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粪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以西番莲废果渣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牛粪与西番莲果渣混合堆肥体系中温度、pH、C/N比、水溶性NH 4-N和水溶性NO-3-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牛粪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番莲果渣中加入牛粪能缩短进入高温分解阶段的时间,增加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加快物料C/N比降低的速率,促进NH 4-N向NO-3-N的转化,加快西番莲果渣堆肥腐熟化进程。添加一定比例牛粪(果渣∶牛粪9∶1、果渣∶牛粪8∶2和果渣∶牛粪7∶3),进入高温分解阶段的时间分别从纯果渣的10d缩短到9~6d;堆肥高温持续时间分别从4d增加到7~2d;腐熟后堆肥的NO-3-N的含量分别从358.8增加到513.3~639.1mg·kg-1。此外,添加牛粪,显著增加西番莲果渣堆肥的氮、磷、钾养分含量,降低堆肥容重,提高堆肥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改善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禽畜粪便与板栗废弃物不同配比混合堆肥的理化指标差异。[方法]以鸡粪、牛粪、猪粪和板栗废弃物为原料,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堆肥,研究4种配比的混合配方在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全碳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C/N)及种子发芽指数(GI)等理化指标的差异。[结果]4种比例的混合堆体,经过45 d的堆肥发酵,总碳含量和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C/N呈缓慢下降趋势,GI达80%以上;板栗废弃物∶鸡粪∶牛粪∶猪粪为3∶2∶3∶2(即C处理,C/N=32∶1)时,能在35 d完成堆肥,堆肥成品C/N达16.81∶1,且GI高达92%,处理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制备板栗废弃物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板栗产业链的环境友好型转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黑木耳菌糠与牛粪不同配比下堆肥养分性状及发芽指数(GI)的变化,筛选两种农业废弃物腐解的最佳配比.采取室内培养法,将风干、粉碎的黑木耳菌糠与牛粪按照10︰0、9︰1、7︰3、5︰5、3︰7、1︰9和0︰10共7个比例混合,用(NH4)2SO4溶液调节适宜的含水率(60%)和碳氮比(25︰1),随后接种微生物腐熟剂进行为期90 d的好氧腐解试验,通过堆肥pH、总有机碳(TOC)、总养分(N+P205+K20)、C/N及GI的动态分析,筛选黑木耳菌糠与牛粪堆肥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堆肥的pH、TOC含量及C/N比经90 d腐解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全氮、全磷、总养分含量及GI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木耳菌糠与牛粪按照7︰3混合堆肥后,pH由6.94降至5.83,TOC含量及C/N比分别降低41.0%和71.9%,T值获得最小值(0.28),全氮、全磷、全钾、总养分含量及GI值分别增加109.9%、163.0%、39.7%、124.3%和89.0%.经上述腐熟指标的评价,该比例堆肥的优势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预堆期对牛粪堆肥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不同预堆期对牛粪和秸秆混合堆肥进程的影响及其用生化参数评价堆肥腐熟度的可能性.实验按预堆天数分为4堆,预堆期分别为0、5、10、15 d,分别标记0#、5#、10#和15#.实验中对温度、pH、TOC、TN、C/N、总菌数和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堆肥中,10#和15#处理发酵温度要高于5#和0#,且持续的时间更长,表明设置预堆期有利于堆肥快速升温加快发酵腐熟进程.在堆肥中,pH、TOC和TN参数在不同堆体间的差异显著(P<0.05;P<0.001;P<0.001),而总菌数和GI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依据堆肥中各指标参数的相关关系,以GI为腐熟度标志,pH和C/N为自变量, 以44个样本数经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多重线性方程为:GI=-215.754 44.31pH-2.804[C/N],R2=0.472 1,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依据方程预测值,建议GI>105%时可作为牛粪堆肥腐熟度的参考指标,但从相关系数看出回归方程仍需进一步修正,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尿素作为补充氮源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西番莲废果渣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尿素及2种微生物菌剂(榕风与福贝)在西番莲果渣堆肥过程中温度、C/N比、总氮(T-N)、水溶性NH+4-N和水溶性NO-3-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能够增加高温堆肥中>50℃的高温持续时间、减少最后达到环境温度所需时间;加快堆肥NH+4-N的下降,促进堆肥化腐熟后期NO-3-N的累积,增加腐熟后全氮的含量,加快堆肥化进程.在添加尿素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菌剂,显著加快果渣堆肥中C/N比的下降速度,促进堆肥腐熟进程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但两种微生物菌剂之间对堆肥化的促进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菌、热及菌热联合对垃圾堆肥腐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菌剂、余热及其联合作用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系统,以现有堆肥工艺为对照(CK),比较研究了添加菌剂(T1)、余热利用(T2)、添加菌剂并利用余热(T3)3种工艺垃圾对堆肥过程中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pH、电导率(EC)、腐植酸光学特性(E4/E6)、水溶性碳(WSC)、固相C/N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4个处理均达到腐熟;添加菌剂(T1)对EC、E4/E6、WSC、C/N和GI有显著影响;除E4/E6、WSC和C/N外,循环热风(T2)对其余腐熟度指标有显著影响,菌剂和余热的联合作用可显著提高堆肥的腐熟度,且二者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是一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发酵辅料下牛粪腐解过程温度和养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不同辅料对牛粪堆腐进程及养分转化的影响,向牛粪和秸秆的混合物料中分别添加尿素、油渣、豆饼和两种发酵剂进行堆肥发酵试验,监测发酵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分析堆肥的酸度和氮、磷等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发酵剂能够提高牛粪的堆腐温度,使堆体快速进入高温阶段,延长高温持续时间。随着堆肥的进行,产物的全氮含量增加,添加发酵剂尤其是自制的发酵剂,使氮素含量更高;降低了堆肥后期产物NH+4-N/NO-3-N的比值,使堆肥在第21 d达到腐熟标准(NH+4-N/NO-3-N≤0.5)。添加发酵剂还促进堆肥后期无机磷向有机磷转化,提高了有机磷/无机磷的比值。从保氮和腐熟综合考虑,添加不同辅料对牛粪的腐熟效果为自制发酵剂商品发酵剂豆饼油渣尿素。  相似文献   

8.
猪粪堆肥的腐熟度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猪粪和米糠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测定堆肥几项腐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后与堆肥前有机物料的碳氮比(T值)、NH4+-N/NO3--N均随堆肥化的进行而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则上升,T值、NH4+-N/NO3--N与GI呈显著负相关.不同腐熟度堆肥的甜椒盆栽试验表明,施用堆制0、7和14 d堆肥的甜椒,其生物量较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处理极显著降低,而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甜椒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以35 d堆肥的GI、T值、NH4+-N/NO3--N作为堆肥腐熟度的指标,腐熟指标是GI≥45%、T≤0.65、NH4+-N/NO3--N≤0.60.  相似文献   

9.
板栗苞和牛粪混合堆肥的物质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板栗苞和牛粪为原料,在北京市密云板栗生态园中进行了为期40d的高温好氧堆肥.板栗苞取自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态园,牛粪取自周边养牛场的奶牛粪便,初始混合物料C/N为25~30,含水量在55%~60%,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通风.结果表明,由于板栗苞与牛粪都是术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物料,所以在堆制结束时.堆肥中的粗纤维含鼍仍有10.11%,整个过程中粗纤维降解率为57.25%.水溶性硝态氮在堆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铵态氮损失比较严重,比初始物料减少了33.30%.在堆肥结束时,C/N基本稳定在20左右.在堆制20 d后,发芽指数(GI)已上升到了80%以上.说明板栗苞和牛粪堆肥40 d后基本可以达到腐熟,但堆肥中仍残存部分有形的板栗苞,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板栗苞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高含水率奶牛粪便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奶牛养殖场粪便含水率高,堆肥处理成本高的特点,采用以干燥玉米秸秆为调理剂,在较高初始含水率条件下(70%~80%),进行了强制通风堆肥槽和翻转式堆肥仓的对比试验,并且探讨了晾晒脱水作为预处理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堆体升温迅速,且均在50℃以上维持8~12d,满足堆肥无害化的卫生标准(GB 7959-1987)要求.至堆肥结束时,各处理含水率均降至40%以下,C/N均降至20以下,WSOC均低于16 g·kg-1,NH+4-N含量均低于0.4g·kg-1;除采用堆肥槽在初始含水率为65%下堆肥NH+4-N/NO-3-N>3尚未腐熟完全外,其他处理NH+4-N/NO-3-N均小于0.5,腐熟情况较好;所有处理的GI均大于50%,其中采用堆肥槽在较高初始含水率堆肥和晾晒预处理后堆肥GI已达80%,基本消除了植物毒性.采用较为开放的堆肥槽时,以玉米秸秆作调理剂,在较高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堆肥效果更好;以晾晒脱水作为预处理后堆肥,可减少所需调理剂的用量,节约了堆肥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榕风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在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体系中,接种榕风和添加牛粪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全氮(T-N)、水溶性NH-4-N和水溶性NO-3-N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番莲果渣单独堆肥,升温慢,高温分解阶段时间短,全氮(T-N)损失大,NH+4-N向NO-3-N转化量少,不宜单独堆肥;在西番莲果渣中加入牛粪和榕风能缩短进入高温分解阶段的时间、增加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减少全氮(T-N)的损失,促进NH-4-N向NO-3-N的转化,加快西番莲果渣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酶对牛粪堆肥物质转化的影响(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酶添加对牛粪堆肥组分的变化。[方法]试验设置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和对照组,对牛粪堆肥期间的温度、水分、pH值、粗纤维、总有机碳(TOC)、全氮(TN)和发芽指数(GI)进行分析。堆肥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法;粗纤维测定采用酸碱法(以风干物料中的含量来计算);总有机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pH值用S-3C型pH计测定,测定溶液为1:5固液比的浸提滤液;GI测定是将上述滤液10 ml置于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蒸馏水),每个培养皿内放10粒饱满的小青菜种子,然后将其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测定发芽率和根长,计算发芽指数(GI)。[结果]添加复合酶牛粪堆肥可加速堆肥前期有机物的降解。堆肥期间,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粗纤维降幅分别为49.6%、47.0%和29.1%,TOC降幅分别为41.7%、35.3%和21.1%,全氮降幅(前21 d)分别为32.6%、26.8%和19.2%。2.0%酶处理组和1.5%酶处理组堆肥30 d可达到基本腐熟的程度。[结论]复合酶的添加缩短了堆肥周期,有利于牛粪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13.
不同填料对城市污泥堆肥堆体温度动态变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草、木屑、树叶为填料,采用人工翻堆堆肥工艺,研究了4种填料组合下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层次差异。结果表明,与填料的木质素含量有关,填料木质素含量低,堆体温度升高快,最高温度较高。堆肥过程中堆体各层次的温度均为中层高于上层和下层,堆肥初期,堆体上层温度低于下层,随后则高于下层,堆肥腐熟时3层温度趋于一致。以稻草等木质素含量低的物质作填料,堆体上层温度升高快,各层次最高温到达时间差异小,最高温相差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合酶添加对牛粪堆肥组分的变化。[方法]试验设置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及对照组,对牛粪堆肥期间的温度、水分、pH值、粗纤维、总有机碳(TOC)、全氮(TN)及发芽指数(GI)进行分析。[结果]添加复合酶牛粪堆肥,加速了堆肥前期有机物的降解。堆肥期间2.0%酶处理组、1.5%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粗纤维分别下降了49.6%、47.0%和29.1%,TOC降幅分别为41.7%、35.3%和21.1%,全氮降幅(前21d)分别为32.6%、26.8%和19.2%。2.0%酶处理组和1.5%酶处理组堆肥在30d可达到基本腐熟的程度。[结论]复合酶的添加缩短了堆肥周期,有利于牛粪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15.
任平  赵文娟  张强  阮祥稳  徐升运  陈卫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25-2526,2592
[目的]研究牛粪堆肥复合酶的最佳配比。[方法]以种子发芽指数(GI)作为牛粪堆肥腐熟度的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等对牛粪堆肥的腐熟作用。[结果]在牛粪堆肥物种添加0.8%纤维素酶,在第15天时GI值达110.08%;在牛粪堆肥物种添加1.0%葡聚糖酶,第15天时GI值达103.68%。在正交试验中,酶总量增加,GI值降低,堆制15 d时的GI值最高,为73.47%。[结论]最佳配伍方案为0.7%葡聚糖酶+0.9%纤维素酶+0.3%木聚糖酶+0.1%蛋白酶。  相似文献   

16.
宁夏银南灌区稻田控制排水条件下氮素淋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不同排水条件下稻田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大田试验,对宁夏银南灌区稻田土壤中氮素的淋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水量越大,NH4+-N下移深度越大;在下渗水流的驱动下,NO3--N的下移深度明显大于NH4+-N;不同排水处理中,土壤剖面NH4+-N浓度呈现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NO3--N浓度在地面以下100 cm内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超过100 cm之后逐渐降低;每次施肥后,不同处理的排水中NO3--N和NH4+-N浓度均表现出短期内迅速上升,以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氮素的淋失主要发生在拔节期以前,在此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以减少氮素淋失。  相似文献   

17.
介质pH和氮形态对玉米苗期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质pH 4.0和6.0条件下研究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3--N)对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pH和氮形态均可对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及解剖结构产生影响;以NH4 -N为惟一氮源时,低pH明显抑制玉米侧根的发生,但对根系伸长的抑制并不明显;以NO3--N为单一氮源时,无论是低pH还是近中性条件,对侧根的发生和根系的伸长影响均不明显;以NH4 -N或NO3--N作为氮源,低pH均有利于中柱成熟,在根中央形成大的导管。  相似文献   

18.
EM菌剂在牛粪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牛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值、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初期堆体升温迅速,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累计超过16 d;接种EM菌比CK提前1~4 d达到高温期,并且维持时间长。堆肥pH值先升后降,20 d后pH值稳定在8.0左右;含水率持续下降,最终稳定在50%~55%;25 d后添加1.2 mL/kg菌剂的堆肥达到腐熟,种子发芽指数为86.1%。这表明向堆肥中接入一定量的EM菌剂,可加快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周期,对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牛粪为主要原料,以花生壳(T1)、玉米秸秆(T2)、玉米壳(T3)为添加剂,辅以禽畜粪便腐熟专用em菌剂,探讨不同碳源调理剂对牛粪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以期为固体废弃物的科学利用及解决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堆肥温度、铵态氮含量、pH、电导率值、种子发芽指数(GI)均符合堆肥腐熟要求。T2处理有机质含量(135.0 g/kg)、全氮含量(6.7 g/kg)、全磷含量(5.0 g/kg)、全钾含量(8.1 g/kg)显著(P<0.05)高于T1处理(118.4 g/kg、5.2 g/kg、4.6 g/kg、6.5 g/kg、)和T3处理(122.2 g/kg、4.5 g/kg、4.4 g/kg、6.1 g/kg)。T3处理温度降至室温所需时间最短,为32 d,T2、T1处理分别为58 d、48 d。综合考虑堆肥进程、堆肥产品性状、碳源来源及成本,建议实际生产中用玉米壳作为牛粪高温好氧堆肥的碳源调理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