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农户散养奶牛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购奶牛不要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能目前,有些牛场或牲畜交易市场的奶牛生产性能较差,因而价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翔宇 《山东饲料》2010,(7):31-31
一、养殖户饲养奶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购奶牛时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能。一些牛场或牲畜交易市场的奶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生产性能不适宜继续饲养,或者因某种疾病影响正常的生产性能而被出售的。但其价格较低,许多养殖户图便宜而购买,结果效益低下,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3.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场)往往只注意到品种(良种)、饲料、疾病等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奶牛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对产奶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致使良种奶牛的高产性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奶牛生产中,充分运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鲜奶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现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一些方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正> 禁区一购奶牛时忽视奶牛的品质、生产性能,过分考虑奶牛价格目前农村散户购买奶牛时往往到一些牛场挑选那些生产时间较长或者有一定缺陷的淘状牛。这种奶牛一般生产性能较差,因而价格相对较低。殊不知这些奶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生产性能不适合继续饲养,或者因某种疾病影响其正常的生产,农户购买后后悔莫及。选购奶牛时最好是初产奶牛,可根据牛的外貌特征、系谱、年龄等作出正确的选择。特别是犊牛、育成牛应该从有可靠资料的规范化牛场购买。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的生产实践中,其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品种特性,二是繁殖性能。对于品种特性来说,奶牛品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的改善和提高,又必须依赖于其遗传与改良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而繁殖性能的提高与否,是决定一个优良奶牛品种能否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所以,必须首先提高其繁殖性能,而一些繁殖疾病常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本人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几种常见繁殖疾病的治疗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农户奶牛养殖在我国奶牛养殖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我国奶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户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受思想认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使其养殖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1农户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1良种较少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逐渐增大,农户为了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引种,忽视了奶牛的品种和生产性能。还有一些农民缺乏奶牛养殖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他们在购买奶牛的时候常常会带一些病牛进来,这样长期下  相似文献   

7.
李波  王楠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42-43
在奶牛的生产实践中,其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品种特性,二是繁殖性能。对于品种特性来说,奶牛品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的改善和提高,又必须依赖于其遗传与改良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而繁殖性能的提高与否,是决定一个优良奶牛品种能否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所以,必须首先提高其繁殖性能,而一些繁殖疾病常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本人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几种常见繁殖疾病的治疗做如下阐述。1不孕症1.1排卵障碍主要原因是母牛卵巢机能不全及减退,按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对卵泡发…  相似文献   

8.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但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场)往往只注意到品种(良种)、饲料、疾病等因素对奶产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对奶产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结合奶牛生产实际和兽医临床工作,谈谈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奶牛业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品种引进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严格的选育,目前已拥有10多个适应性和生产性能都比较优良的品种,为澳大利亚奶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奶牛业已成为澳大利亚重要的支柱产业。另外由于澳大利亚奶牛品种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适应性强,也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我国为澳大利亚奶牛主要的进口国,但是,在引进澳大利亚奶牛的过程中存在不分地区、不分生产目的和引进品种单一等问题。笔者对澳大利亚奶牛品种的起源、培育过程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能为奶牛育种工作者和奶牛购买者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娟姗奶牛属中小型外来奶牛品种,2004年从新西兰引入广西饲养,经过几年的适应性饲养观察和纯种繁育,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定的规模。因娟姗奶牛体型、适应性能、生产性能及营养需要等方面与荷斯坦奶牛存在一定差别,在饲养方面需要开展更广泛的研究。为了明确在全混合日粮饲养条件下娟姗奶牛日粮适宜的精粗比例,发挥其固有的生产性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外来奶牛品种而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甚至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发展奶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往往只注意到品种、饲料、疾病、环境等因素对奶产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消化生理特征对奶产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将从奶牛消化生理角度讨论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并提出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产奶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方面,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这个几个方面都应注意改善和提高,不要只注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只有全面考虑,综合改善,产奶量才能得到大的提高和改善。1遗传因素奶牛场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奶量的多少,而奶牛的产奶量取决于奶牛的品种质量,产奶潜力的高低在于奶牛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不同,产奶量会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空气温度是影响家畜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奶牛是恒温动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奶牛产生应激,从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奶牛耐寒怕热,因此国内外对奶牛的热应激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冷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文章就冷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当前上海奶牛生产概况,包括养殖规模、养殖区域分布、牛群结构、奶牛平均单产以及生鲜乳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并总结了2017年上海奶牛生产的两个特点,即持续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城市发展和生态治理导致当地奶牛饲养头数减少,异地养殖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 在12月15日召开的河北省奶业协会2006年年会暨奶业发展研讨会上,有三个关键性的词汇在专家和领导所作的报告中多次被提及,这就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奶牛性控技术。通过现场采访一些专家和企业界的人士,记者发现,虽然在河北省的一些奶牛小区和个别奶牛场中已经全部或部分引进了这几项技术,但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奶牛养殖小区还持观望的态度,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三项技术能否得到普及和推广,这是事关河北省的奶业能否尽快走向现代化,河北省的“千万吨奶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大事。河北农业大学孙少华教授曾说过,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奶牛生产水平的首要因素是奶牛的品种问题。而从国内的奶业现状来看,目前还存在着重饲养、轻育种,重医治而忽视畜牧管理,重精料而忽视  相似文献   

16.
种草养畜 发展畜牧业的注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苍南县食草动物发展迅速 ,全县兔、山羊、鹅、奶牛的饲养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目前存栏兔 8.5万只、山羊 1 .8万头、鹅 3.5万羽、奶牛 6 50头。种草养畜已成为该县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但在发展食草动物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 品种问题苍南县山区 ,半山区的养畜业普遍存在着品种杂 ,质量差 ,生产水平低的状况 ,如山羊还是以个体小、生长速度慢、生产性能低的本地山羊为主 ;高产奶牛所占比例很低 ;兔、鹅等也存在着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低等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由于长期没有很好的选种选育 ,品种退…  相似文献   

17.
奶牛热应激的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热应激导致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下降、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给奶牛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生产中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日粮、饲养管理、添加抗应激药物和选育耐热品种等几个方面对奶牛热应激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由于忽视管理细节和对常见疾病的防治,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牛场综合养殖效益的提升。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如何科学养殖奶牛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文章针对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只注意品种、饲料、疾病等对产奶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消化生理特征对产奶量影响的问题,就如何利用奶牛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科学选用饲料和饲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瘤胃的消化功能充分发挥方可增加产奶量,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有密切相关,在犊牛时期,就应给与其一定的植物性饲料,使其瘤胃得到完善的发育。专家强调指出,奶牛饲养者和管理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奶牛的消化生理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饲养方案,并通过调整、加强饲料配方,使各个阶段的奶牛都保持健康状态,才能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益 《中国乳业》2003,(11):25-27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围绕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的目的,在品种选择与改良、公牛选择、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改进技术措施,旨在为奶牛生产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