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泅棉2号即泅阳835,是泗阳棉花原种场从泗阳437×虽西哥910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1981年引进我县试种,表现早熟、优质、高产。1982~1983年,连续两年参加我县组织的棉花品比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是一个增产潜力较大的棉花新品种。1984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正  相似文献   

2.
高产高效棉花新品种国审“冀668”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审"冀668"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1997~2001年,先后参加河北省棉花新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全国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西北内陆棉区第八轮陆地棉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多年各级区域试验中,皮棉和霜前皮棉皆居第一位,表现出了良好的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我县于1981年开始棉花施硼肥示范试验。当年示范面积3140亩,亩增产皮棉4.1~32.6斤,平均增产12.97%;而1982年迅速扩大到6万亩。据1981~1984年紫云乡佛爷  相似文献   

4.
鲁棉14号简介①王留明王家宝吴夫安刘任重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鲁棉14号(鲁9462)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从杂交组合401×PD2164中选育的丰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经1993~1995年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1996...  相似文献   

5.
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自1983年试验示范缩节胺以来,至1987年已在棉花上得到普遍应用。多年试验表明,使用缩节胺的棉田,一般亩增10~20%。一、棉花使用缩节胺之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区域试验是根据统一的规范与要求,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根据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新品种的适应范围,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山西省中熟棉花区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我县沿海棉区出现棉花叶柄环带症状以来,我们加强了对棉花硼素营养的调查分析和试验研究。1983~1984年,对全县棉区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行了普查和测定,并绘制了全县棉田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图。1984~1986年,在全县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了多点棉花硼肥联合试验和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8.
1980~1991年在全县13个试点进行了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系统地积累了棉花生育资料。根据温度指标对照历年的生育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用以预测棉花的生育进程,取得了一定经验。一、利用活动积温预报棉花现蕾我县棉花常年在5月10日移栽,6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第6轮试验于1991~1992年在全省9个不同生态类型试点组织实施,现将试验结果综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9~1990年度安徽省不同生态棉区的5个棉花新品种试验的有关产量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参数的分析,旨在对当前这几个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作出评价,从而为其合理利用和对这些品种进行改良及更高产量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近几年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在长江流域棉区进行棉花新品种选育,要想产量超过泗棉2号10%以上,其育种目标应确定为,在保持单株结铃性、单铃重与泗棉2号相当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衣分;在选择策略上,应加强对衣指选择,以利产量与纤维品质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1.
泗抗1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虫、耐盐碱中早熟转基因棉花新品种。2001~2002年通过江苏省抗棉铃虫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通过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进入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生产性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23在河北沧州栽培与试验柴卫东河北沧州市农林科学院061001中棉所2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1991~1992年在我院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1993~1994年在我区东光、南皮、黄骅3县市进行小面积试种,受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棉花产业出现的新形势,及早确定江西省2007年棉花主栽品种,为棉农正确选用良种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10月10~13日,江西省经作局组织有关棉花专家对年初采取密码编号方式安排在彭泽、九江、都昌、湖口和江西省棉花研究所5地的杂交抗虫棉12个新品种生产比较试验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组在认真考查生产比较试验、新品种示范、大田生产和广泛听取棉区干群反映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种子生产收购现状及棉农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就2007年江西省棉花主栽品种定向形成了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粮棉油瓜菜间套作的合理组合和田间结耕,找出高产高质高效的种植方式,1936~1987年我县进行了以棉花为主产品的多熟制间套作试验。  相似文献   

16.
天棉—号     
天棉一号是我县白茅湖原种场从上海市原种场引进岱字棉15号单株,经过株行、株系鉴定扩大繁育而成。从1972年起开始推广示范,六年来皮棉产量一般都高于鄂光棉。其主要优点是苗期抗逆性较强,株型紧凑,伏期上桃快,吐絮集中,衣分率高,品质好,较早熟,适于两熟耕作。我县准备扩大繁殖以替代当前推广品种。一、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过1971年在白茅湖原种场等四个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72—1974年参加全县八个点联合品种比较试验,表现增产稳定,籽棉、皮棉亩产均列第一位。1973年加入荆州地区11个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1974年参加全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七个新品种中,籽棉、皮棉产量居第二位。1974年确定为我县接班品种,决  相似文献   

17.
1当前主要做法1 .1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棉花遗传品质1 .1 .1加大优新品种引育力度。一是搞好品比试验。为尽快从不断推陈出新的众多优新品种中筛选出最适宜江西省推广种植的新品种。江西省根据棉区地形地貌复杂等实际情况 ,建立了多个生态试验、示范基地 ,每年年初都安排一定数量的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秋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评 ,并依据考评结果确定翌年主推品种。二是加快品种培育。近年来江西省在引进外地优良品种的同时 ,加大了本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成立了以省棉花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为龙头的“棉花新品种选育”科技攻…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第七轮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总结汪学凤,陈宁(江西省棉花研究所332105)江西省棉花新品种第七轮区域试验于1993、1994年进行。经过两年六个单位十二点次试验,工作已_部结束,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试验概况1.If试品种及试点单位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9.
麦套棉的大面积推广,较好地解决了麦棉争地矛盾。但是,麦套棉普遍存在迟发晚熟问题,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近几年来,我县采用了以下几项促早技术,有效地促进了麦套棉早熟丰产。一、改棉花预留行不整地为施肥整地经多点试验证明,棉花播种前7~10  相似文献   

20.
喷施“MC—棉宝”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棉花存在红叶、落叶及早衰的问题,1992年在全县21个乡(镇)进行了棉花“MC—棉宝”喷施试验,面积5700公顷,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喷施方法及效果:全生育期喷3~4次,每公顷每次用量2.25kg左右。各点设喷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