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需要创新,农业需要创新,安徽农业也需要创新;国家需要高科技,农业需要高科技,安徽农业也需要高科技;合肥高新技术力量雄厚.在农业高新技术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成果丰硕.具备建立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基础和条件;因此.建立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创新其特色和优势成果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的"源动力";成果推广应用是提高高校影响力的"生产力";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高校社会影响力;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加强高校科技竞争力;抓住省局共建历史机遇,推动高校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人力资源为视角分析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队伍建设,在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人力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人力资源现状,指出当前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建设我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的若干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发展;(2)培育多元主体,培养科技服务人力资源;(3)加强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人员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4.
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是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要力量之一.该文在调查研究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该类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十三五"时期各类型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方法简单可行,结果符合实际;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多年来,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始终牢记市属农业科研单位的宗旨,把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调整科研思路,促进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调动人才积极性;创办公司,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创新中心,展示推广公益性成果。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单位得到发展,实现了多赢。  相似文献   

6.
1 2002年福建省的农业科技工作 2002年是福建省全面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一年.我省农业科技以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总体目标,面向市场,集中力量解决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文章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限制"瓶颈",提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应在自主创新上强"源",构建科技创新团队;完善农技推广网络,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在成果转移上扩"库";突出视觉冲击,在农民应用成果上畅"流",使科技成果通过农技推广网络从科研院校的"高势能"转移到农民的"低势能"。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推广能力,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体系、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体系、农业技术物化体系,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物化转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15,(1):38-39
<正>"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科技厅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紧紧围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基本思路,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手抓科技服务与成果示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2个,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24项,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居全国第一位,农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步伐,在分析了常德市农业科技实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常德市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创造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智力支撑;全面落实保障措施,创造农业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对科技创新存在思想认识偏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时间急剧减少;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其破解之策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创新就是改变"的新理念;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理顺体制机制,统筹管理经费与立项;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构筑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与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首创,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本文就我国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况及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建立该制度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内涵和3种辐射带动型科技转化方式,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现状,从转变思路,"产学研"结合;突出特色,龙头带动;立足创新,示范带动;加强培训,科普为先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实践,逐渐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农业推广模式,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并创新机制,在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文章总结了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发展现状及成效,从科技服务精准对接、拓展服务外延与内涵、组团服务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市场化等方面分析其机制创新,并从科技人员、服务对象、政府主管部门等三方有机协同的角度,提出完善科技特派员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科技创新 服务现代农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宁夏农林科学院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创新、服务"三农"、自我发展三个能力明显提升。主要做法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三农"水平;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腾旭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32-134
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从福建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出发,总结了以往取得的经验,对创新农民科技培训的机制进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科教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形成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文章对有关概念和文献进行了述评,结合调研,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路径不同维度,凝练梳理出3类10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总结了其异同和特点,提出了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创新价值导向,将成果示范、转化作为"创新链"的重要环节,结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规律开展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推进科技创新 实现“十一五”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回顾了安徽农业大学"十五"期间在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科技成果、科技服务与推广以及学术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果,着重分析了农业高等院校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促进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脱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技术创新手段落后,原创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少,重复或验证别人成果的较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力量配置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多部门立项、多部门管理,造成项目的重复设置。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认识: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平度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引领新旧动能转换,认真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产业、企业、平台和成果转化,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平度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为加快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广西农业转型对科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结果]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进步加快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成果转化速度不快;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科技管理水平不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建议]应加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优化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和适用性;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对科技的吸纳接收能力;突出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原始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增强创新保障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及转化推广服务两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以促进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