棉盲蝽象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抗虫棉田出现的主要害虫提出了防治措施,以解决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种植,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防治问题,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双斑长跗莹叶甲是近年来北疆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5月中下旬开始直到9月初),危害严重。由过去主要危害粟、豆类、马铃薯、苜蓿、玉米等转为对棉花的危害,主要因寄主  相似文献   

7.
棉蚜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已成为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2007年棉蚜田间虫口基数较历年偏高,发生期提前。为发挥特殊生态区资源优势,确保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简便、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8.
棉红蜘蛛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危害棉花的红蜘蛛共有9种,其中主要有土耳其斯坦叶螨、敦煌叶螨、截形叶螨等,北疆各棉区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主,南疆各棉区以敦煌叶螨为主。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克州农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棉花受蓟马危害呈加重趋势,棉蓟马从2003年以前的次要害虫逐渐转为目前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2007年,蓟马危害造成棉花产量损失近3成,百株平均有虫150~200头,最高为400多头,有虫株率90%左右,无头棉、多头棉率达15%~20%,最高达37%,严重危胁着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0.
棉蓟马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棉蓟马又叫烟蓟马、葱蓟马,是棉花上的害虫之一,虽然虫体很小,但危害极大,已成为近年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棉蓟马不仅危害棉花,也是葱、蒜、韭菜和瓜类蔬菜以及油菜、甘薯、玉米、豆类作物的主要害虫。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淡褐色,复眼紫红色。触角7节,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落蕾、落铃与僵办、焖铃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与自然条件及耕作管理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外,虫害是主要因子之一。三年来对于棉花害虫,因多偏重于保苗,仅注意到棉苗期害虫的防治,对于棉花蕾铃期害虫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棉花生产与纺织原料的供应。目前棉花将开始见蕾,进入发育阶段,除大力贯彻苗期害虫的防治措施外,更应加强蕾铃期害虫的防治工作,及时制止扩大蔓延,以达保铃的目的。特将几种主要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后,供作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2.
警惕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 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是我区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条件适宜时大面积发生,致使棉花、玉米、油葵、蔬菜等作物损失严重。近几年,由于我区棉铃虫基数有发展的趋势,特在奎泉农场二队1号地安排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14.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粉虱在和县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蔬菜、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成为蔬菜、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分析烟粉虱发生与为害特点,针对烟粉虱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唐山市丰南区棉区普遍推广了抗虫棉,从目前看,除鲁研棉15杂交棉抗棉铃虫稍差一些外,其它品种的抗虫性都比较稳定,因此棉田用药防治棉铃虫次数很少,这样棉田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抗虫棉时代的主要害虫(鳞翅目害虫)下降为棉田次要害虫;而其它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其中棉盲蝽表现的相当突出。尤其是2005年,棉盲蝽在我区棉田的危害更加猖撅,棉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据我们普遍查看,我区有将近50%的棉田发生盲蝽象,一般造成10%左右的蕾铃脱落;受害严重地块蕾铃脱落率在50%左右,此害虫目前已经成为我区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一大害虫。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各主产棉区大发生,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棉铃虫的危害逐年加重,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危害,成为新疆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7.
棉叶螨在豫北地区棉田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叶螨又名红蜘蛛,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河南豫北棉区以朱砂叶螨为主,并与截形叶螨混合发生,两者有时互为优势种群。从棉花苗期至吐絮都可以危害,温度越高、田间湿度越低,繁殖扩散速度越快。若防治不当,可造成棉花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2011年豫北棉田棉叶螨发生早,数量大,覆盖面广,总体为中度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我国有记载的棉花害虫有300多种,其中常发性害虫有30多种,为害严重的有棉铃虫、盲蝽象、烟粉虱、棉蚜虫、红蜘蛛等。据统计,我国棉花生产每年因害虫造成的损失有10%~30%,严重时可超过50%。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使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有所缓解。但一些次要害虫却逐年增加并成为主要害虫,特别是受栽培制度的变革、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外来生物入侵和棉农滥用化学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虫害持续严重。那么,我国昆虫科学家将如何应对这种状况,确保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呢?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卞成川 《农技服务》1994,(5):21-21,19
<正> 棉铃虫是产棉区蕾铃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加,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和菊脂类农药,使棉铃虫抗性日益增强,对棉花危害也逐年加重。我地棉铃虫继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棉花害虫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常年种植棉花面积1000余万亩。病虫害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减产达10—20%,棉田农药投入量占全省农药消耗量的50%以上。80年代以来,随着中棉12等抗病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基本控制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蔓延,害虫防治则成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制订和采取优化的害虫治理方案有极重要的意义。“六五”以来,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对我省棉区主要害虫,如棉铃虫、红铃虫、棉蚜和棉红蜘蛛的发生规律,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