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火龙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栽培面积较小,上海地区种植火龙果前景广阔。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海市闵行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4年闵行区的上海方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上海陶缘果蔬专业合作社从浙江金华引进火龙果开展种植试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了火龙果稳产栽培技术,年种植面积达7.33hm~2,平均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火龙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产量约占全国的4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然而目前火龙果相关种植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化模式,种植户更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种植,所用的火龙果支撑架都比较传统简易,对火龙果生长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火龙果搭建最佳生长条件的支撑架是帮助提高火龙果产量、  相似文献   

3.
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开始引种火龙果,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目前,钦南区火龙果主要由钦州市高丰农业有限公司在钦南区水东、沙埠、久隆等3镇和钦廉林场种植。目前,钦南区种植火龙果约466.67hm^2,占全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1333.33hm^2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2333.33hm^2的1/5。2007年,钦南区火龙果产量已达500t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分析建德市与火龙果主产区广西的气候特点及火龙果的品质可知,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的最大影响因子是气温,在自然条件下,每年5~10月最低气温基本都在5℃以上,适宜火龙果生长;但由于每年11月~次年4月有害积寒分布较广,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必须采用大棚。同时,要充分考虑建德市降水量较多时对火龙果的影响,宜选择向阳山坡种植。建德市生产的火龙果减少了长途运输,可完全成熟后采摘上市,相对于广西产的火龙果口感更新鲜,但甜度和果重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由于中国南方地区火龙果需求大大降低,火龙果售价大幅度下滑,越南平顺县大部分火龙果种植户及出口商损失大,火龙果售价仅3000-4000越南盾/kg,而11月的售价为1.2万~1.3万越南盾/kg,12月份售价是近10年来反季节火龙果最低售价,且低价持续时间也长于往年。照目前的售价计算,种植户连电费及肥料成本都无法收回。  相似文献   

6.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仙密果、情人果等,属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是一种新兴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从1999年起,广西防城港市开始种植火龙果,经过多年发展,种植面积已达533 hm2.当地有白肉品系Hylocereus undatus和红肉品系H.polyrhizus两种,主要以红肉品系为主,约占种植面积的95%.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火龙果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为此,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针对防城港市火龙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分布为害程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为制订合理科学的火龙果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笔者从云南羽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元江分公司总经理处了解到,该公司计划投资5.36亿元用3年时间在距离昆明210km多的玉溪市元江县将火龙果种植面积发展到1333.33hm2,建成云南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该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充分利用红河干热河谷热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优势,致力于有机火龙果、桩果的种植系列产品及观叶植物、盆栽花卉、绿化苗木的种苗研发、种植和开发。元江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非常适宜规模种植和发展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及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8.
红肉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肉火龙果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浆果类果树,果实、花、茎均可食用,药用价值高。广东省五华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1年从福建漳州市农业局引进火龙果种植,表现出速生早结丰产的特性,耐热耐旱但不耐寒  相似文献   

9.
刘峰 《上海蔬菜》2014,(3):88-89
<正>火龙果,又称红龙果、芝麻果、圣果、青龙果等,学名为hyloceseus,因其果实外表具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故称火龙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火龙果原产中美洲,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台湾,并于90年代中后期相继被引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火龙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集水果、花卉、蔬菜、药品于一身,颇受消费者欢迎,已经成为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随着近年来火龙果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根据我校引进火龙果种植的试验区田块,对火龙果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进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市场的火龙果主要来自越南,2017年进口量为53.3万吨,连续五年超过50万吨。近几年中国火龙果面积呈扩张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亩,截至2017年底,广西种植面积约22.9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次是广东、贵州、云南、海南等地。中国火龙果采收季节为每年5—11月,广西的火龙果无论在品质、成熟度和新鲜度方面,都要优于越南火龙  相似文献   

11.
山西运城地区日光温室火龙果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枝条日灼现象,给火龙果种植带来了严重影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简述了火龙果枝条日灼产生的原因、日灼类型、发生时期及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日光温室火龙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贸易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加之缺乏辐照设施,越南对美出口火龙果将是短暂的。2008年7月美国对越南开放火龙果市场,同年11月越南向美国出口火龙果总计5t,出口价格4~4.50美元/kg。但自2009年2月以来,越南对美出口火龙果迅速减少.出口商对美国市场不再感兴趣。目前越南部分出口商已停止了对美国出口火龙果。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广西水果试验展示中心引进火龙果新品种‘金都一号’,连续5年进行了引种观察。该品种树势强健,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果实性状优良,容易管理,适合在广西南部大部分区域种植。文章介绍了‘金都一号’火龙果在广西水果试验展示中心种植表现,包括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主要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等,从建园、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技术,以期为广西火龙果种植生产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云南绿版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悉,以该公司为龙头种植的近千吨火龙果于6月起空运至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销售。2001年,西双版纳热带作物园研究所陈伟俊将台湾火龙果从海南引入当地试种,经5年培育,试种成功红皮红肉火龙果。  相似文献   

15.
正火龙果又名红龙果等,原产于中美州热带地区,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台湾省。我国大陆种植火龙果只有20多年,并且只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北方保护地栽培也属少见。2010年5月,山东费县正旺果蔬种植合作社引种台农‘大红’火龙果,试验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杏山岭村  相似文献   

16.
台湾火龙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仙人掌果,是原产于美洲的仙人掌类植物。越南和我国台湾省也有种植。1997年引进漳州、漳浦、厦门、泉州等地种植。火龙果果实圆形,外形具有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故称火龙果。果皮有红、黄两种,果肉颜色有红、白两类。色泽十分艳丽。该品种适合在华南地区种植,其他地区温室越冬也可种植。 一、营养价值及开发前景 果实营养丰富,且有食疗、保健功效。火龙果具有高纤维、低热量,富含各种维生素A、B、C、E、K等及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13.0%,高者达22.0%,各类维生素含量可达46毫…  相似文献   

17.
红肉火龙果新品种‘大龙’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龙’火龙果系从国内外引进的火龙果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良红肉火龙果品种。该品种成熟果实椭圆至长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10.38 g,最大单果质量825 g。果皮薄,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后同)20.29%,可溶性总糖含量10.42%,可滴定酸含量0.25%,糖酸比41.68,维生素C含量86.70 mg·kg~(-1)。肉质细腻多汁,风味浓郁,具黑芝麻状、可食用种子。投产早,可自花授粉,果型中等偏大,果肉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口感风味俱佳。每年开花结果14~17次,花果重叠明显,单次开花结果周期32 d;早结丰产,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稳产,单产37 500kg·hm~(-2)以上,与白肉对照品种相当,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适于火龙果适宜种植区域栽培,以砂壤质缓坡地建园最宜。  相似文献   

18.
大棚火龙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火龙果种苗在富硒基地进行试种,经过近5年的栽培试验,对其生活习性及适应性做了观察,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火龙果在丰城市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丰城市部分乡镇引进火龙果种植,并取得了成功,火龙果喜光、耐温、耐旱,属于典型的亚热带、热带水果,适应于p H值为6~7.5的土壤环境,它在沙石地、山坡、平地均可种植,适应能力强,但最好能够将其栽培到排水性好和有机质丰富的土地,以保证其高产丰收。本文分析了火龙果栽培特点,就火龙果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果菜》2010,(7):I0001-I0001
主要事迹:火龙果南果北种;2000年在北京成功,多年来总结丰产、高产种植技术硬病虫害防治等方法、措施。截止20019年底培育出四个优良品种,并且已经推广。在中国果菜杂志社的大力扶持下,在青岛莱西建立了标准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