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蒙古高原沙芥属野菜的种质资源考察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芥属植物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沙芥种是中国的特有种。该属植物作为一种沙生蔬菜,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近年来资源逐渐减少,种群分布范围不断缩小,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在种质资源调研中笔者发现其中3个种和1个变种的4份材料在生殖器官上有不同于原种或变种的性状。本文主要论述了沙芥属4个种1个变种的9份材料在蒙古高原的分布、植物学性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环保作用、加工工艺、存在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袁菊红 《北方园艺》2012,(16):185-189
在总结中国瑞香属种质资源类型、分布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瑞香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瑞香属植物资源有46种、12变种、1变型和少量栽培品种,它们具有花色丰富、株型富于变化以及不少种类花芳香等特点;中国瑞香属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范围广、跨度大,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针对其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建议,为我国瑞香属植物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滇西北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坡的横断山区域的南部,是横断山区的中心部分,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滇西北16个县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结果表明,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的种类有66种和20个变种,其中发现新分布种6种1变种,15种和6变种为云南特有种,其中10种和4变种为滇西北特有的分布种类。悬钩子属植物在滇西北广泛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有分布,从总体水平看,草本类分布种类少,仅有6种2变种,分布高度2300 ~ 4200 m,木本类的分布种类有60种18变种,分布海拔740 ~ 4100 m。提出了10种具有育种潜力或直接利用价值的优良果树种质,为种质资源保存和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也是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具有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仅苹果属就有23个种和100多个变异类型,为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源和种质材料。为了更好地发掘研究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国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成了14个果树种  相似文献   

5.
河南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属(VitisL.)野生水果是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是纯天然、无污染、富含营养的野生水果,还是栽培葡萄优良的抗性育种材料,因而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采用踏查的方法,观察记载野生葡萄属植物的综合性状。超过1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共有14种3变种,其中9种3变种可以直接食用。对野生葡萄属植物的分布、生境、果实性状、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比照IPNI网站提供的枇杷属植物的记录,查对900多份枇杷植物标本,结合对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实地查证,在排除了错置种类25个后,初步确定我国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16个种(21个种类);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6个种(11个种类):印越枇杷、椭圆枇杷贝特罗变种、椭圆枇杷长叶柄变型、香花枇杷多毛变型、胡克尔枇杷、宽叶枇杷、大果枇杷、菲律宾枇杷、波宜兰枇杷、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和椭圆托叶枇杷。种类数的确定,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疆贝母属植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母属植物,全世界有122个种和51个变种,国产有53个种和28个变种。贝母在我国一直是做为中药,其实,贝母属植物的花容婀娜多姿,花、果、叶型奇特诱人,花色绚丽斑烂,有些种,花香幽雅馥郁,沁人心脾。在国外,波斯贝母(F.ritillaria persicaL.)、方格斑贝母(F.meleagris L.)、浙贝母已作为花卉栽培。新疆野生贝母种质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我站自1980年至1985年已收集鉴定了18个种(变种),引种栽培近百亩,初步建成新疆贝母植物园。  相似文献   

8.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果实离体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2种或变种、49个株系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一些种和株系的果实不感炭疽病或感病率极低,表现为抗性极强或强,严重感病的仅是个别株系。我国葡萄属植物是极为宝贵的抗炭疽病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标本,对云南的枇杷属植物种类、地理及垂直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云南野生枇杷属资源共有16个种、变种及变型。其中种为13个,占全国16个种中的81.25%;变种或变型3个,占全国5个变种或变型的60%。其中,椭圆枇杷在云南首次被发现。依据云南枇杷属植物本身的分布特点,并参照植被和自然条件状况,云南枇杷属植物大致可以分为4个分布区:Ⅰ滇南、滇西南小区;Ⅱ滇东南小区;Ⅲ滇中高原小区;Ⅳ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小区。通过对云南与它邻近地区和国家的野生枇杷属资源的比较,发现云南省的枇杷属植物种类最多。因此云南是我国枇杷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基因中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六盘水市龙胆科植物的资源及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分布有龙胆科植物9属28种1变种,其中龙胆属(Gen-tiana)植物最多,有13种,其次是獐牙菜属(Swertia)植物,有7种1变种,并编制出分属检索表,对龙胆科药用价值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树莓部分野生种及栽培品种花粉亚显微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树莓属有育种潜力的分属于空心莓组和木莓组8个野生种及从国外引进的分属于黑莓种群和树莓种群的17个栽培品种共25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所观察树莓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P/E为1.67~2.26),大小多为25.52 μm × 15.37 μm ~50.06 μm × 25.65 μm。花粉外壁纹饰在组内和栽培种群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变异丰富,在不同种之间、甚至在不同品种之间区别明显。空心莓组的5个种和树莓种群的品种的外壁纹饰以条纹—穿孔状为主,黑莓种群的品种主为条纹状和条纹—穿孔状,与木莓组的3个种的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基本反映树莓属下组及栽培种群的划分,树莓种群品种与空心莓组的插田泡和茅莓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黑莓种群与木莓组的3个有果用育种潜力的任一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2.
世界樱桃育种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较系统阐述了樱桃的分类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明确了优质、自交可孕、不易裂果、耐贮运、适于机械采收、抗病虫、抗寒等现代育种目标,总结了育种技术和手段、生物技术应用,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育成的品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樱桃育种情况,并展望了甜樱桃和酸樱桃育种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梨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柴明良  沈德绪 《果树学报》2003,20(5):379-383
对我国梨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梨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辐射育种、杂交育种、遗传规律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梨的种质和品种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大,是世界上梨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除了继续进行早熟梨的选育外,还要加强品质改良育种、加工用品种、矮化密植用品种、绿色食品用抗病等新品种的培育。探索用生物技术手段,如遗传标记和转基因技术,来改良梨的品质和抗逆性等性状。  相似文献   

14.
培育高耐湿涝的葫芦品种是一项应对湿害和涝害的重要措施。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葫芦科作物在耐湿涝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葫芦耐湿涝野生资源及其进化,基于生理的包括根的形态、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关分子标记的葫芦耐湿涝鉴定,加快葫芦耐湿涝的选育进程,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转入包括活性氧清除、胁迫蛋白等在内的外源基因,提高葫芦的耐湿涝性。并对目前葫芦耐湿涝遗传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石斛属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石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 着重介绍了石斛属植物在离体繁殖、离体开花、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文章认为在石斛试管苗移栽、菌根技术以及组培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面均有待深入研究; 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基于组织培养的石斛兰育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苹果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高源  刘凤之  曹玉芬  王昆 《果树学报》2007,24(2):129-134
应用SSR技术对59份苹果属材料进行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SSR引物扩增出1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14.7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为0.4039~0.7412,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156。用3对引物(CH02a04、CH02g04和CH01f03b)即可区分全部供试材料。NTSYS软件进行相似系数计算,UPGMA法聚类分析将59份苹果属材料分为3大类群,即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和新疆的野生苹果、野生种或其变种。栽培品种中具有相同亲本起源的品种被紧密地聚到了一起,相似系数较高;地方品种与新疆的野生苹果的聚类相互交错,呈现出新疆的野生苹果作为东亚基因中心的起源种与中国各地方品种在起源演化上的相关性;各野生种及其变种类型均聚到了一起,与传统的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姜花属野生花卉资源的调查与引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胡秀  闫建勋  刘念  吴志 《园艺学报》2010,37(4):643-648
对我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的种类、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在广州气候条件下对其中的26个种2个变种1个变型进行了露地和夏季降温温室引种栽培。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1变型,共计35个分类群;部分种类在花色、香型、株高等性状上具有特异性育种资源;10个分类群野外蕴藏量大,有少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蕴藏量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17个分类群在广州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成功引种;夏季高温是姜花属野生种在广州地区引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对如何开发利用我国姜花属野生花卉资源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国梨品种资源的创新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十年来,国内通过育、选及地方品种的挖掘选优等手段和途径获得了100多个优良的梨品种,也引入了50多个优良梨品种。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一些代表性优良品种的性状和特点;在对这些品种资源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某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某些种(品种)独特的育种利用价值,对创新的特点和手段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梨品种资源创新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16个南通扁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扁豆产量的主要因子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保留84.8893%信息量的前提下,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粒型因子、粒重因子Ⅰ、荚型因子和粒重因子Ⅱ等4个主成分,在育种过程中需结合育种目标确定合理的主成分值;16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8866~7.7757,平均4.0474;16个品种可分为4类,荚色与地理来源不能作为判断种质间遗传差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切花育种的中国姜花属野生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考察的方法,以传统的切花品种白姜花和综合性状优良、在国外广泛应用的切花品种金姜花为参照,对收集到的25个野生种、变种、变型进行了以切花为应用目的、以观赏价值评价为主的育种资源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加权评分法,各性状指标以9分制赋分,性状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后计算出各分类群的总分并排序。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感官评价一致,筛选出综合观赏价值较高的5个野生种,明确了各分类群在各性状上的优势和需要改良的性状,可作为育种亲本形态学选择的参考依据,亦为姜花属切花花卉的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