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延安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延安市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能够综合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方面的16项指标来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分别计算自然生态背景、生态敏感性、人类干扰度以及人类适应性四方面的生态脆弱性值,将其归为自然潜在脆弱性和人为干扰脆弱性两大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文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选取9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陇中黄土高原进行水土流失生态分区。分区结果表明,兰州的人类活动综合干扰度大于12.0,是研究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天水位居第二,干扰度在7.0~12.0之间;临夏、庆阳和平凉位居第三,干扰度在6.0~7.0之间;白银、定西两市是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相对最轻的区域,干扰度在5.0~6.0之间。据此,笔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建立隶属模型,对指标进行正规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影响,并利用AHP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值,利用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系统弹性度、资源承载指数和资源承载压力度进行分级评价,最后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RS和GIS支持下的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一体化技术对若儿盖1995、2000、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 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出23项评价指标对草原生态安全贡献量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做了评价,并应用Markov模型对2010年生态安全状况做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1995年以来生态安全的"不安全"隶属程度有所增加,从1995年的0.12538到2004年的0.47022,生态安全状况有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并预测2010年的隶属度已达到0.56273,为1995年的4.5倍.造成研究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人类经济活动、鼠害和全球变暖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环境保护、治理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泰安城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是泰安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为准确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系统采集并分析了地下水样品119组,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最差指标判别法相结合的分类组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一般化学指标15项、无机毒理指标6项、毒性重金属5项、有机指标26项。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相对较差,可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8.07%,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样品占31.93%,地下水的综合质量为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孔隙水;地下水综合质量受到天然地质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贡献率为54.36%,其中影响最大的指标为一般化学指标总硬度和无机毒理指标硝酸盐,超Ⅲ类指标影响率分别为74.39%、59.76%。分类组合评价方法考虑了一般化学指标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解决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过于集中且Ⅲ类水出现概率低、最差指标判别法评价结果过于悲观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区域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定量评价湿地的生态质量,对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湿地资源评价为综合评价层,以12个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构建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专家评议的方法,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权重,使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各因子的得分,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来表达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湿地当前生态质量级别为一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维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对掌握现阶段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状况,维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生态安全评价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框架模型的指导下,以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为例,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进行了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中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减少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主观性的干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状况的贡献率,为区域生态安全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定量化评价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田绿洲脆弱生态环境成因及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田绿洲是我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带地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于田绿恶劣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采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活动是该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反映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代表性指标、根据南疆地区和全国的对比结果拟定了相应的分级和评价标准、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于田绿洲的生态环境处于极为脆弱状态,应大力加强于田绿洲生态脆弱区的整治。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运用生态承载力、城镇体系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特点及趋势。采用生态弹性度、资源承载力和承载压力度、对生态承载力的演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态承载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为脆弱生态条件下的城镇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区研究》2021,38(5):1484-1496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通过对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系列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使用地理探测器中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交互作用分析法对RSEI的8个影响因子(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经济密度、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进行影响程度的定量探测,进而揭示出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和2019年乌鲁木齐市RSEI均值分别为0.21、0.21、0.23呈增加趋势,研究期内乌鲁木齐市生态变好的面积大于变差的面积,说明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转好的状态;(2)近20 a研究区8个影响因子中单因子热度指标对RSEI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3)研究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考虑多因子交互作用情景下人口密度,绿度指标和干度指标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驱动力。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掌握其变化规律,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客观评价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了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四级指标值。选择各级别典型生态区域实例,通过对现状和指标值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反映了植被生态的量化指标,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生态质量,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域生态保护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引发了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快速准确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遥感技术分别反演出绿度因子、湿度因子、干度因子和热度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改进遥感生态指数(MRSEI)。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MRSEI的代表性,建立基于MRSEI的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对锡林郭勒草原近26 a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MRSEI可集中4种生态因子信息,能够准确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锡林郭勒草原从1991—2017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先好转后恶化的趋势; 1991年研究区上游的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下游,生态环境质量东部优于西部; 2004年,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差异较1991年变化较大,上游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但下游明显降低;至2017年,整个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降低,仅在锡林河上游两岸与流域的南部和东南部保持良和优良。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全面和客观评价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的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优势物种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深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了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恢复质量的评价指标值。该方法既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也考虑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立地表征指标,各项指标相互联系和相关,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指导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层次分析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频度统计法、多因子比较法和专家评价法等多种方法提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以西安市近十年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评价西安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从1998年到2008年,西安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上升,生态环境良好。据此可以为...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20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段自1974年以来至2000年全部断流。本文选取卡拉~台特马湖段呈东南向分布的狭长地带为典型区,以2000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提取了土地利用程度及植被类型因子,结合地下水位对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区进行了景观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将典型区按景观生态质量高低分为好、一般、较差、差和极差五个等级,结果表明:质量优的景观多是河道附近呈斑块状分布的人工绿洲,质量差的景观是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区的主体,景观质量较差的景观面积占典型区的98.91%,主要分布在距离河道比较远的地区和英苏以下地段。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生态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Aral Sea Basin in Central Asia i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unit in the center of Eurasi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Asia to carry out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Aral Sea Basin.In this study,the ari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ARSEI)for large-scale arid areas was developed,which couple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greenness index,the salinity index,the humidity index,the heat index,and the land degradation index of arid areas.The ARSEI was us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Aral Sea Basin from 2000 to 2019.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enness index,the humidity index and the land degradation index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Aral Sea Basin,while the salinity index and the heat index exerte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Aral Sea Basin demonstrated a trend of initial improvement,followed by deterioration,and finally further improvement.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se changes was significant.From 2000 to 2019,grassland and wasteland(saline alkali land and sandy land)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basin had the wor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The areas with 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rivers,wetlands,and cultivated land around lakes.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19,except for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Aral Sea,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other areas of the Aral Sea Basin has been improved in general.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change in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heat index and between the change in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humidity index were–0.593 and 0.524,respectively.Climate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d to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heat and humidity changes in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Aral Sea Basin.However,human activities had a greater impact.The ARSEI can quantitatively and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scale and causes of large-scale and long-time period changes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rid areas;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rid areas.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决定了生态的脆弱性,流域生态系统孕含着一定的风险性。从塔里木河干流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状况出发,建立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加权平均方法对模糊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借助ARC-G IS的地统计分析工具,生成风险评价结果图。研究表明: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并且,生态风险指数由上游的2.5增加为下游的4.1,生态风险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干流下游地区。加大对生态风险敏感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力度是降低生态风险与维持生态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并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明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文中构建了甘肃省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四个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的因子,分别为非农产业因子(NAIF: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Factor)、教育条件因子(ECF:Eudcation Con...  相似文献   

19.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草原自然环境压力和人类需求与影响,对草原生态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以生态环境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PSR)模型为指导,构建由21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天祝高寒草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在GIS软件支持下,利用天祝高寒草原地区地图数据、遥感数据、观测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信息图谱方法生成天祝高寒草原水热和土地条件图谱、以乡镇为指标分级分类单元的评价指标图谱和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安全评价结果图谱。研究表明:天祝高寒草原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但是处于较不安全和不安全状态的区域面积已接近总面积的1/4,草原生态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区内生态安全状态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可划分为西北部草原生态安全保护区、东部草原生态较安全保护与治理区和中部草原生态安全治理区3个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