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危害龙眼的多种病虫中,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鬼帚病;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蒂蛀虫、角颊木虱、亥麦蛾等。防治霜霉病可采用地面消毒,即在果园地面全面撒石灰消毒,树冠上喷施氧氯化铜5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72%普力克600倍液;防治鬼帚病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苗木,施足有机肥,提高抗病性,及时防治荔枝蝽等刺吸式昆虫,以及剪除病枝、病穗等。  相似文献   

2.
龙眼亥麦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龙眼亥麦蛾研究的结果 ,描述龙眼亥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并提出一套防治龙眼亥麦蛾的方法 ,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龙眼、荔枝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害 荔枝和龙眼的病害种类约有40余种.在我省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龙眼鬼帚病和荔枝霜疫霉病.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龙眼鬼帚病的发病概况、病原物、寄主、症状、介体昆虫及传病特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主要害虫和为害特点: 荔枝蝽:成虫、若虫刺吸荔枝、龙眼的嫩稍、花穗和幼果汁液,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嫩叶和幼果沾上其受惊时射出的臭液会变枯焦;可传播龙眼鬼帚病。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长期困扰福建柑桔(黄龙病)、龙眼(鬼帚病)、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番木瓜(环斑病)等果树多种病毒和病毒一类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生态系统的优化控制和生态环境的净化防治果树病毒病的新思路。以此指导龙眼鬼帚病等病毒病的防治,取得成效,表明这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符合发展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果品的要求,也是植保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优化控制、生态环境的净化以及进一步完善其技术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龙眼鬼帚病是线状病毒粒体引起的病毒病害,又名丛枝病、扫帚病,目前在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此病为害龙眼树的嫩叶、枝梢和花穗,造成枝梢枯死,秃枝,发病花穗不能结果,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和产量,是当前龙眼生产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本文介绍该病害的发生、病原、为害症状、传播方式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是龙眼梢期的主要害虫,也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昆虫之一。90年代以前,龙眼角颊木虱仅在仙游县的埘部果园发生为害,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90年代后,为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9.
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是龙眼梢期的主要害虫,也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昆虫之一[1].90年代以前,龙眼角颊木虱仅在仙游县的局部果园发生为害,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90年代后,为害逐年加重,成为制约龙眼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3].为了促进龙眼生产的持续发展,笔者从1991年起,对该虫进行系统的调查观察和综合治理研究,初步明确了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与自然演替特点,发生的主导因子,以及综合治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 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属于病毒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花穗。叶片受害,形成丛状畸形的狭长叶片;花穗受害,形成丛状畸形的肿大花蕾,故称丛枝病。龙眼树感染鬼帚病后,树势衰弱,不能开花,无法座果,必须注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福建农业》2000,(6):12-12
荔枝、龙眼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果品,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200公顷,龙眼种植面积1.44万公顷,但荔枝、龙眼在生产过程中遭到多种害虫危害。全国目前已报道的荔枝、龙眼害虫有116种,福建有106种,在我市对荔枝、龙眼危害性大、常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20多种,其中普遍发生、为害梢果严重的有荔枝蝽、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荔枝瘿螨(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角颊木虱(主要为害龙眼),发生较严重的有龙眼亥麦蛾、金龟子类、卷叶蛾类、介壳虫类、木蠢蛾类和白蛾蜡蝉,龟背天牛零星局部发生,在许多老果园白蚁发生十分严重,此外,荔枝小灰蝶、龙眼鸡、蓑蛾类虽危害很轻,也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2.
龙眼是我省的特产水果,驰名中外。1997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9.366万hm^2(采摘面积达2.65万hm^2),总产为1.17969亿kg,比1949年分别增20.05倍和6.37倍,但我省龙眼的单产低,每666.7m^2仅297.3kg,比1949年的264.3kg略有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省的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屈居第二位。我省龙眼单产低,面积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候异常、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等因素外,遭受龙眼鬼帚病的严重危害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就龙跟鬼帚病危害引发的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方燕华 《福建农业》2005,(10):17-17
龙眼角颊术虱是危害龙眼生长,并影响产量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在龙眼幼芽、嫩梢、叶片、花穗、花果上吸食汁液为害,造成幼芽凋萎、新梢畸形.同时诱发鬼帚病。  相似文献   

14.
攀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干湿两季分明,雨量多,为荔枝蝽的生长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荔枝蝽是攀西地区危害龙眼的重要害虫之一,又名荔枝蝽蟓,属于半翅目,蝽科。俗称石背、光背、臭屁虫。成虫、若虫刺吸嫩梢、芽和叶,导致嫩枝焦枯、落花、落果。遇惊扰时射出臭液自卫,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引起辣痛,更是龙眼鬼帚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为害依品种熟期开花、抽梢先后转移。  相似文献   

15.
荔枝、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导致虫害问题日趋突出。福建省荔枝、龙眼害虫发生多集中于4~10月份,笔者就福建省荔枝、龙眼严重发生的害虫按月份逐一调查统计,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1主要害虫及其为害特点1·1种类各月份发生的害虫如表1所示。表1各月份发生的害虫月份主要害虫4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白蚁5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瘿螨白蚁6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白蚁7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龙眼亥麦蛾白蚁8荔枝蒂蛀虫荔枝尖…  相似文献   

16.
描述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基腐病的症状,遵循柯赫法则获得致病菌株,通过对致病菌株的形态学测定,将引起龙眼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鉴定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rtorum(Cebert&Cohn)Schroter]。龙眼作为恶疫霉的寄主,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帚梗柱孢霉(Cylimdrocladium sp.)的致病力较弱,是龙眼基腐病的次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果蔬病虫发生情况,结合历史资料、气候条件及种植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广西春季果蔬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与上年同期持平。春季气温回升后,蔬菜软腐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小菜蛾、蚜虫、豆荚螟、瓜蓟马、黄曲条跳甲等病虫将进入发生为害盛期。春季果树进入春梢抽发期、花芽萌发期,极利于喜温喜嫩害虫的发生。柑桔木虱、介类、螨类:卷叶蛾类、瘿蚊、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花蕾蛆、吸果夜蛾、龙眼长跗萤叶甲、茶材小蠹、龙眼亥麦蛾、白蛾蜡蝉、尺蠖、扁喙叶蝉、桔小实蝇、芒果白粉病、柑桔溃疡病、疮痂病、荔枝霜疫霉病等病虫的发生将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是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若虫和成虫以口针刺吸荔枝的嫩梢、花穗及幼果,造成受害的部位枯死、脱落。一般年份荔枝、龙眼受害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60%以上。荔枝蝽还是龙眼鬼帚病(Longan witches broom Virus)的传毒虫媒。荔枝、龙眼树冠高大、枝叶茂密、喷药困难,加上荔枝蝽迁飞能力强,且成虫可多次产卵,若虫分批孵化,给化学防治带来较大困难。此外花期用药影响蜜蜂授粉,对荔枝结实不利。  相似文献   

19.
潮汕地区荔枝·龙眼果园害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调查了荔枝、龙眼果园昆虫,并通过查阅标本和相关资料,整理记录龙眼、荔枝果园昆虫标本158种,隶属11目61科,其中,种类较多的有夜蛾科15种、蝽科8种、灰蝶科9种、天蛾科9种、蚧总科7种、蛱蝶科6种、瘿蚊科1种。害虫包括8目2总科27科71种,危害严重的害虫有10种。荔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叶瘿蚊、鬼尺蠖、荔枝蒂蛀虫、三角新小卷蛾、褐带长卷叶蛾、龙眼亥麦蛾、鸟嘴壶夜蛾、荔枝蝽尺蛾等对荔枝龙眼危害严重。荔枝害虫的多样性指数全年变动范围为0.0919~2.6938,均匀度指数为0.0762~0.8993。从以上数据分析,荔枝害虫群落的优势地位明显,生态优势度较大。在化学防治中,要注意保护平腹小蜂、蜘蛛等天敌生物。  相似文献   

20.
龙眼瘿螨(暂定名)为害龙眼老熟叶片,使叶片过早脱落。笔者在龙眼园观察了二年,并走访广西大部分龙眼植区,发现不少地区均有该瘿螨发生。本文阐述龙眼瘿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