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72-75
通过对3年生无患子无性系幼林生长和结实性状调查及主要经济指标测定分析,以8年生实生林和无性系母株为对照,揭示无性系幼林期的生长结实规律。结果表明:3年生无性系林与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相比,平均地径、平均干高、平均树高、冠幅、一级主枝数、平均新梢数均略低,但是平均开花枝数、平均开花枝率、平均结果枝数、平均结果株率、平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明显大于8年生的实生苗,无性系果实的单果重2.47 g~3.41 g、出籽率36.93%~53.82%、出仁率29.40%~32.37%、果肉皂苷产出率74.01%~78.39%、种仁含油率40.49%~43.86%,与各无性系母株最近连续3 a检测结果均值十分接近,保持了无性系母株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的元宝枫林为对象对其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昆明引种地元宝枫的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份;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开花结实量基本无差异;上层树冠开花结实数是下层树冠开花结实数的3倍左右;结实数与开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2 8;从坐果到果实开始成熟期的落果率约为50%;果实各性状的株间变异特别大,变异系数8.20%~50.55%,但同一植株的果实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对油茶闽杂优等12个无性系在闽中德化山区的5年生幼树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闽杂优30、闽48、闽杂优20、闽杂优5、闽杂优25等5个无性系产量高,5年生平均树高1.28~1.73m,地径3.32~5.10cm,冠幅乘积0.87~1.44m^2;平均单株产果3.31~1.60kg,单株产油0.34~0.153kg,鲜果含油率达10.27%~6.02%;其中闽杂优20树体较矮小,冠幅窄。方差分析表明各无性系间生长结实有显著差异,因此闽杂优30、闽48、闽杂优20、闽杂优5、闽杂优25等5个无性系是目前幼林中的优良无性系,在德化海拔850m的山区表现出早结实、产量高、生长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无性系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育建园材料114个无性系,营建马尾松第二代种子园34 hm2。经遗传测定,全同胞家系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在0.5~0.8之间),按配合选择的方法,5年生的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20.3%、13.6%~40.8%、29.1%~74.7%;10年生分别为16.3%~39%、31.5%~44.4%和58.7%~146.5%。从种源与优树子代试验林选出的优树的树高、胸径、材积分别大于对照4.9%~10.5%、1.6%~36.4%、15.1%~115%。建园无性系生长结实性状良好,种子园植株3年生树高1.8~2.2 m,胸径2~5.5 cm,有65.3%的无性系开花结实;收集区5年生采穗嫁接建园的无性系平均树高4.4 m、胸径6.2 cm、冠幅2.4 m、轮枝5.3盘,有90%的无性系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建园无性系生长结实性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经生长结实性状测试表明:①用于建园的72个双亲无性系3年生植株结实率为65%,结实株率达30.6%。无性系采穗亲本5年生结实率达90%,说明建园无性系幼龄初始结实性状是正常、良好的。②选自全国7省(区)种源子代林的优树无性系,在邵武地区的气候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植株结实性状,除两广种源结实偏少、湖南种源结实稍多之外,其它各种源无性系结实良好。③选自福建省的优树无性系,无论是闽西南还是闽西北的结实性状均属良好。  相似文献   

6.
马关县草果种植地的施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关县仁和镇的4年生草果种植地开展了施用不同量的农家肥、钾肥、普钙和复合肥促进草果植株开花结实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该地的草果种植地进行合理的施肥能有效促进草果植株叶芽、花芽的分化,提高其结实率及结实量。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在叶芽数量、花芽数量、结实率及结实量等4个指标上均优于不施肥的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4%~204.9%、22%~97.6%、5.4%~36.9%和72.4%~442.3%。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在叶芽数量及结实量2个指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在花芽数量及结实率2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结实量及结实率,在马关县及其土壤状况相似的草果种植地较佳的施肥肥种为钾肥或复合肥,其施肥量为钾肥200 g/株(丛)或复合肥400 g/株(丛),前者草果植株单株(丛)的结实量达8.46 kg,比不施肥的对照高442.3%,后者草果植株单株(丛)结实量达7.82 kg,比不施肥对照高401.3%。  相似文献   

7.
以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全同胞家系林中初选的25株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无性系测定试验,选育出岑软ZJ11、岑软ZJ14和岑软ZJ24三个油茶优良无性系。通过对三个无性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产量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和果油率的遗传力估计值h2分别为0.986、0.978、0.998和0.980,均接近1.0,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4~7年生平均产量、果油率在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选育出的3个无性系的早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超过或优于对照良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其中每公顷产油量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4.72%~13.91%和5.49%~14.77%,果油率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13.15%~23.33%和7.81%~17.50%。  相似文献   

8.
杉木无性系的开花结实较实生苗早2年~4年,其开花结实株率和结实等级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且变异幅度较大。开花结实株率的年度间、开花结实等级的年度间、历年开花结实株率与开花结实等级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开花结实株率和开花结实等级对单株材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靖县排牙山林场于一九七三年春,用四十四个无性系建立十七亩杉木嫁接种子园。一九七四年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接株开花,一九七五年百分之七十以上接株开花结实,一九七六年绝大部份接株开花结实。一九七六年结实量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三点五倍。  相似文献   

10.
靖县排牙山林场于1973年春,用44个无性系建立17亩杉木嫁接种子园。1974年有20%左右接株开花,1975年70%以上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绝大部份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结实量比1975年增加3.5倍。1975年起,我们对无性系种子园的生长和结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无性系当代的分析,可及早淘汰性状不良的单株或无性系,缩小后代鉴定的规模。在表型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可以提高选种、育种的效果。杉木嫁接种子园位于平缓山坡上,坡度10—15度,阳坡。立地条件中等,母岩为砂质岩山地黄壤。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无患子的用途,并分析了福建省建宁县发展无患子的优势与机遇,可为建宁县无患子的种植推广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LI-6400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10种苏州常见园林配置树木(香樟、玉兰、无患子、紫薇、桂花、紫荆、枫香树、杜鹃、海桐、红花檵木)的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结果表明:10种树木夏季晴天均有明显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枫香树、无患子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曲线,8:00其净光合速率就达到当天的最大值;其他8种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的。10种植物中乔木的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大小排序为香樟、玉兰、桂花、无患子、枫香树;灌木的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大小排序为紫薇、紫荆、海桐、红花檵木、杜鹃。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建宁县无患子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宁县发展无患子规模化种植和加工符合我国能源多样化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建宁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分析了建宁县发展无患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优势,同时针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桐子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山桐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生长量、结实量、含油率等性状差异进而评价筛选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果穗性状、果实表型、果实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果穗长宽与果穗重相关性极显著,果实大小显著影响单果重量的大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30%,入选无性系具有含油率高、结实量大、树体健壮等特点。本研究筛选的山桐子优良无性系为四川地区选育良种或品种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糠醛渣(FR)经不同强度绿液-过氧化氢预处理脱木质素后,与木薯渣(CR)混合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通过改变原料底物浓度、纤维素酶用量和添加无患子表面活性剂来优化混合底物同步糖化发酵条件,并分析了发酵过程中乙醇和副产物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糠醛渣预处理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g/L、温度80℃、H_2O_2用量为0.6g/g、绿液用量为2mL/g(以糠醛渣计)预处理时间3h,在此条件下糠醛渣木质素脱除率可达56.5%。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条件为无患子皂素表面活性剂添加量0.5g/L,纤维素酶用量12FPU/g,纤维二糖酶用量15IU/g,预处理后的糠醛渣与木薯渣混合作底物(质量比为2∶1),底物质量浓度200g/L时,发酵120h最终乙醇质量浓度可达56.6g/L,乙醇得率为86.3%。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添加无患子皂素表面活性剂不仅降低了纤维素酶用量,还可延缓副产物乳酸的形成,减小甘油生产波动。  相似文献   

16.
徐明  蔡建国 《绿色科技》2014,(3):208-210
对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观果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校园内5大区域中,共应用32种观果植物。其中应用频率较多的观果植物为构骨、火棘、南天竹、无刺构骨和黄山栾树。在5大分区中,应用的种类最多的为生活区,共有21种,占总种类数的65.6%;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无患子,共7次;应用的种类最少的为校内主要道路区块,共9种,占总种类数的28.1%,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无患子和石楠,分别为3次。在应用方式上,主要用做行道树,与建筑或开花植物结合等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子出仁率69.35%变幅60,93~77.76、仁油率55.90%变幅50.89-62.68、果油率7.05%变幅5.2-10.2、果实产量3.53kg/m^2变幅1.55~8.47,优树间种实性状及果实产量差异仍然较大。利用优树无性系建立3个品比试验园,为长期保存优树种质、良种选育及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杨卫玲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119-121,124
试验表明:八角果用林在盈江县的引种是成功的。八角在7a时开始开花、挂果;8~20a的八角鲜果产量与树龄存在正相关性,21a后进入盛果期。春季鲜果产量显著高于秋季。八角为耐荫性树种,应选择温暖、湿润、较阴蔽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19.
枣树具有独特的开花结果特性,为获得枣花发育基因,以金丝4号枣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同时期的叶片cDNA互为试验方和驱动方,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别构建了枣花和枣叶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SSH文库)。枣花和枣叶SSH文库重组率分别是92.05%和90.26%,插入片段长度均介于200~2 000 bp之间,主要集中于1 000 bp左右。分别从枣花和枣叶SSH文库中随机挑选1 000个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组装拼接,结果显示枣花SSH文库中获得96条unigene,其中contigs 43个,singletons 53个,96条unigene预测得到73个ORF,经过同源比对分析获得有注释的序列20条,按功能分为7类;枣叶SSH文库中获得86条unigene,其中contigs 45个,singletons 41个,86条unigene预测得到70个ORF,经过同源比对分析获得有23条注释的序列,按功能分为6类。  相似文献   

20.
油茶杂优闽1等32个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1973年开始 ,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的 3a强度选择 ,从近 6 0 0hm2 油茶林中决选出达到全国油茶优树评选标准的优树 10株 ,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把分散在异地的 10株优树繁殖成为无性系苗木 ,供作长期考核 ,并确定为杂交亲本进行双列杂交 ;1985年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造了 5 31株杂交子代试验林。根据 1994~ 1997年对营建的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4a的测产结果 ,筛选出油茶杂优闽 1等 32个品系 ,它们的年均产油量为 6 86 332~ 10 46 90 9kg·hm-2 ,比目前国内优良无性系标准年均产油量 45 0kg·hm-2 增产 5 2 5 18%~ 132 6 46 % ,而且对炭疽病都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