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省直播稻的产量差异分析和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简要介绍浙江省直播稻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直播稻产量差异分析,探讨了浙江省直播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直播稻在南通市发展迅速,已跃居成为全市的主要稻作方式。本文基于3年的直播稻定点调查,阐述了南通市直播稻的生产现状、生产管理及产量效益等情况,分析了直播稻发展的原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及发展建议,以期为直播稻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直播稻发展历程回顾、弊端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人工栽插、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几种稻作方式在江苏的应用情况,以及直播稻在江苏省的发展历程,对江苏省直播稻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生产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为了节省水稻种植成本,缓解劳动力短缺矛盾,导致了近年我国水稻种植地区的直播稻面积迅速上升。由于直播稻比移栽稻产量低,出苗与成苗困难,杂草危害严重,容易倒伏,农药与化肥施用量较高等原因,直播稻的盲目发展,已经危及我国水稻生产及粮食安全。今后应更加积极主动应对,防止直播稻盲目发展;积极选育直播稻优良新品种;大力研发直播稻栽培科学技术,变被动防止直播稻为主动应对直播稻发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直播稻技术发展过程回顾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总结了浙江省20多年直播稻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得出直播稻快速发展的主要技术优势为省工省力省本明显、产量不低、技术配套,并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三大技术难题。从技术本身对直播稻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直播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当前一项高产高效技术,仍是今后我国水稻生产重要的栽培方式,可以通过加快机械穴直播的研究来改进和完善直播稻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直播稻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简述了直播稻发展背景与条件,详细介绍了我国直播稻生产现状、主要特点、类型及主要研究发现,着重指出了直播稻在生产中仍存在的问题与研究上应探讨解决的课题。文章最后对我国直播稻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播技术是一项省时、省力的简约栽培技术,在中国东北稻区发展很快。总结了吉林稻区水稻直播技术发展现状,对存在的苗难齐、草难除、易倒伏及产量稳定性差等具体问题进行论述,阐明吉林省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应加强水稻直播稳产高产配套技术研究、加强直播稻种植实用技术的引进及示范、加快直播稻品种审认定步伐的具体策略,并提出发展直播稻应思考品种、耕地、风险及技术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辽宁省直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水平逐年提高,长势趋于良好,但现阶段缺少直播专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也尚不完善。分析了辽宁省直播稻目前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品种选育、注重化除技术、加强配套技术研究、机械化直播等方面阐述了辽宁省直播稻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直播稻生产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阐述了江苏省近年来直播稻生产的现状,分析了直播稻面积快速增加的原因及直播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直播稻生产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直播稻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水稻直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在分析日本直播稻的演变及其主要方式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直播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旨在阐明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即N_1(0kg/hm^2)、N_2(150kg/hm^2)、N_3(225kg/hm^2)、N_4(300kg/hm^2),5个直播密度处理,即D_1(90×10~4/hm^2)、D_2(180×10~4/hm^2)、D_3(270×10~4/hm^2)、D_4(360×10~4/hm^2)、D_5(450×10~4/hm^2)。【结果】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产量增加。在N_1、N_2和N_3施氮量下,机直播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先增后降,分别在D_4、D_3和D_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其最高产量分别为6.74、7.78和8.93 t/hm^2;在N_4施氮量下,水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而降低,在D_1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为9.55 t/hm^2。不同施氮量下采用适宜直播密度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其中N_4施氮量配套D_1直播密度机直播稻产量最高,其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较大,生育中后期LAI较大、光合势高,生育后期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较优。【结论】机直播稻在300 kg/hm^2的高氮水平下易取得高产,配套适宜直播密度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但从稻田绿色生产和节本增效角度考虑,机直播稻适当降低施氮量至225 kg/hm^2,配套180×10~4/hm^2直播密度仍可获得9 t/hm^2左右的产量,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日本水稻育种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饭田修一 《北方水稻》2008,38(3):179-180
日本水稻育种以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的六个农业研究中心为主。育种目标主要是培育具有优良食味、品质及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主食用品种,同时进行糯稻、酒米稻、饲用稻及适于直播的品种的选育。并重视低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富含-γ氨基丁酸(GABA)以及特殊用途米的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肖志强 《北方水稻》2010,40(1):25-26
从播期、播量、条播行距和播深等四个方面对水稻折衷直播栽培的播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龙粳8号品种,播期在5月6日至5月13日之间,播量112.5 kg/hm2,行距30 cm,播深0.5~1.0 cm。  相似文献   

14.
高邮市不同稻作方式产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插、抛秧及直播三种稻作方式的产量及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抛秧产量最高,机插秧次之,直播稻最低。从效益来看,抛秧最高,机插秧次之,直播稻最低,机插与抛秧产量与效益均明显高于直播稻。  相似文献   

15.
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水稻功能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育具有乙酰乳酸合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的品种是防治水稻直播田杂草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助于提高其品种选择效率。【方法】在明确除草剂抗性突变体黄华占M-1 ALS基因编码区碱基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设计引物对不同品种(品系)和淮稻5号/黄华占M-1的F2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结合除草剂的田间试验对标记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ALS基因编码区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尽管籼、粳稻之间具有多处差异碱基,但只有第1642和1643碱基TG到AT的变异能导致位于高度保守域的第548位编码氨基酸由色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进而使水稻产生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依据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可以准确区分出3种不同的基因型,其基因型与苗期除草剂抗性的表型完全一致。【结论】利用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可以实现对两个连续变异碱基位点基因型的快速检测,从而加快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优质丰产杂交籼稻品种机直播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适宜平原(崇州)与丘陵(三台)稻区机直播优质杂交籼稻高产品种群体质量的共性特征,构建规范化的机直播优质杂交籼稻高产品种的鉴选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为杂交籼稻机械化直播配套技术的融合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两生态区以29个品种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精量穴直播(以下简称机直播),研究机直播对平原与丘陵稻区不同产量水平的优质杂交籼稻群体质量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机直播优质杂交籼稻群体质量特征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依据两生态区各品种的平均籽粒产量聚类分析,将两生态区供试品种分为高产、中产、低产3种类型。其中,三台高产类型品种占17.24%,中产、低产类型品种占82.76%;崇州高产类型品种占10.34%,中产、低产类型品种占89.66%。与中产、低产类型品种相比,两生态区高产类型品种的共性特征为分蘖能力强、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拔节期后叶面积指数(LAI)大,干物质累积量高;结实期顶3叶叶长、叶位、叶张角、株高及其顶部截获光能优势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机直播条件下,除群体透光率、顶3叶叶张角、分蘖盛期LAI及干物质累积量外,各群体质量指标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 =0.37*~0.90**),尤其是齐穗期高效LAI率、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及其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结论】机直播条件下,高产类型品种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并协同提高结实率,实现生育后期群体干物质的高增长,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具有乙酰乳酸合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的品种是防治水稻直播田杂草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助于提高其品种选择效率。【方法】在明确除草剂抗性突变体黄华占M-1 ALS基因编码区碱基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设计引物对不同品种(品系)和淮稻5号/黄华占M-1的F2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结合除草剂的田间试验对标记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ALS基因编码区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尽管籼、粳稻之间具有多处差异碱基,但只有第1642和1643碱基TG到AT的变异能导致位于高度保守域的第548位编码氨基酸由色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进而使水稻产生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依据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可以准确区分出3种不同的基因型,其基因型与苗期除草剂抗性的表型完全一致。【结论】利用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可以实现对两个连续变异碱基位点基因型的快速检测,从而加快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贵州直播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2012年于贵州省油菜主产区设置直播油菜氮磷钾硼肥田间试验,以推广品种油研599为材料,研究施肥对产量、养分累积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明确当地(典型的南方水稻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提高了直播油菜的产量,各处理中以NPKB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2 189kg/hm2。缺氮、缺磷、缺钾和缺硼处理相比NPKB处理分别减产961、342、295和184kg/hm2,表明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养分限制因子依次为N > P > K > B。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NPKB处理增加了施肥量,产量明显提升,平均增产430kg/hm2;养分累积量和肥料利用率也均有明显提高,氮、磷、钾分别增加28.6kg/hm2和13.5%、9.6kg/hm2和3.3%、71.4kg/hm2和23.9%。从经济效益看,NPKB处理相比FFP处理收益平均增加1 109元/hm2。肥料合理配施可以明显提高直播油菜产量、养分累积和经济效益,在当前贵州省直播油菜的生产中,应积极推行合理的平衡施用技术和科学的施肥方法,从而达到高产、高效、高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稻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分析了现代水稻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与特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稻的需求,回顾了我国水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历史与成效,着眼于现代水稻科技发展方向和水稻行业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水稻科技发展战略和重点课题。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