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畜禽业》2017,(5)
<正>1主要原理及方法1.1同期发情的主要原理同期发情技术是繁殖控制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利用外源性激素或其类似物对适繁母畜进行处理,有组织地干预其生理过程,人为的把发情过程调整到相同阶段,使一群母畜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并排卵的处理方法。同期发情在生产上有利于按计划组织配种,使母畜的妊娠、分娩和幼畜的培育在时间上相对集中,有利于生产。同期发情也可以提高母畜群的繁殖率,促进母畜提前发情配种,因其具有诱导发情的作用,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张应金 《畜禽业》2012,(11):81-82
<正>母畜缺乳是指母畜产后乳汁减少或无乳,是母体气血不足或瘀滞所致,常见于初产、老龄、膘肥体大的母畜,只有母畜气血运行通畅,才能化生乳汁供仔畜生长发育。1病因病机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运行,血虚则乳汁无从化生,气虚则乳汁难以运行,而气血的产生又依赖脾胃水谷精微的化生。2辨证施治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将母猪缺乳症分为气血虚弱型和气血瘀滞型。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10)
<正>随着规模化、规范化养殖数量的扩大、养殖品种的增多。因在饲养管理、环境、技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一些临床上的老病又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例如母畜乳房炎、子宫炎、猪丹毒、链球菌、结核病等,近几年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饲料营养方面,因饲喂都是高能高蛋白饲料,加之管理、环境等因素,易引起母畜(奶牛)乳房炎的发生。1引发母畜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乳房炎是由于乳腺或乳腺的结缔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产后母畜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繁殖母畜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该病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紊类疗法。由于长期使用,不少病原菌已产生了耐药性,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5.
莫宏坤 《畜禽业》2000,(10):50-50
配种后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妊娠诊断的目的,是确定母畜是否已经妊娠,以便按妊娠母畜对待,加强饲养管理,维持母畜健康,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以防止胚胎早期死亡或流产。如果确实没有妊娠,则应密切注意其下次发情,抓好再配种工作,并及时找出其未孕的原因。以便在下次配种时作必要的改进或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2)
妊娠阶段是母畜饲养阶段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直接影响到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如何诊断母畜是否妊娠要靠饲养员的细心观察及丰富的饲养经验,文章综述了早期妊娠诊断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阶段,羊类的疾病防控发现了多数的原病菌都有了抗药性。而羊布氏杆菌病是一个重要的难题,这种病主要是由布氏杆菌引发的,它对母畜有着很大的危害,会引起母畜出现不孕、流产、空怀等现象。这对养羊的养殖户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控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桃红四物汤对母畜产后瘀血症的疗效观察,以及其煎剂对家兔血细胞免疫功能、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桃红四物汤对母畜产生瘀血症疗效确实,并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马翠芳 《畜禽业》2001,1(9):55-55
1 发病情况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畜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母猪繁殖场中常年发生,造成猪场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柳州市郊区某个体养殖场36头母猪,在2000年7月至12月发现母猪阴户内有粘液脓性分泌物;母猪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断奶后母猪食欲不振,且屡配不上.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9)
正秋季除了喂给母畜优质的青草外,还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如鱼粉、血肉粉、豆饼、骨粉、石粉等,并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精料,如玉米、高粱等。怀孕母畜只有吃饱喝足,长得膘肥体壮,胎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否则会因孕畜营养不良而导致流产、死胎或幼畜先天发育不良。秋季雨水较多,草料容易变质腐烂。因此,在饲养、使役中,必须做到"五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1)
正该病体温正常或稍高,如降至常温以下是死亡的预兆。精神萎靡,厌食。粪液状,黄白色或灰暗水样,有时带有血液。腹泻延长则脱水明显。预防:母畜在产前60-90 d和30 d两次用福尔马林灭活苗注射,每次5 m L,使母畜获得免疫,产生高滴度抗体,通过初乳转移给新生的牛犊,或在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经口给予轮状病毒弱疫苗4 m L。  相似文献   

12.
曾垚 《畜禽业》2006,(1):49-50
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近20年,经常遇到种公猪性欲不强等繁殖障碍问题.公猪繁殖障碍大致有3种情况:性欲减退或丧失;有性欲,但不爬跨母畜,不能交配;有性欲,但精子异常,无授精能力.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1,(3):29
<正>所谓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方法。保健养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母猪保健目标是预防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显著提高胎儿初生重量,预防母畜产前产后瘫痪.  相似文献   

14.
伊平昌 《畜禽业》2012,(8):83-84
<正>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为散发,无季节性,尤以夏天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急性低血钙、昏迷、全身肌肉无力及四  相似文献   

15.
发情鉴定是家畜繁殖工作中一项重要技术环节。通过发情鉴定,发现母畜发情周期中生殖机能是否正常,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6.
黎文广 《畜禽业》2006,(15):42-43
母猪流产是指胎儿在母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母体产出不足月胎儿或死胎的现象,造成母猪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2005年,笔者对当地的21个瘦肉型猪场进行调查,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进行分类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母猪流产的原因及分类1.1自发性流产占5.56%,主要发生在怀孕的早期,多因卵子或精子的缺陷造成,如配种过迟、卵子衰老等,也可能是由于近亲繁殖,受精卵活力降低,胎儿在发育中途死亡。1.2症状性流产占68.75%,主要由于母畜疾病、饲养管理利用不当、损伤及医疗错误等因素造成。1.2.1母畜疾病:主要包括生殖…  相似文献   

17.
朱松波 《畜禽业》2010,(8):73-74
<正>母畜阴道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门之外,称为阴道脱出,也叫产道脱出。在兽医临床中,产道脱出以奶牛最为多见,主要有阴道上壁脱出和下壁脱出,以下壁脱出为多见。本病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年老体弱的母畜发病率较高。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曾遇到一例奶牛妊娠中期产道脱出病例,经整复及辅以药物治疗,恢复良好,未发生继发感染且之后顺利产下牛犊。现将整复治疗过程及体会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母畜受孕后的受精卵,特别是桑椹胚将产生一类乙酰化的甘油磷脂,即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AF将引起母畜外周血小板下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马群山,唐德江等对发情母牛配种前至配种后13d、发情母猪配种前至配种后12d、发情母兔交配前至交配后7d每日采血1次计数血小板、发现母牛、母猪、母兔自发情配种后血小板值逐日下降,母牛配种后第7d,母猪6d、母兔第3d分别降至最低点。以后又逐日上升,恢复到配种前的水平。根据配种前和配种后最低点的血小板值之差,分别取一经验值(母牛70×103mm3,母猪62×103mm3,母兔220×103mm3),看这个差值等于或大于这个判定标准(即经验值),即可对母畜作出妊娠诊断。用此法判定妊娠情况须注意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如对取血处的耳缘彻底清洗消毒,稀释血液时不可剧烈振荡,采集血样应立即进行镜检计数,血液稀释倍数准确等。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6)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病毒性腹泻给牛带来的主要不良影响有腹泻、黏膜病、持续感染、免疫抑制以及母畜流产等,给养牛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文章中主要介绍了BVD疫苗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疫苗的效果,以对国内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中兽医称为产后风,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母猪虽然较少发生,但发病后会引起母猪泌乳量减少,乳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导致仔猪生长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