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铜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铜可刺激动物生长,当动物机体摄入过量的铜时就会引发铜中毒,而铜不足则会造成动物生产机能下降.文章从反刍动物对微量元素铜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铜缺乏和铜中毒对动物机体的影响、铜营养代谢病的诊断、监测及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反刍动物微量元素铜营养代谢病的研究进展,提出加强对反刍动物的肝铜测定、加强改善口服铜制剂适口性、提高铜制剂生物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研究进展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呙于明周毓平1概述铜是所有低等生物和脊椎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日粮中铜被动物机体摄取,以酶的辅助因子形成参与氧化磷酸化、自由基解毒...  相似文献   

3.
0引言铜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自人类1945年发现饲料的高铜对仔猪有促生长作用以来,在对仔猪的生长有很好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动物消化道的刺激,增加了动物排泄铜的含量,增加了动物产品铜的残留量。高铜的危害性大致归结如下方面:对动物的危害,皮肤不全角化症、贫血、影响繁殖、慢  相似文献   

4.
陈欣 《饲料博览》2020,(1):79-79
目前,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动物急性或慢性铜中毒发生。虽然其他动物对铜也敏感,但铜中毒最常见于绵羊。在不同品种的犬中,贝灵顿犬对铜中毒有遗传敏感性,慢性铜中毒可发生于其他品种的犬。急性铜中毒常在偶然超量使用可溶性铜盐(这些超量铜盐可能存在于驱虫药、矿物质混合剂、配方不适当的饲料中)时发生。  相似文献   

5.
铜和维生素A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并且其互作对动物体营养物质代谢有影响。文章阐述了铜和维生素A对动物体的生物学效应、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代谢,影响铜和维生素A吸收的因素,并对其报道了互作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铜是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参与血红素的合成、红细胞的成熟及动物成骨过程、毛发和皮毛的色素沉着和角质化过程,在动物体内作为几种重要酶的成分(或作为辅因子)而发挥作用。饲料中添加高铜(250mg/kg)能提高断奶  相似文献   

7.
铜与反刍动物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莉  李术 《饲料博览》1999,11(2):19-21
铜与反刍动物疾病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二厂张瑞莉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李术从示踪原子应用以来,随着生物地质化学和医学、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动物营养中微量元素铜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铜不但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良好的生长促进剂和贫血、代谢障碍、毒物...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是动物机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在维持动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饲料中主要添加的是无机微量元素,高剂量、利用率低、粪便排泄高,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探究吸收率高,排放低的有机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形式的有机铜在动物生产的应用,对有机铜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微量元素铜 铜是家禽和家畜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有效性是所选择的铜源能否用于家禽和家畜生产的关键,其生物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动物和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铜虽不是构成血红素的成分,但它是动物利用铁生成血红素前所必需的元素,因此,饲料中应添加铜以供动物正常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体内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在细胞呼吸、骨的形成、心脏功能、结缔组织的形成、脊索的髓质化、上皮组织角质化及组织色素的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剂量的铜具有促生长的作用,使用高铜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虽然高剂量的铜对促进动物生长有作用,但其造成的铜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研究铜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重金属铜钝化等问题,对铜在养殖业中科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铜对水生动物生理及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铜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分布及影响因素,过量铜对组织的损伤作用,铜对抗氧化酶、代谢酶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以及铜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金属硫蛋白合成诱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相关细菌铜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铜的生理作用及毒性、抗铜基因在植物相关细菌中的分布、植物相关细菌的抗铜机制、植物相关细菌铜抗性与动植物的关系、植物相关细菌铜抗性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李成梅  刘容珍  曹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10-10011
以果蝇为例,阐述了铜在动物体内的摄入、分配、排泄以及转录水平调控过程。果蝇细胞对铜的摄取主要通过金属反应转录因子MTF调节转运蛋白Ctr与金属硫蛋白mt之间的表达调控铜离子的摄取。进入胞浆内的铜主要通过ATX1、CCS和Cox17这3种铜伴侣蛋白经3条不同途径进行转运和调节。金属硫蛋白与P型ATP7酶在铜的排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铜饲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铜饲料在畜牧生产中使用普遍,但不合理的饲用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介绍高铜饲料的应用对动物、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止措施,旨在为铜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铜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铜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的铜污染加重并成为重要的土壤环境问题之一。铜污染研究已扩展到根际微域。根际是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显著影响的土壤微区,其特殊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对重金属的形态变化和迁移性影响巨大。对近年来铜在根际pH、Eh、根系分泌物、根际有机物和微生物变化影响下的化学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今后需进一步深化单个或者多个根际环境因子(pH、Eh、根系分泌物、根际有机物等)对铜形态变化影响的研究,为评估其在土壤环境中赋存释放风险、阐述铜污染土壤化学和生物修复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金属硫蛋白(Metallo thioncin,MT)是动物体内泛在性蛋白质,能捕获进入体内的重金属如铜、镉等。起固定、保存重金属元素、解除离子态重金属的毒性作用,三硫钼酸钠可以使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镉解离,但MT的分子量不变。离开MT后的金属离子可进入血液,与白蛋白结合,使血浆铜浓度及血浆三氯醋酸(TCA)沉淀物中铜浓度升高,更多的铜则进入胆汁,经粪便排出体外。硒酸钠和亚硒酸钠有类似的作用,可使与MT结合的镉解离,并转移到结合强度较小,而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上,有一定的促进镉排泄的作用。因此,血浆铜及血浆TCA沉淀物中铜浓度升高,可作为监测钼诱导缺铜病早期阶段的指标,硫钼酸钠可作为绵羊、山羊铜中毒,人的Wilson氏病的特效治疗药,亦可作为鱼铜中毒时的去铜剂,甚至可望成为慢性镉中毒的去镉剂。  相似文献   

17.
硒铜镁对黄牛地方性氟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2 头地方性氟病黄牛随机分为4 组, 每组8头。1 组为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2~4 组为试验组, 每天饲料中分别添加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和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 1 m g/kg 镁, 连续饲喂83 d, 观察硒铜镁对地方性高氟黄牛体氟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方性氟病黄牛血硒、血铜含量远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血氟明显超标。加硒组 (2组) 和加硒铜镁组 (4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第83 天与第0 天以及同期对照组牛相比, 下降极显著 (P< 0.01), 血硒随饲料硒的添加量而上升, 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血铜值反而下降。加铜组 (3 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血铜值也随之降低 (P< 0.05), 血硒变化不明显 (P> 0.05)。地方性氟病黄牛添加适量的硒铜镁, 能增加血氟的排出, 提高血硒含量, 但降低了机体的血铜值。揭示硒铜镁能防制动物地方性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对油菜·诸葛菜的碳酸酐酶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铜、铅和钴3种重金属处理油菜和诸葛菜叶片,研究了重金属对油菜、诸葛菜的碳酸酐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植物碳酸酐酶活性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抑制常数不同,其中铜最小,铅次之,钴最大;且植物碳酸酐酶比动物碳酸酐酶对重金属敏感,这对优化自然界的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动物微量元素营养角度,调查研究新疆南疆部分地区,土壤-牧草-畜体系统中主要微量元素含量.[方法]对库尔勒市普惠牧场、沙雅县塔里木第一牧场、新和县牧场和尉犁县礅阔坦乡等采样点的32份土壤、牧草样品中的铜、钼、锰、锌和硒等5项微量元素;沙雅塔里木第一牧场、库尔勒市普惠牧场32 只放牧患摇背症绵羔羊的肝、脊髓和脂肪等组织的铜、锌、钼等3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且对沙雅县塔里木第一牧场1 000多头绵山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土壤、牧草样品的分析显示,铜钼比值明显低于对反刍动物比较安全的范围(2~3:1 ),土壤中铜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15~60 mg/kg),但新和县牧场和尉犁县礅阔坦乡生长牧草含铜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3~5 mg/kg);锌、锰、硒含量基本处在正常范围之内(100、400、0.03~0.05 mg/kg);对患摇背症羔羊内脏组织元素含量分析显示:羊肝铜、锌都处于低水平.但钼处于高水平(正常值2~4 mg/kg),提示该两个地区绵羊处于低铜、低锌和高钼的营养状况.[结论]调查区域羔羊摇背症发病率在沙雅第一牧场高达75;以上、成年绵山羊的流产率达到40;左右,显示所调查区域部分地区处于条件性铜营养缺乏,有些地方处于原发性铜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营养学和中毒学角度论述了钼在饲料及动物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规律,从酶学的观点阐述了钼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钼的营养与中毒的机制;钼除与酶有关外,与日粮中的铜、硫、钨等元素关系密切;动物钼缺乏或过量,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