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是动物营养中一种重要的有机酸.近年来,国外动物饲养中广泛应用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添加剂,其中有机酸特别是延胡索酸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用于畜牧业的延胡索酸在西德、比利时、荷兰最多,每年约用去5000Mg,占全界总消耗量的10%左右.同时,国外营养学家对延胡索酸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最多的是在猪饲养上的应用,其次用鸡、牛、兔子及大鼠也做了一些研究,而在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试验报道.本文就该有机酸的特性及其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必需脂肪酸是动物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包括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必需脂肪酸对反刍动物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从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及其功能、缺乏及其改善和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精料条件下延胡索酸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0.05),8 mmol.L-1组和12 mmol.L-1组的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在16 h和24 h也有显著提高(P<0.05)。在12、16、20和24 h时,3个添加组乙酸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比例则明显提高(P<0.01),乙酸和丙酸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4 mmol.L-1延胡索酸添加组的乳酸浓度在12、16、20和24 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延胡索酸能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液中TVFA及丙酸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对于调控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4、7和10 mmol.L-1)延胡索酸二钠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高精料(玉米粉、豆粕粉及羊草粉,质量比为5∶2∶3)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延胡索酸二钠可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P<0.05),但乙酸/丙酸值、乳酸及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未呈现出一致的剂量效应。动态研究表明,在整个发酵期间,延胡索酸二钠处理组的累计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在12~24 h发酵期间,延胡索酸二钠处理组的pH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8 h点外,在其他时间点,延胡索酸二钠处理组的乳酸浓度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8~24 h期间,延胡索酸二钠处理组的TVFA及丙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过程中,延胡索酸二钠处理组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淀粉酶活性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延胡索酸二钠能提高发酵体系中的pH值,降低乳酸浓度,改变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5.
丙酸镁作为一种丙酸盐,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有多种作用,文章介绍了丙酸镁的防腐机理、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在酮病和低镁血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酸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延胡索酸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翟全志摘译国外配合饲料工艺已广泛地应用了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有机酸特别是延胡索酸添加剂饲料中已屡见不鲜.延胡索酸为白色晶体状粉末,无臭,味酸,难溶于水,不吸湿,对氧化作用和温度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均匀地混入到饲料中,并与...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粮食集中区,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因此随之而来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了东北地区农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利用真菌对秸秆木质素进行发酵降解使其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能够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秸秆的消化率。为开发和利用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扩大反刍动物饲料来源,文章从木质素对秸秆饲料品质的影响、真菌降解木质素的优势及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延胡索酸酶在三羧酸(TCA)循环中催化延胡索酸和L-苹果酸之间的可逆水合反应,根据不同的来源、空间结构以及生化性质,延胡索酸酶可分为二聚体的第一类延胡索酸(ClassI fumarase)和四聚体的第二类延胡索酸酶(ClassII fumarase)。目前C1assI fumarase的研究较少,本文对C1assII fumarase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及其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另外,反式油酸在动物细胞内经Δ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c9,t11-CLA是反刍动物脂肪中CLA的主要异构体,其在乳脂中占80%~90%,在肉中要稍低.多种自然因素,人工手段能够影响反刍动物体内CLA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粗料型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对绒山羊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体重年龄相近的博格达绒山羊(公羊)10只,分为2组,5只/组,添喂延胡索酸二钠0、10 g/goat·d(分别称之为对照组、试验组),以研究粗料型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对绒山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添喂延胡索酸二钠试验组绒山羊粗饲料的采食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0.09; (P <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18.65; (P <0.05);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量(g/goat·d)分别提高了5.05;、4.86;、1.34;、22.42; (P <0.05)和2.82;;钙保留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3.85; (P <0.05).[结论]粗料型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二钠可显著提高绒山羊对粗饲料的采食量、纤维素消化量及日增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各种外源添加物对富马酸代谢网络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发酵初始阶段添加各种外源物质,考察其对富马酸生成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乳酸、VB12、Tween40对富马酸的生成起促进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酸、VB12、Tween40的最佳配比为乳酸0.5g/L、VB120.2μg/L、Tween400.2g/L,此时富马酸积累最为显著。[结论]该试验为生物法制备富马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延胡索酸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及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以0.6 g玉米粉+0.4 g稻草片段(3 mm)及1 g稻草片段(3 mm)为底物,收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4头本地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4、8、12 mmol.L-1)延胡索酸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延胡索酸均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含量,降低乙酸与丙酸的浓度比和发酵液中乳酸的浓度(P<0.05),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对稻草的降解率(P<0.05),且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因此,延胡索酸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活力,减少乳酸累积量.  相似文献   

13.
陈瑶  付永前  李霜  黄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20-6821
[目的]研究pn值对碱性树脂吸附富马酸的影响。[方法]以4mg/ml富马酸标准溶液和4款碱性树脂(D201、717、D301、D318)为材料,考察不同pa值(2.2、2.7、3.2、3.7、4.2、4.7、5.2、5.7)条件下,碱性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及溶液pH值(CDH)的变化。[结果]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和CpH均呈S形曲线变化;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的CpH在2.2≤pH值≤3.7之间呈线性变化,对富马酸的吸附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pH值为3.7左右时对富马酸的吸附量最大,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溶液pH值的变化影响富马酸的离子化程度,进而影响碱性树脂对富马酸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就烟酸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简要说明烟酸的理化性质、与反刍动物3大类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以期能为烟酸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具有丙烯醇抗性的富马酸高产米根霉菌株。[方法]以溴甲酚绿与丙烯醇平板作为双初筛标准,建立代谢调控选育米根霉富马酸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利用紫外诱变对米根霉孢子的最佳诱变条件分别为紫外灯30 W,垂直照射距离30 cm,诱变时间1 min;化学诱变剂亚硝酸浓度0.1 mol/L,诱变时间10 min。优化条件下,通过紫外和化学的复合诱变获得了1株产量高、稳定性好的米根霉丙烯醇抗性突变株ME-F12,富马酸产量达到50.39 g/L,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23%,连续传代5次后,产量无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稳定性,副产物乙醇浓度只有1.87 g/L,明显低于原始菌株。[结论]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富马酸的工业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富马酸作为重要的四碳中间化合物,其在食品、制药和材料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生物发酵法制备富马酸,由于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变得越来越受重视。从廉价发酵材料的开发、菌株的选育方法、富马酸合成菌株的构建、发酵关键因素的优化、富马酸的分离提取等方面来着重总结讨论,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饲喂玉米为基础日粮合成蛋白质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反刍动物增重、产奶或产毛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因此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2种氨基酸上。使用少量的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不但可以代替数量可观的瘤胃非降解蛋白(UIP),还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因此,开发和利用过瘤胃氨基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For many years, ruminant nutritionists and microbiologist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manipulating the microbial ecosystem of the rumen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ruminant species. Removal and restriction of antibiotics subtherapeutic uses from ruminant diets has amplified interest in improving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animal performance and search for more safe alternatives. Some bacterial and fungal microorganisms as a direct-fed microbial(DFM) can be the most suitable solutions.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DFM for ruminants may be classified mainly as 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LAB), lactic acid utilizing bacteria(LUB), or other microorganism's species like Lactobacillus, Bifidobacterium, Enterococcus, Streptococcus, Bacillus, Propionibacterium, Megasphaera elsdenii and Prevotellabryantii, in addition to some fungal species of yeast such as Saccharomyces and Aspergillus. A definitive mode of action for bacterial or fungal DF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lthoug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have been suggested. Bacterial DFM potentially moderate rumen conditions, and improve weight gain and feed efficiency. Fungal DFM may reduce harmful oxygen from the rumen, prevent excess lactate production, increase feed digestibility, and alter rumen fermentation patterns. DFM may also compete with and inhibit the growth of pathogens, immune system modulation, and modulate microbial balance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mproved dry matter intake, milk yield, fat corrected milk yield and milk fat content were obtained with DFM administration. However, the response to DFM is not constant; depending on dosages, feeding times and frequencies, and strains of DFM. Nonetheless, recent studies have support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DFM on ruminan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延胡索酸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产犊日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同或相近的泌乳早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牛分成4组,每组6头,在日粮中分别添加富马酸0、40、80、120g/d。[结果]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86、1.83和1.52kg/d;产奶量分别提高0.86、2.22和2.30kg/d;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88%、2.05%和3.82%;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0.48%、4.63%和5.26%;试验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非脂固形物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乳中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乳酸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0.34%、24.30%和8.66%,而血清中血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乳酸脱氢酶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日粮中添加富马酸,对动物机体内的脂肪、蛋白和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但可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及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