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甜15号甜菜新品种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甜菜多粒多倍体杂交种,该品种2003年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2.
新甜玉3号玉米单交种,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甜玉3号甜度高,果穗美观,籽粒排列整齐、饱满,商品性好。适合鲜食,也可加工速冻或真空包装。1特征特性该品种采收期(出苗~采收)87天,株型平展,  相似文献   

3.
奥甜16号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2品种名称:粤甜16号品种来源:华珍-3×C5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1天,比绿色超人早熟两天;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4天,与粤甜3号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  相似文献   

4.
1甜玉米浙甜 2018 浙甜2018(原名超甜2018)是浙江省种子公司和东阳玉米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超甜杂交玉米新组合.果穗适合鲜销和加工,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为中熟品种,浙江地区春播生育期(播期至采收鲜穗)约85 d,秋播77 d左右,生育期与对照超甜3号相仿.  相似文献   

5.
新甜玉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最新选育成功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原代号石超甜2号,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甜玉3号甜度高,果穗美观,籽粒排列整齐,饱满,秃尖小,商品性好,适合鲜食或果穗速冻加工、真空包装。一、产量表现200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甜玉米组合鉴定中,折合单产1102.4千克/667米~2,在100余份  相似文献   

6.
新甜15号甜菜新品种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甜菜多粒多倍体杂交种,该品种2003年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内江市甘蔗研究所(邮码:641001,电话:0832-2082786)选育成功的甘蔗新品种"甜城14号"、"甜城15号"和"甜城16号"3个品种,最近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据了解,这3个甘蔗新品种均具有糖分含量高、产量高、早熟、适应性强等特点,如早熟糖蔗新品种"甜城14号"667平方米产量比"川蔗14号"等老品种提高19%~32%,糖分提高1.6%~4.8%;每667平方米产蔗量一般6~7吨,最高达10吨;每667平方米产糖量1~1.6吨.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2013,(2):78
由2012年12月发布的云南省农业厅2012年15号公告获知,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2年9月22日在弥勒召开2012年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玉米、稻、马铃薯、小麦作物新品种131个。玉米品种92个:中农甜410、楚玉1号、金玉5号、沣源208、宝玉202、海选1号、沣源203、贵单8号、昌隆99、富华3号、多多1号、新昭6号  相似文献   

9.
新甜15号是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甜菜多粒多倍体杂交种,2003年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0.
<正>新稻2号是1985年8月由博尔塔拉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的博稻252,1988年4月由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为现名.新稻2号从1981年起即在米泉、呼图壁、伊犁、察布查尔、乌鲁木齐、博乐、精河等地多点示范和推广,亩产6O0—700kg,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10—25%,取代了公交10号、宁系62-3等,成为一些稻区的主栽品种或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甜菜杂交种KWS5440由德国KWS公司培育,2005年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2007-2008年参加新疆甜菜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甜菜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新引KWS5440(KWS5440),审定编号为新审甜2009年第23号.  相似文献   

12.
德超甜3号是云南省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科所)以自选自交系德甜38为母本、德甜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超甜玉米单交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超甜玉米高产与优质的结合。目前,德超甜3号在云南省超甜玉米主栽区示范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高产、优质、多抗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闽甜683’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J-3’为父本配制的新组合。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 330.9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5.67%;2016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 692.7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65%;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或高抗玉米主要病害;品质总评分与对照‘粤甜16号’相当,水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粤甜16号’。该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70002)。  相似文献   

14.
"晋单(甜)40号"(原名晋品甜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95年用自选系"诱19--4"为母本,"诱19--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已于200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山西省1998~1999两年多点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超甜3号"显著增产,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30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6.40%;1999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13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3.20%.1999年太原市小店区水稻原种场对该品种和黑龙江"甜玉米2号"进行了种植示范,示范面积分别为20亩和5亩,平均亩收鲜嫩果穗3 510穗和3 420穗,单穗重586克和328克,亩产2 057千克和1 122千克,亩纯收入1 480元和510元."晋单(甜)40号"较黑龙江"甜玉米2号"亩增产83.30%,亩增收190.20%.  相似文献   

15.
<正>德超甜2号是德宏州农科所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以自选自交系德甜3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德甜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超甜玉米单交种。2007年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单交种"吉甜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超甜玉米品种"吉甜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898"为母本、"吉9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单交种.1996-1998年吉林省专用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3 33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9.7%.1997-1998年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2 401.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5.5%,2000-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13 196.3 kg/hm2.鲜籽粒含糖量18.73%,籽粒皮薄、甜而脆,有香味,口感好,品质优.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茎腐病.适宜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区种植.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47-34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4日在杭州召开第29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早籼稻嘉早324、浙鉴21(原名浙9521)、浙103、浙106、温220,糯玉米都市丽人(原名甜糯引1号)、澳玉糯3号,甜玉米浙凤甜2号、浙甜7号(原名浙甜2001.1),菜用大豆浙鲜豆1号(原名1827),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华浙油1号(原名H9926),  相似文献   

18.
“美甜3号”玉米2007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超甜玉米主栽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10001),同年通过国审(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1主要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929.5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23.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774.2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9%,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05,(3):237-237
1甜玉米浙甜2018 系浙江省种子公司与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浙江地区春播生育期(播种至采收)85d,秋播77d左右,与超甜3号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