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摘要:在干旱胁迫下,对盆栽石楠苗的存活期、生长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光合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延长苗木存活期3.5~38.5d;苗木生长受到抑制的时间延后0~28d;苗木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开始积累时间延后,积累量减少;施用保水剂,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了5.6~168.9%、28.6~2342.6%、0~4700%;在本实验中,保水剂用量越大,减缓水分胁迫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NaCl胁迫下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以‘物45’和‘铁把’的2a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NaCl浓度处理(0、0.2%、0.3%、0.4%),研究不同浓度处理下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胁迫时间而呈现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NaCl胁迫导致2个桑树品种体内的脯氨酸大量积累。在0.2%、0.3%NaCl处理下,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21d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同期对照显著增加了111.742%、146.407%和117.185%、194.443%,之后开始下降;而‘铁把’在0.4%处理下,其脯氨酸含量一直升高,至28d达到最大值时高于对照117.262%。(2)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2个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7~21d均保持较高的水平,胁迫到28d时显著下降,与胁迫初期(7d)相比,‘物45’在0.3%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81.73%;‘铁把’在0.4%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106.41%。(3)2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均持续降低,到胁迫28d时与胁迫初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在2%的NaCl处理时降低最多,分别比胁迫初期(7d)降低了82.796%、107.738%。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可导致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大量积累,胁迫时间越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树番茄苗木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1年生的树番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即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轻度亏水处理、中度亏水处理、重度亏水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83%~30.41%、21.46%~25.04%、16.10%~19.67%、10.73%~14.31%,比较树番茄苗木在经过不同胁迫时间(15、30、45、60 d)后生长量、各器官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及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与NSC的关系。【结果】在适宜的水分含量和轻度亏水处理下树番茄苗高和地径持续生长,中度和重度亏水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茎生物量最高,各器官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叶片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逐渐增加;茎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根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均高于叶和茎。根、茎、叶淀粉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轻度亏水、中度亏水处理下先减少后增加。胁迫15、30、60 d时,各处理下叶、茎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含量比值高于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胁迫45 d时,叶、茎、根可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证实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在马尾松苗木抵御干旱胁迫中积累并发挥作用,揭示其在不同胁迫时期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5个种源马尾松苗木,设计3种水分梯度,开展为期54d干旱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处理18d、36d和54d后测定苗木针叶内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1)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干旱胁迫18d后均无明显变化规律,但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54d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干旱胁迫36d后均呈随胁迫程度加深而上升的变化。(2)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的平均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而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3)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种源苗木内的分布差异显著。在5个种源中,脯氨酸平均含量以浙江江山和湖南汝城种源排最高和最低,分别为91.33μg/g(DW)和69.16μg/g(DW);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以广东信宜和湖北大悟种源排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 597.88μg/g(DW)和1 279.04μg/g(DW)。[结论]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均能在苗木体内合成,使苗木适应干旱环境而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积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多元醇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积累与水分胁迫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水分胁迫情况下参与渗透调节的作用特点及其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柏抗盐无性系初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1年生无性苗木用100 mmol.L-1NaCl进行胁迫处理,在处理60 d后对苗木的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福建柏无性材料间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受遗传力制约,这些指标可作为抗盐无性系选育的依据;盐胁迫下309、327、328、381-2无性系的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总体平均值增加了6.8%~57.1%、11.7%~17.3%、0.7%~14.5%,丙二醛含量减少了17.8%~56.8%。说明这4个无性系有相对较高的抗盐性,初步筛选出309、327、328、381-2抗盐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梯度PEG6000(0、2.5%、5%、10%、15%、20%)对喀斯特适生植物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num(Titt.)Fleisch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其不同胁迫强度和进程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为2天时植物体内含水量和叶绿素在相对低水分胁迫(PEG<10%)条件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强呈递减趋势,相对高强度水分胁迫(PEG>10%)条件下胁迫越强烈其抗胁迫的保水能力和生命活性越强;且胁迫时间的延长,植物体内含水量、叶绿素均减少,10%PEG水分胁迫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开始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鳞叶藓具有独特和较强的抗水分胁迫能力。另外,增加外源Ca 2能够增强鳞叶藓抗水分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8.
盐碱胁迫对牛叠肚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牛叠肚幼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以盆栽牛叠肚组培苗为试材,就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胁迫处理对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部分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的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中均出现了"低促高抑"的现象,而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对叶绿素的合成并未起到直接作用。在单价盐碱(NaCl、NaHCO3)的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交替积累来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在二价盐碱(Na2CO3、Na2SO4)的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趋势各异,其中,在Na2CO3胁迫条件下三者同步积累,共同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而在Na2SO4的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彼此协同作用来降低盐碱伤害,并且二者的积累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为从生理特征揭示早熟禾品种适应干旱的机理,以引进的4个具有不同生长性状的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干旱胁迫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延长,不同生长类型的草地早熟禾品种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都增加;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量与胁迫强度成正相关;随着干旱强度增加,不同生长类型的草地早熟禾品种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白梭梭同化枝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白梭梭同化枝自然水分胁迫下的季节抗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同化枝的主导抗旱生理因子不同。5月31日至6月29日盛花期间,同化枝内源ABA含量甚微,气孔导度值与光合强度处于生长发育过程的最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略有增加,植物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适应此阶段轻度干旱胁迫;6月29日至7月26日盛夏期间,ABA迅速积累,气孔导度值降为生长发育过程的最低值,叶绿素分解,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均呈现快速积累趋势,且可溶性糖积累强度大于脯氨酸;8月9日至8月22日同化枝生长发育后期,ABA急剧积累为生长发育过程的最高浓度,气孔导度值有所增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保持在高水平平稳变化。此阶段高浓度ABA调节植物生理过程适应干旱的效应受CTK、IAA两种内源激素的抑制,进而抑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继续积累。  相似文献   

11.
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保水剂在干热河谷区造林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施用不同种类、不同用量保水剂的川滇桤木、墨西哥柏的温室育苗缺水模拟实验和元谋、易门典型干热河谷区的台湾相思、印楝田间造林试验。温室实验表明,应用保水剂使苗木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9.1%~39.2%,使苗木生长天数延长0.2~108.8天,耐旱天数延长2.2~100.6天。田间造林试验表明,在干热河谷的造林中应用保水剂,使新植树苗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0.7%~15.4%,且根际土壤含水量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1.1%~72.4%,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使苗木株高、地径、冠幅和叶片数的生长获得显著提高,其提高程度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2.
以2年生红椿盆栽幼苗为对象,开展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对各观测日的土壤含水率、叶片伤害指数及植株萎蔫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时间段受试盆栽土壤含水率及叶片伤害指数差异均呈极显著差异;(2)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胁迫伤害;(3)土壤含水率与植株受伤害程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要保证2年生红椿幼苗的正常生长,必须将土壤含水率保持在2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白蜡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白蜡幼苗,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大,MDA含量和PRO含量也增大,CAT活性先增大后降低,表现出较强的抵御不良环境胁迫的能力。白蜡幼苗能承受PEG-6000浓度为20%的中度胁迫(相当于-0.6MPa水势),而不能承受30%的重度胁迫(相当于-1.2MPa水势),确定白蜡为中度耐旱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成活率,本文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情况下研究苗木生长情况并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45%的土壤含水量最适宜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而干旱或者水涝都会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真桦光合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桦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对真桦叶片光合作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真桦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加大。胁迫初期,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组真桦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同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同时降低,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胁迫中期和后期,各干旱处理组光合速率降低的同时胞间CO2浓度均显著升高,非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真桦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条件下白榆光合与蒸腾特性对光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彧 《森林工程》2009,25(3):26-29
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即对照组(含水量90%)、轻度干旱胁迫(含水量70%)、中度干旱胁迫(含水量50%)和重度干旱胁迫(含水量40%),以1a生白榆(Ulmus pumila)为试验苗木,分1800、1000、500、200、50和0μmol·m^-2·s^-1 6个光照强度,利用LI-6400测定白榆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探讨白榆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下白榆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呈先上升然后逐渐趋向于平稳的趋势,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与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适度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水分胁迫严重时,水分利用率开始下降。说明白榆具有抗旱能力,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也能够很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竹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对竹柳幼树进行干旱胁迫实验(分别为浇水到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后,依次停水16 d、12 d、8 d、4 d和0 d),分析了竹柳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光合指标,并探讨了胁迫结束后复水对竹柳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竹柳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P0.05),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先降低后升高;(2)对胁迫后的竹柳恢复浇水,竹柳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显著增加;(3)竹柳通过叶片变黄,萎蔫卷曲,干枯脱落,顶芽萎蔫下垂的避旱策略来应对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8.
以香椿(Toona sinensis)、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实生种子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化香椿、秋枫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及胁迫时间延长,香椿、秋枫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SOD活性在胁迫处理4天时明显增加,之后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趋势.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0%)处理20天时,菌根化香椿、秋枫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均高于非菌根化苗.这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能有效促进香椿、秋枫幼苗生理抗旱性,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竹苗栽植通常在春季进行,但若遇春季干旱则会影响栽植成活率。本文试验研究了竹苗假植延时栽培技术,即将竹苗在春季萌芽前先行假植,待夏季雨季来临时,再进行定植,这样可避开春季干旱。试验结果显示,将竹苗进行假植延时栽培,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竹苗的适宜栽培时间可延长约4个月,从而有效规避干旱季节,节约管护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该技术在造林和园林绿化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