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瑞龙 《食用菌》2000,22(6):15-16
平菇莱研少孢508,是本所1996~1997年从30多个菌株品比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高产菌株,菌丝抗霉菌能力强,适应多种原料栽培,生料栽培成功率高、发菌快、出菇早、早秋播种至出菇只需20~26天。最大特点:出菇齐,菇盖灰色,朵形大,圆正紧凑,韧性好,耐运输,少孢子,老熟后不卷边,无畸形,边缘光滑,适应多种原料栽培,现将其生育条件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 生育条件11 栽培原料 菌丝能充分分解利用木质素,纤维素,可选择棉子壳,木屑,玉米芯及作物秸秆进行生料、发酵料和熟料栽培。用玉米芯、木屑、作物秸秆,最好采用熟料并适当添…  相似文献   

2.
白优2号是笔者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从全国各科研院校引进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与其进行品比试验得出,白优2号菌株各项试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达100%。因此,认为白优2号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平菇新菌株。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快速,试管母种在25~28℃下培养7天即可长满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在谷类培养基上15天长满全瓶,在棉籽壳培养基上25~30天可长满。子实体幼时呈白色桑葚状生长,后菇体渐变大呈覆瓦状生长。菇盖圆形,直径8~15cm,覆土栽培中,菇丛直径约25~30cm,单盖直径大于20cm。肉质肥厚,菇柄中等长,整个菇体洁白如玉,形美诱人。菇体韧性好,不脆烂。2生物学特征2·1营养要求该菌株对原料营养要求不严,可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秆、木屑、稻草、麦秸、豆秆等农业副产品栽培生产。该菌株菌丝分解力强,长满基质后即转化出菇,出菇早,现蕾多,转茬快,产量高。2·2温度要求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2~36℃,最适温度25~28℃;出菇期温度2~32℃,以18~22℃最适。该菌株短期可耐摄氏零下低温,菇体结冰不冻死,并可耐3...  相似文献   

3.
木屑生料袋栽香菇技术,是在培养料中加入菇霉敌2号杀菌剂(系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8580.4,本公司生产),成品率达95%左右,最高达100%。生物转化率23%以上。本文主要介绍木屑生料袋栽香菇的技术要点。 (一)供试菌株 香菇Cr-20,Cr-04和L12。栽培种菌龄40~45天为宜。 (二)制备培养料 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石膏2%,过磷酸钙1%,另加菇霉敌2号杀菌剂0.6%。其中木屑和麸皮应新鲜,木屑粒度为1.5mm。每50kg木屑用6%甲醛液(福尔马林含甲醛为36%,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和食用菌适生阔叶树种的紧缺状况,笔者于1986年10月25日,用废楠竹压块栽培香菇(220号香菇菌株),接种后40天(12月4日)开始出菇,朵形正常,菇质好,至翌年4月25日采收结束,生物学效率达82%,总成本比常规木屑料栽培降低了25%。  相似文献   

5.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滑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Slipperymushrooms),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滑菇的可行性,以期取得合适配方。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是可行的;且在供试配方中,配方B(木屑70%、菌糠1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与配方C、D、A都有显著差异,B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6.
袋栽朴菇     
朴菇又称金针菇,目前国内外栽培朴菇多以木屑、米糠为原料进行瓶栽。本试验以糖厂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塑料袋栽培法,并简化了瓶栽要套纸筒的栽培工艺。试验结果,平均单产鲜菇198.3克,生物学效率为72.1%,最高单产266克,比用木屑栽培的产量高19.5%,而且质量好。材料和方法供试菌株有FL1(系本所引进的日本扑菇,1981年重新分离而得)和FL2(系本所77  相似文献   

7.
王波  唐利民  姜邻  唐瑞生 《食用菌》2001,23(3):11-12
当前,对金针菇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产量要高,而且要求菇形好,柄白,硬挺,耐贮运。为此,我们开展了金针菇的杂交育种试验,现将选育出的一株较优良的杂交菌株川金 2号的特性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亲株 Fv12 菌株来自本单位,为生产上大面积栽培菌株。 金丝"菌株本单位保藏菌株。1 2 育种方法    亲株(Fv1 2 )→单孢菌株亲株(金丝)→单孢菌株 →单孢株→杂交→杂种→拣出→出菇初筛→复筛→示范栽培→推广应用1 3 品比试验 采用专用塑料瓶装料出菇进行品比试验。培养料为:棉子壳 77%,杂木屑 1 0 %…  相似文献   

8.
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场地选择、菇棚建造、优良菌株选用、菌袋制作、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为北方地区夏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华君 《食用菌》2016,(3):47-48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1])。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于1999年开始栽培,2008年开始推广大球盖菇干稻草轻简栽培技术。该技术减去了原来的浸稻草环节,并以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糠替代木屑、麸皮发酵而成的栽培辅料,使得栽培更为简便,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适应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一经推  相似文献   

10.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桑枝木屑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设置7个不同桑枝木屑含量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桑枝木屑不同添加比例配方对秀珍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低成本在热带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木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桑枝木屑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0%时,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5%时,生产收益最高。因此,桑枝木屑35%、棉籽壳25%、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2%为推广桑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2.
选取桑木屑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猪肚菇的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桑木屑栽培猪肚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筛选出猪肚菇最适桑木屑栽培配方。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桑木屑配方中,猪肚菇栽培的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都较好,配方C表现最好,生物学效率达到79.31%,说明用桑木屑代替阔叶树木屑栽培猪肚菇是完全可行的。由于桑木屑的成本较杂木屑低,而且有利于提高猪肚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8个滑菇亲本,经过一系列布勒杂交技术环节,完成了400个杂交组合。通过培养观察、镜检、拮抗检验、试管出菇检验、罐头瓶内木屑基质出菇检验等技术手段,得到了131个杂交异核体;然后对其进行木屑半熟料栽培小试、重复小试和中试,选育出B52号和B17号滑菇新菌株。DNA检测结果表明,二者与各自亲本遗传差距较大,因而确定其为杂交新菌株,分别命名为丹滑16号和丹滑17号。因丹滑17号抗高温抗杂菌能力减弱,2015年终止其中试栽培。丹滑16号在中试栽培中,保持了高产稳产、菇质优良和抗高温抗杂菌能力强等优良性状。三年来(2013-2015年),在辽宁多地中试栽培101.65万盘,平均单产达2.14 kg,生物转化率达125.8%。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人造菇木栽培香菇,选的早熟品种。根据早熟品种菌丝生长发育的特点,在木屑培养料里分别加水稻田土、山泥土、菜园土。进行栽培香菇,获得了比较理想产量。现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82—2菌株 (二)栽培料配比:1.杂木屑68.5%,麸皮20%,石膏粉2%,硫酸镁0.5%,土10%(要求粘土晒干粉碎过筛备用);2.杂木屑78%,麸皮20%,糖10%,石膏粉1%(对照)。  相似文献   

15.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7,(2)
殷育三号: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菇体庆黑光亮,丛生少片,盖大柄短,肉厚质嫩,耐CO_2,韧性好。出菇温度2~30℃,头潮菇转化率100%,可收7~8潮菇,出菇期9月~次年5月。结合覆土栽培总转化率可达400%以上。适于棉壳、废棉、稻草、麦秸、玉米芯、木屑等料和多种方式栽培。为鲜销和加工盐溃菇秋冬季栽培的当家品种。 殷育七号:菌丝粗壮,爬壁力强,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发菌快,出菇早,后劫足,转潮快。菇体灰白色,盖大肉厚,柄短,簇生紧凑,老熟不卷边,质嫩,运输不破碎。耐CO_2,适大棚、室内、地沟、防空洞的多种原料栽培。出菇温度2~36℃,适  相似文献   

17.
栽培金针菇最早是用木屑作为培养主料,目前广泛采用棉籽壳栽培,但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菌丝生长较慢,出菇不够整齐,生产周期较长,再加上棉籽壳来源紧缺,价格上涨。为此,我们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探索以稻草为主料栽培金针菇及不同套袋方法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报如下: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经筛选认定的金针菇三明一号.该菌株具菇形整齐、色泽淡、生长快、抗性强等特点,在稻草培养料上适应良好。(二)菌种制作母种为PSA 培养基;原种为木屑(或棉籽壳)常用配方。均按常规方法制作。  相似文献   

18.
以一株采集自长白山地区桦树上的野生大型真菌菌株YBHB-1为试验材料,对其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野生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采用桦树木屑制作栽培菌包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现菌丝生长速度快,色洁白;通过驯化栽培可获得子实体,形态与野生种相似。  相似文献   

19.
香菇2206菌株是我所选育的,适于在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通过2年的裁培试验表明,该菌株抗杂性好;菇形圆正,菇质致密、韧性大耐运输,不易开伞.选用常规术屑麸皮配方栽培,出菇期140d.出菇集中.潮次明显,出3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3.48%。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杏鲍菇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杂木屑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常规栽培基质配方(CK)基础上,设计茶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的栽培基质配方5个处理,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茶渣40%的配方5栽培杏鲍菇综合效果最好,是杏鲍菇栽培的优良基质配方。配方5栽培杏鲍菇的优点为发菌期较短(27 d),原基形成期短(46 d),育菇期短(10 d),单菇重量较重(173.0 g·个-1),出菇单产最高(238 g·袋-1),菇体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蛋白3.16%)、脂肪含量较低(0.32%)、总氨基酸含量(2.10%)高,含有茶多酚,单产利润即生产经济效益最高(1.58元/袋)。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