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颖 《中国奶牛》2011,(23):50-51
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奶牛运动量少,饲草、饲料品种单一等各种因素,给奶牛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认真搞好奶牛的冬季疾病预防及保健,不但影响产奶量,而且也影响春季奶牛正常产犊和引发各种疾病,给奶牛养殖场、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仅就东北地区冬季奶牛常发疾病情况。对东北地区如何搞好冬季疾病预防和保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奶牛品种主要是来自北欧的荷斯坦奶牛,这种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明显,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因此,夏季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冬季气温降低,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使奶牛的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引起产奶量下降,甚至引发疾病。因此,要使奶牛在冬季产奶量不下降,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奶牛是目前畜牧生产中转化效率最高的动物,每天从奶中分泌出大量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及维 生素等高营养物质。奶牛在产奶期,一直处于代谢负平衡状态。因此,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平衡,直接影响着奶牛的身体健康与生产性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主要有:奶牛品种、体型大小、年龄与胎次、初产犊年龄与产犊间隔、泌乳阶段、饲养管理水平、季节及奶牛健康与疾病等。在一般情况下,当气温升至24 ℃时,产奶量开始下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奶牛呼吸次数增加,采食量自动减少而使产奶量下降。高产牛或处于泌乳高峰…  相似文献   

5.
<正>牛奶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备受人们青睐,但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成为困扰奶牛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遗传因素(品种和个体的差异);二是外界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疾病等)。笔者结合实践经验,现将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总结如下。一、品种与个体差异1.优良品种的引进。不同品种的奶牛产奶量差异比较大,所以引进优良品种对提高  相似文献   

6.
气温越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越低,而且会造成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因此,广大养殖户要做好奶牛的防寒保暖工作,把生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甄岩 《中国乳业》2010,(7):22-24
1气温变化引发奶牛变化 1.1热应激 奶牛对环境气温的反应,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目前世界上比较常见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牛(Holstein)、娟珊牛(Jersey)、爱尔夏牛(Ayrshire)和更赛牛(Guernsey)。荷斯坦牛起源于荷兰,喜寒不耐热,夏季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其它3种乳用品种均原产于英国,与荷斯坦奶牛相比耐热能力较强,对湿热气候有较好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奶牛品种其生产性能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大多数奶牛场饲养的奶牛多为荷斯坦奶牛,因其生产性能稳定、产奶量高、抗病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广大养殖户选择的主要品种。理想的奶牛应是产奶量高、体质健壮、年龄轻、无疾病、外貌好。具体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但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场)往往只注意到品种(良种)、饲料、疾病等因素对奶产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对奶产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结合奶牛生产实际和兽医临床工作,谈谈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地区从10月末气温便骤降,奶牛在寒冷气温的刺激下,热消耗增加,加之冬季缺乏青绿饲料,致使维生素摄入不足,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会引发多种疾病。为保持奶牛高产稳产,减少疾病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奶牛冬季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1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1.1遗传因素用途不同最终的产奶量也差异巨大,乳用奶牛相较于其它品种的奶牛来说,其产奶量较大,产奶量一般高于乳肉兼用的普通奶牛。荷斯坦牛、更赛牛、褐牛等在世界范围来说产奶量较高。荷斯坦牛是我国主要的奶牛品种,泌乳期很长,奶量较多,该品种的奶牛广泛存在于上海、西安、北京、南京等地。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致使奶牛机体热消耗增加.加之秋冬季节鲜嫩饲草数量减少,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不仅导致养殖效益降低,还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对于奶牛场来说,冬季奶牛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经济效益和运营的成败.本文分析了冷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提出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以此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及抗病力,从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导致奶牛的热消耗增加,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冬季应当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来增强奶牛体质,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4.
奶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甚至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发展奶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往往只注意到品种、饲料、疾病、环境等因素对奶产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消化生理特征对奶产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将从奶牛消化生理角度讨论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并提出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冀西北地区奶牛产奶量的关键性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张家口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奶牛品种、营养需要、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张家口市奶牛产奶量的一些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虽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牛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的因素也不再单纯的是产奶量,但是产奶量的多少仍然关系到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而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如品种因素、饲料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都会对产奶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需要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导致奶牛的热消耗增加,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冬季应当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来增强奶牛体质,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场)往往只注意到品种(良种)、饲料、疾病等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奶牛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对产奶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致使良种奶牛的高产性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奶牛生产中,充分运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鲜奶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现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一些方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何种方法和措施,有效提升奶牛产奶量,获得优质奶源,是奶牛养殖户主普遍关心的话题。文章汇总提升产奶量的经验和资料,自优选好奶牛好品种;营养管理,确保高品质饲喂;疾病防护,确保奶牛健康三方面比较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1 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品种不同,其产奶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各品种的奶牛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而娟姗牛的平均产奶量与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相差2吨多.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在6.5~7.5吨,而一些改良牛(本地黄牛与荷斯坦奶牛的杂交后代)的产奶量则是非常低的,一般在2.5~3.0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