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为我国独特小型猪品系。本研究采用美国猪基因组协作计划推荐的19个微卫星标记对荣昌猪、荣昌猪B系、巴马香猪、贵州小型香猪及外来猪种大白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每位点等位基因数10~23个。5个猪种中荣昌猪B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荣昌猪次之;2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巴马香猪的等位基因数(121个)略大于贵州小型香猪(114个),但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期望杂合度0.6535±0.0347)小于贵州小型香猪(0.6919±0.0227),反映了巴马香猪较低的基因杂合度和较小的遗传变异;大白猪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从品系的共有等位基因来看,荣昌猪B系基因背景组成中其亲本品系荣昌猪所占比例(30.22%)要大于大白猪(24.37%);大白猪和其他4个猪群体的共享等位基因数均较低(21.24%~25.12%);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之间共有等位基因数最高(45.06%)。采用基于遗传距离的NJ法和基于基因频率的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聚类,除了大白猪明显为独立分支及荣昌猪B系表现出较远的聚类关系外,其他3个猪种间的聚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猪气喘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我国的规模化养猪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 ,猪病的发生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亦日趋加重 ,特别是传染病 ,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 ,而且近几年新增疫病不少 ,复杂程度不断加剧 ,养猪场对疾病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 ,猪呼吸道疾病十分突出 ,规模化猪场无一不存这一问题 ,其发病率通常在 30 %~ 6 0 % ,病死率 5 %~ 30 %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在猪的呼吸道疾病中 ,气喘病已成为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猪气喘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作一概述。1 流…  相似文献   

3.
褚方钢 《中国猪业》2010,5(8):25-25
<正>我国猪种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抗逆性强的小型猪种就多达十几种,如藏猪、竿猪、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版纳微型猪等。香猪是这些小型猪种中的一种。我国的香  相似文献   

4.
1协作组成立的背景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种资源大国。近三十多年来,大量外国猪种被引入我国,改变了中国的猪种结构,使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减少。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及其三元杂交为主的"洋三元"猪虽对解决我国猪肉的供应做出了贡献,但其对饲料要求高,繁殖性能差、肉质差、抗病力差等问题也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一些困境。中国土地资源有限,是一个口粮  相似文献   

5.
近年,猪病成为我国养猪生产发展的较大瓶颈,猪病防治是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猪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提升猪病防治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猪喘气病又叫猪支原体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1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是猪肺炎支原体,临床诊症状为咳嗽、气喘,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养猪地区,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的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率30%~50%,多呈慢性经过。病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有的成为僵猪或继发感染死亡。该病的免疫研究曾是个世界性难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除我国外尚未研制成  相似文献   

7.
张家峥  施萍 《养猪》2007,(1):55-55
1猪瘟是猪病的重中之重据统计,近年我国因病死亡的猪只占猪饲养总数的8%~10%,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非典型性、温和型猪瘟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危害更是超过了典型性猪瘟,所以猪瘟至今仍是发病最多、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猪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一种常被低估的,顽固性、慢性传染病,被认为是最常发生、最广流行、最难净化的原发性疾病.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在50%左右,而规模化猪场约有90%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因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猪支原体肺炎的危害,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据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地方猪种4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猪种的34%。民猪是我国土著品种,属于华北猪系统,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我国宝贵的猪种资源。民猪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特性。民猪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养猪生产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猪存在生长缓慢、瘦肉率低的缺点,以及从国外引进猪种进行杂交,使民猪纯种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0.
魏述东 《中国猪业》2014,9(7):52-57
莱芜猪作为我国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其肉质特性更是国内外其他猪种无以比拟的。本文介绍了莱芜猪保种、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及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分析了当前地方猪种保护利用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凯里地区几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微量凝集试验(MAT)对凯里地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送检的200份猪血清样本分别进行了猪伪狂犬病(PRV)、猪细小病毒病(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及猪萎缩性鼻炎(AR)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未免疫猪群中,PRV、PPV、PCV2、PRRS、APP及AR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15%、0、14.0%、0.6%、19.15%和0;而在免疫猪群中,PRV、PPV、PRRS、APP及AR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72.5%、7.5%、75%和90%。这表明,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凯里地区母猪繁殖障碍的两大主要疫病,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疾病;同时显示,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较好,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不确实,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免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王德谋 《养猪》2006,(3):I0001-I0002
猪的外寄生虫病对猪群的危害很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猪的外寄生虫主要包括疥螨、蠕形螨、虱、蚤、蚊子、苍蝇和蜱,但毋庸置疑,猪疥螨是猪最重要的体外寄生虫,蚊子和苍蝇能造成猪群应激和散播病原,因而其危害也不容忽视。疥螨所有猪场均存在疥螨,除非采取特殊的净化措施进行根除。调查表明,即使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疥螨阳性猪场的比例仍可达70%-95%,猪的疥螨感染率为20%-95%。而在我国,几乎100%的猪场疥螨为阳性,帑只疥螨感染率为40%-98%,其中以公猪及经产母猪感染率晟高,几乎达100%。但在我国,对疥螨的重要性并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国内,…  相似文献   

13.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常用的名称有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我国又称为猪气喘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呈腹式呼吸,病猪初、中期食欲正常,但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发现猪喘气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养猪业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 ,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近几年 ,特别是一些规模养猪场 (户 )在良种引进、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和饲养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 ,有了较快发展 ,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但在实际生产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生产经营者的效益 ,现就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发展瘦肉型猪的前景展望我国原有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 45 %,而国外瘦肉型猪种 ,胴体瘦肉率可达到 6 0 %以上 ,有些品种胴体瘦肉率可高达 80 %。瘦肉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养猪业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发展,然而猪疾病一直以来都是限制我国养猪产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猪疾病的发生以及治疗向来都是养殖户以及兽医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猪病治疗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我国曾称之为“无名高热”。该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肉用动物和人类,是当今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自1952年 Farral 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首次发现猪弓形虫病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日本学者曾用间接血凝试验(IHAT)测得东京郊县猪弓形虫病阳性率为36%,并且证实,凡血清学检查弓形虫病阳性猪,90%可以分离到弓形虫。1977年上海某猪场暴发猪弓形虫病,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64%。目前,该病已在我国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业》2014,(23):21-22
<正>我国地方猪种普遍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等特性。这些资源特性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保护好利用好地方猪种资源,意义重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珍贵的种猪遗传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到我国养猪业的未来。一、充分认识地方猪保种工作的重要意义生猪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不仅数  相似文献   

19.
荣昌猪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20多年间,荣昌猪资源动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存在着底数不清和种质下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荣昌猪资源的全面调查,了解其存在数量、具体分布、体型外貌、体尺体重、繁殖性能、肥育性能等最近的状况,为荣昌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圩猪与大约克猪的肌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圩猪和大约克猪的肌肉品质,选取圩猪和大约克猪各10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按照肉质性状测定标准对部分肉质性状和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肉色,圩猪比大约克猪高12.86%(P0.05);粗蛋白质,圩猪比大约克猪低6.34%(P0.05);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84%(P0.01)和150%(P0.01)。背最长肌谷氨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11.08%(P0.01)、5.51%(P0.01)、4.67%(P0.01)和7.54%(P0.01);脯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圩猪比大约克猪分别高9.33%(P0.05)、5.14%(P0.05)和3.06%(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圩猪具有较好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