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电力科学水平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经历了手工阶段、简单自动装备阶段、传统调度中心阶段、现代调度的初级阶段等等几个阶段。传统单一功能的自动化装置难以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想要满足人们对供电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就需要引进更先进的自动化电力系统,即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中元件、局部系统甚至全系统进行远程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健康的运行。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分析,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所在,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情况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部大开发和东部经济建设服务的”西电东送”,三峡工程建设的初步完成.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由于智能化开关、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变电站运行等操作的不断使用和日趋成熟,并且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不断地开发和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使电力系统得到了安全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笔者就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增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范围。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充分地发挥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这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对于电力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安全性能的提高带来了可靠的保障作用。做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工作,有利于优化系统结构,消除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进行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对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在经济和科技的促进下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要想实现全面的自动化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电力系统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分析介绍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和一体化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电能转换系统中的电子能量使用主要依靠自身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对电子能量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支撑,对电力能源系统的发电、变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阶段进行技术帮助。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固、高速发展。电力系统自主运作技术的进步要有适应时代的特点还要有固定的特点,特别是大型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更是关系重大。自动控制技术影响着大环境内电力自身系统的运行健康和工作速率,本文就电力系统中的的遥远控制技术的自动化进行客观分析实现电力自身系统完全自主化运作。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是本文要分析的,综合了很多的工作践,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是当前电气自动化要总结的,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它是指应用每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以及控制功能的装置,经过信号系统与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者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程的自动监控、调节与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以及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电力管理部门的效率和水平,将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于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最热门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和综合智能控制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电力管理部门的效率和水平,将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于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最热门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和综合智能控制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输变电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变换电压、传输和分配电能.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因输变电系统的某个部件引起的故障.而继电保护就是在故障和危及电网运行安全的异常情况时,会以探讨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切断故障.因此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曾使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母线、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免遭损害,所以为了确保电网输变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正确的设置继电保护装置.本文讨论的是继电保护在输变电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先进,有利于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率,也有利于保证广大用户的利益。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及其各种自动化技术,来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先进,有利于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率,也有利于保证广大用户的利益。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及其各种自动化技术,来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力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自然垄断型的行业,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配电网自动化,是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高性能的全新的配电设备相结合的技术,它保证了整个配电网的稳妥、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这种配电技术将会是一次新的改革,所以在提高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供电质量的同时,保证供电的稳妥和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介绍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集中阐述其主要内容,并提出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的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电气工程中.电气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重点分析了电气的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并且讨论了电气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我国微机保护装置逐步得到了普及应用,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与电力系统的整体科技感相应提高,对电力系统形成了一定的保护能力.本文中主要针对继电保护和故障信息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提高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是更好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继电保护的效能和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为电网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气自动化是利用电子技术、PC控制技术和PC网络技术来实现电气自动控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操作和维护.工业自动化承载着现代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的核心,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还能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牢固的物质基石.因此,我们就应当立足于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预测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光靠人为的操作是不足够的。而自动化技术可以简化电力系统,在控制,操作,和处理问题时就变的容易。使用自动化可以减小人们的劳动时间,反应问题的时间也短,降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旭霞 《山东饲料》2013,(6):185+192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它对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各个技术环节,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着重对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