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元宝枫叶片色素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旋转薄层层析法对元宝枫叶片色素物质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5种叶色素的特征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00~700 nm范围内,元宝枫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各有2个吸收峰.玉米黄素在蓝紫光区和橙光区均有吸收峰,最高峰值在波长445 nm处.2种叶黄素在波长为400~500 nm区域均有3个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红曲色素的基本性质和快速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色素是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在285、400和500nm 处有3个吸收峰,在强酸性、酸性和中性的条件下相当稳定;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络合剂对红曲色素的影响较小。从红曲色素中分离出一种黄色红曲色素,在285和398nm 处有吸收峰。其极性小于紫色红曲色素和橙色红曲色素。用针筒层析分离柱可快速将3种红曲色素分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沙棘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沙棘果粉共检出56个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定性了38个物质,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等;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贡献率分别为44%和26%,累计贡献率为70%,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差异。【结论】6个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黄色果沙棘果粉和黄色袋果沙棘果粉,状元黄沙棘果粉和红色大果沙棘果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链霉菌702所产抗细菌组分S2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胶柱层析进行链霉菌702所产抗细菌物质的初步纯化,柱层析硅胶为160~200目,以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收集R f值为0.46的洗脱液,45℃减压浓缩后在-20℃下静置24 h得到黄色针状结晶(组分S2)。此结晶甲醇溶解液经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该抑细菌活性物质在199 nm有强吸收峰,而在240.2 nm处有弱吸收峰。此结晶用HPLC分析得到分离抑细菌物质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溶液600 g/L,检测波长200nm,从HPLC图谱峰面积来看有效物质含量达到961.1 g/L。使用制备型液相色谱进行扩大制备,收集峰尖物质,冻干后可得红色絮状物,此物质经生物检测,其抑菌效果良好,再经分析型液相色谱分析,可得其有效物质达994.7 g/L。  相似文献   

5.
李雪莹  武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77-8479
[目的]测定中压色谱快速法制备的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得到粗提物,以此粗提物直接进行中压制备色谱分离,经2步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花黄色素,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5个主要色谱峰中峰面积最大的是HSYA,而保留时间分别为30.930(1号峰)、32.803(2号峰)、36.981(3号峰)和40.316 min(4号峰)的4个色谱峰紫外最大吸收都在240和403 nm左右,紫外光谱图与HSYA一致,根据文献推测为红花黄色素类成分;经测定红花黄色素含量为75.14%。[结论]首次采用中压色谱从红花大孔树脂粗提物中分离红花黄色素,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体发酵,冷冻干燥,萃取,HPLC半制备,生物测定,HPLC纯化,活性物质的LC/MS/MS分析研究真菌菌株sf1760发酵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从真菌菌株sf1760中提取得到两个组分具有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作用.经LC/MS/MS分析组分l的紫外吸收峰为264nm,其母离子ESI+316.6,ESI-314.8;其子离子ESI+263.6,ESI-261.7,与Gliotoxin的紫外和质谱信息相同.组分2的紫外吸收峰为210nm,其质谱ESI+444.8,子离子为ESI+228.6,ESI+199.6;ESI-442.9,子离子为ESI-240.6,与Fumiquina-zoline C的紫外和质谱信息相同.  相似文献   

7.
山苍子油为黄色易挥发的油状液体.由山苍子油提取的柠檬醛是配制香精的重要原料.山苍子油是以山苍子树的果、花及叶为原料,用蒸馏法提取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脂类物质在类囊体膜及其蛋白复合物中的分布及作用,该研究提取了经DOC-PAGE分离的豌豆光系统Ⅰ中的脂类物质,采用 RP-HPLC-UV梯度洗脱分析方法,以乙腈与水为流动相组成,在25 min内进行了较好的分离. 所得的色谱图基线平稳、分离度高. RP-HPLC-UV分析图上有6个主要色谱峰,通过所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确认它们均属于脂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一、方法提要 利用芦荟制品中乙酰化甘露聚糖的乙酰基,在碱性羟胺溶液中,能生成含乙酰基的复合物,并与三氯化铁-盐酸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作用,缩合成有色化合物(芦荟制品颜色一般为微黄色~棕色,其余显色均为非芦荟O-乙酰基的正常显色),在540nm处有吸收峰,通过吸光度即可测定其O-乙酰基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辽东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分布特征,于2015年4月14日—5月3日采用"走航式"测量方法,分别获取了辽东湾海域32个站位表层、5、10 m 3个不同深度水层的CDOM荧光图谱、吸收系数和石油物质含量等数据。结果表明:表层(0 m)CDOM的荧光图谱分为3种类型: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5、10 m深水层CDOM的荧光图谱主要为单峰型和双峰型;3种峰型均包含位于激发波长(Ex)/发射波长(Em)为225~235 nm/325~350 nm的荧光峰,这主要是海水浮游植物自身降解产生的色氨酸产生的;在靠近海上油气开采平台和双台子河入海口的海域,油物质和CDOM的共同作用,使得位于这些区域的站点表层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荧光峰的范围也有所增大;表层、10 m深水层荧光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随站位的走势基本一致,而5 m深水层的走势就比较复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荧光峰,其位置随着水深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荧光强度随水深变化规律不明显。本研究中建立的由荧光峰强度(Af)和CDOM在440 nm处吸收系数[ag(440)]的比值来求解光谱斜率(S)的模型,可为利用荧光和可见光遥感技术反演光谱斜率S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龙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果去籽,经水蒸汽蒸馏、乙醚萃取获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进行定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经定性鉴定,有烷烃8种,烯烃3种,芳香烃1种,醇类2种.酚类4种,醚类1种,醛类2种,酮料1种,饱和脂肪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2种,芳香酸1种,羧酸酯3种,杂环化合物1种,共32种化合物。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isoflavone component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for the molecular assistant selection of isoflavone in soybean.Based on the standard samples of 12 isoflavone components,the isoflavone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absorbance peaks method by HPL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aximum ultraviolet(UV)absorbance for the aglycones of daidzein,glycitein,and genistein,which were at 250,257,and 260 nm,respectively.A linear gradient elution of acetonitrile(13-30%)containing 0.1% acetic acid as a mobile phase was applied on a YMC-C18 column at 35℃.The 12 isoflavone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UV detector by HPLC.We concluded that this is a rapid and precise method which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with micro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卑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扫描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在200~400 nm的吸收峰,准确配制出系列浓度的卑霉素乙酸乙酯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在最佳波长下进行测定,然后对发酵样品进行3次离心处理得到样品溶液,再对样品液进行重现性、稳定性的研究和回收率的计算,用抑菌圈法验证样品的抑菌效果。[结果]选择275nm波长作定量峰,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浓度在0.5~12.0 mg/L范围内、pH值为4.6的条件下,其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15.968 0x+0.030 7,相关系数为0.995 5。样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保持仍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试验证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发酵液中的卑霉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测定人工林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按国家标准测定了42 个杨木木材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并用近红 外光谱仪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 ~ 2 500、1 300 ~ 2 050、2 050 ~ 2 500 nm 3 个不同的光谱区域,采用未处理、 Baseline、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再用PLS1、PLS2、PCR 3 种不同建模方法建立相应的校正模型与 交互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00 ~2 050 nm、光谱数据未进行预处理、采用PLS1 的建模方法、主成分 数为8 时,建立的校正模型有最佳预测效果;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 间的相关系数为0.818 8。   相似文献   

15.
刘雪凌  权永荣  陈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60-8961,8987
沙棘果肉、种子以及果渣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与巨大的应用前景。对我国沙棘的地理分布、有效成分、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综述了沙棘相关产品的开发,并对我国沙棘产业的近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HPLC-UV检测法测定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紫外检测分析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及流速等对分离效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流动相是V_(甲醇): V_水=80:20(含7 mmol/L醋酸铵溶液,pH=9).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吸光度在5~18000μg/L范围内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的特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等度方法实现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离和测定,用于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分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乙醇分级沉淀,得到沙棘叶水溶性多糖分级组分:WPFH60、WPFH70、WPFH80,经Sevag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后备用。通过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试验来评价3个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与BT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PFH60、WPFH70和WPFH80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WPFH70对O2-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311.1和179.9μg.mL-1;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及MDA生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94.3和174.5μg.mL-1。WPFH60、WPFH70和WPFH80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具有抗氧化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定标集、预测集、检验集的建模过程,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结合波段选择建立土壤总氮快速分析的近红外(NIR)光谱模型。[方法]为了避免模型评价失真,基于随机性、相似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严谨的建模体系。将全谱扫描区(400~2 498nm)分成可见区(400~780 nm)、短波近红外区(780~1 100 nm)和长波近红外区(1 100~2 498 nm)。[结果]经过比较、检验,结果表明长波近红外达到了最好的模型效果和稳定性,最优PLS因子数为8,检验的预测均方根误差(V-SEP)和预测相关系数(V-RP)分别为0.118 g/kg和0.857,得到客观、稳定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不同盐分水平(低盐、高盐)土壤中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后土壤DOC的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特征变化,探究盐渍土壤碳库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添加有机物料能显著增加DOC含量,与生物炭和有机肥相比,秸秆处理后的土壤DOC含量更高.在200~800 nm波长范围内,两种盐分土壤DOC溶液的吸光值随着波长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在230~280 nm内出现吸收平台.低盐土壤,DOC含量和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区域面积积分比值均对应地高于高盐土壤的值,而A250/A365及A240/A420比值则低于高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DOC含量与254 nm处吸光值呈显著线性相关(R2>0.9,P<0.05),用于表征DOC特征的紫外光谱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在高盐、低盐土壤上并不完全一致.由此说明,有机物料处理后,低盐土壤的DOC腐殖化程度、芳香性、相对分子量和团聚化程度都对应的比高盐土壤的更高.在高盐土壤上,添加不同物料的土壤DOC各项紫外特征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低盐土壤上,秸秆处理后土壤DOC的芳香性及疏水性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DOC结构复杂且受环境影响较大,需要结合多种参数判断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永生  魏新军  侯振雨  彭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41-18642,18653
[目的]建立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方法]在波长300.0600.0 nm,测定了苋菜红和果绿2种色素混合溶液的吸光度,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进行建模,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方法,并对模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光谱扫描结果表明,2种色素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且有较大差异。在300.0-600.0 nm,苋菜红和果绿均有较大吸收。苋菜红和果绿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6%和99.263%,说明该方法的加和性良好。模拟样品中2种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和99.676%。[结论]该试验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