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海南省文昌市部分河流局部河段处于轻度污染,且长时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现状,从环境禀赋和污染源等方面分析形成原因,并从发展理念、产业结构调整、水环境压力分区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水污染防治策略和水环境保护对策,旨在有效改善文昌市水环境污染现状,为构建系统高效的水污染治理工程体系和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管理综合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平  姬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0-9111
市郊河道水体是市区河道或河流水源补充的重要来源,由于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等原因,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对保护和维持市区河道或河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现状入手,并分析了市郊河道水环境受损的原因,最后基于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地的治理11条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适合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及预测模型。【方法】以山西省涑水河为例,基于河流分段(上游(横水铁路桥断面以上)、中游(吕庄水库断面至横水铁路桥断面)、下游(吕庄水库断面以下))和分季节(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原则,在传统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涑水河流域现有的水文资料、环境资料及生态、经济等资料,探索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构建涑水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与自适应调整粒子群-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用涑水河流域监测数据、历史资料进行验证。【结果】水体原污染物质量浓度、当前水环境的质量标准、河流距离、河流流量、排放污水量和排放时间是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涑水河3个断面之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与预测值均非常接近,计算值相对误差为0.12%~1.47%,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09%~2.02%,可见计算方法和预测方法的精度均较高。【结论】涑水河水环境容量预测值可用于指导涑水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环境污染控制,对推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流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河流污染日益严重,逐渐出现水质恶化、自然河流渠道化、非连续化等现象。水体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水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和国内河流污染现状,结合当今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介绍了主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期为我国的河流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伟丽  管红良  张瑞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42-21244,21293
在分析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负荷削减工程的实施,使河网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削减入湖河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降低太湖污染负荷。以武进港流域的建华河、跃进河、红旗河等8条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静脉河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对8个负荷削减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出适用于流域河网地区的负荷削减技术,包括垂向移动式生态床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生态浮岛技术等。负荷削减效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去除静脉河道低中度污染水中的N、P等污染物质,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太湖流域河网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太湖流域的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入湖河流,开展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对太湖流域水环境和湖体富营养化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进行分析,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进行保护及修复方案的完善,旨在通过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的构建,进行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修复内容的创新,充分满足现代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朱文超  马耀光  张增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76-6777,6825
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防洪除涝及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随着杨凌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杨凌区水环境存在着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和污染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城市水环境基本生态特征功能和水环境发展要求,按照整体性、系统化及连续性保护原则,采取水功能分区保护措施对杨凌区水环境实施规划保护。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速发展地区地表水环境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以上海郊区青浦香花桥镇为例,对该地中小河流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郊区中小河流氮磷污染严重,并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中小河流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显示,人们生活活动、禽畜养殖、农田径流等因素是河流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上海郊区中小河流的治理,应更多地重视生态策略,增强河流的生态自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特征、水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5个方面要素,11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影响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浐灞河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河流水质污染。浐灞河上中游区域和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度分别为0.803 7和0.760 9,可知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游城市段为临界状态。【结论】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结构与功能欠缺,下游区域受水文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是浐灞河进行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河道水流特性主要包括水位、流量、流速及其分布、动水压强等,水流特性与河床的边界条件密切相关,而河床边界又是联系河道水流与生态系统的载体与纽带。本文从河道水流特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河道水流特性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了水生生物生长状况的变化所导致的水流环境的变化。论述了河道中的局部建筑物(闸坝工程)在除害兴利、造福人类的同时,给河道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河道的渠化和改道造成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减少乃至消失。从河道水流特性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给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及措施。本文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水生态分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分区研究自开展以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展出为不同管理目标服务的多种类型、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水生态分区研究的概念框架以及中国、美国和欧洲水生态分区的研究概况,综合阐述了典型水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和常见研究方法如生物评价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最后概括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水生态分区在水环境管理应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3.
建立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可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分析在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新方法并建立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  相似文献   

14.
马华华  王雯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61-162,170
为改善十号河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河道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环境功能,对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十号河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污染情况提出了底泥活化改良、微生物菌剂净化水质、生态基及浮岛带优化改造和种植水生植物等生态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型生态区划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  王兵  牛香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186-188
生态区划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与前提.从区划背景与目的、区划原则、区划指标和区划结果4个方面系统对比分析了建国以来的中国典型生态区划方案,同时指出了现有生态区划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成果能为以后生态区划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旭辉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38-738,747
生态功能区划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至关重要,从其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其难点和重点,最后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考虑流域——子流域完整性进行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综合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基于遥感与GIS在数据采集方面及多层面叠加功能的优势,通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以及利用DEM空间分析进行子流域划分等技术手段,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区子流域生态功能划分方法,形成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全流域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阐明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对于新调整行政区划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流域产业布局、生态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伍亮  成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90-16792,16814
针对传统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河道整治新理念,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及目标、原则。从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方面,介绍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单项技术,如集中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河堤修复、生态护坡、河道曝气、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并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莫世江  任金铜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81-13483
选择七星关区生态功能区划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客观揭示境内由分水岭到河谷的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特征,获得按流域系统构建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方案:一级区,赤水河区和六冲河区;二级区,赤水河上游亚区和马洛河下游亚区,六冲河上游七星关河段亚区和白浦河亚区。利用流域系统清晰的等级结构,客观描述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级序特征和空间逻辑关系;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为同类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拟建的四方井水库为例,从水库蓄水与淹没、大坝阻隔及上下游河道径流变化等方面,分析水库建设和运行对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针对主要生态影响,结合工程布置、区域特点和景观要求,提出可行的对重点保护动植物、古树名木、鱼类资源、生态流量的保护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生态环境影响,使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