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随着全球气温变化程度不断加大,且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导致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牧草出现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退化,气候变化无疑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对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气候变化,结合以往气象信息及牧草生长数据,对气候变化与牧草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朔州市冬季的气候变化规律,特别是近年冬季的气候变化特点,运用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根据山西省朔州市6个气象观测站1988-2005年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对朔州市近18年来冬季气温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朔州市冬季气温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1988年后的18年,朔州市出现15个暖冬年,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平均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但与20世纪后30年相比,升温速率明显下降。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最大增温率均出现在1月,1月变暖趋势最为明显。结论认为,这种经常出现的气候异常,有一定的气象成因,对农林业的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降低暖冬对农林业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东省齐河县1959~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温、降水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暴雨、冰雹、大风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该县近54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二者均呈整体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冰雹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的对策,为今后齐河县粮食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苏省宿迁市1960-2005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利用线性拟合、5年滑动及Mann-Kendall等方法,通过计算冬小麦生长期间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指标,对该市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宿迁市冬小麦生长期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明显,气候倾向率达到0.34℃/10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年代间波动较大;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发生突变,突变现象从1987年开始;>0℃积温变化呈明显升高趋势,每10年增加54.04℃.  相似文献   

5.
气候因子与汉中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小峰  史平  王欣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115-116,120
利用汉中11个测站1959-2008年50a逐年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1985-2009年逐年粮食产量单产,分析了汉中近50 a气候、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气温、降水与粮食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候生产力年际变化很大,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多有利于气候生产力的提高。②农业气象减产年平均8-10 a一遇,与气候生产力变化周期相同。③气温的升高和降水减少对粮食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6.
绥化市以农业为主,气候条件中温度和降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绥化市50年气候资料,分析其温度、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为绥化市农业生产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和方法 本文所用气象资料为绥化气象站1958-2007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利用1971-2000年作为基本统计时段,计算气候平均值.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根据绥化市气温和降水的50年滑动平均值,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9-2004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蒸发方面,对娄烦县1959-2004年的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揭示该区域的农业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娄烦县近40年来气候变化明显,气温呈现周期变化和整体逐渐上升趋势,降水减少,气候向不利于区域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81—2015年华北地区11个站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气温明显升高;其中承德和秦皇岛年平均气温趋于下降,其余9个站均升高,以石家庄站升温最明显。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弊大于利,威胁人类健康,使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应充分认识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宣传,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及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与和田附近地区粮食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新疆农业科学》2000,37(3):103-106
分析了和田附近地区近 40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近 10年气温、降水与小麦、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2~ 4月的气温和 7~ 9月的气温分别与小麦和玉米产量有较密切的关系。同时 ,发现小麦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2~ 4月的倒春寒 ,玉米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7~ 9月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春  郭磊  宋波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79-15782
利用莱阳市1952~200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该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莱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调整播种期等农业气象建议和措施,为莱阳小麦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气温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2.56mm的幅度下降,日照时数以每10年21.02h的速率减少;气候变暖使小麦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干旱程度加重,气候产量下降,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主要气候因子对沿海防护林卷荚相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06-21709
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沿海防护林卷荚相思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沿海防护林卷荚相思树高生长的影响为年日照时数〉年最冷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最热月平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气候因子对沿海防护林卷荚相思胸径生长的影响为年日照时数〉月平均气温〉年最热月平均气温〉年最冷月平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其中,年日照时数、年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最热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与卷荚相思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桑蚕生产及那坡县的气候特征分析,从气温、降水、日照及不利气候因素等对桑蚕生产的影响分析,探讨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果发现,那坡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8.8℃,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桑蚕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表明那坡县发展种桑养蚕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南堡盐场气象站1966~2005年40 a逐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和风速等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10 a、0.31℃/10 a和0.46℃/10 a;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且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4.1 h/10 a和-147 mm/10 a;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气温与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为负相关关系,年日照时数与年蒸发量为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是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减小的直接原因,日照时数是影响蒸发量的1个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影响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连年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10℃的有效积温和年平均气温、上年11月—当年1月的平均蒸发量;②气候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并通过单优势性、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形式对华北落叶松生长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温州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方法]根据2000~2004年温州6~9月温度曲线,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温度的适应性;根据2002~2009年6~9月台风发生情况,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光照和降水量的适应性。[结果]整个7月和8月上旬未出现日均温≤24.5℃的天气,整个8月中旬也仅在2002年出现过2d日均温≤24.5℃的异常天气,但也均〉23.0℃;但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也有可能发生。[结论]在温州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安全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但需注意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和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考虑到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的气候特征,在制种过程中需注意制种基地的选择和制种父母本播种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气候变化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8):1646-1653
 【目的】研究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方法】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合、统计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与以前的分析结论比较,经过延长10 a的资料分析,温度变化结论有所改变。【结论】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26种农业气象灾害中,有17种呈减少趋势,有9种呈增加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利。所得结论增强了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也为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朝基  李琳  雷淑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33-14934,15029
[目的]研究玉门气候变化对啤酒花的影响。[方法]根据玉门镇气象站1953-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玉门近58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啤酒花的影响。[结果]玉门气温、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10a,年降水量增加速率为3.0 mm/10a。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5.7 h/10a;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3m/(s.10a);无霜期有缩短趋势,积温呈增加趋势。玉门气候变化对玉门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均产生了一定影响,1989-2008年玉门饮马农场啤酒花单产量和甲酸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543.8 kg/(hm2.10a)、0.5%/10a。[结论]该研究为啤酒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长治市11个气象观测站近40年(1971—2010年)气温、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浅层(5~20 cm)冻土封解冻资料,采用统计对比聚类法分析气候变暖与冻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治气候变暖较为明显,年际线性趋势增温率为0.30℃/10 a。随着冬季气候的变暖,平均冻土深度与最大冻土深度均趋向变浅。在冬春、秋冬2个转换期气候变暖的前提下,浅层冻土的平均冻结终日与始日分别显现出提前和推后,意味着浅层土壤封冻期的缩短。  相似文献   

19.
近45年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沙漠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利用近45年(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4个典型旗县(鄂托克旗、乌审旗、榆阳区及盐池县)的气温、降水量、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年大风累计日数及蒸发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气候发生了重要变化,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大风日数逐渐减少,蒸发量下降,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该地区气候空间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西北部地区优越。依据文献记载,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与本文研究所得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结论相似,说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沙漠化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20.
主要运用气候倾向率和三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珠三角的25个气象站1965-2007年近43年来的年均温和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进行了倾向、趋势分析,并对25个气象站气温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气温年际变化的趋势性明显,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和秋季的趋势性变化显著;珠三角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到,珠三角的南部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北部地区,南部和北部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之差达到2.6℃;珠三角地区的春季、夏季、秋季的温度空间分布的差异不大,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明显,最大温差为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