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21优691系三系不育系中21A与自选强恢复系淦恢691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稻早熟组合。2007年参加省区预试,平均亩产为495.91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67%,差异不显著,第6位;2008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亩产为477.76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68%,差异极显著,第2位。2009年江西省区试续试平均亩产为483.24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97%,显著,第5位,两年平均亩产480.5kg,比对照增产7.83%。全生育期比对照早约3d。2010年3月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2.
苏种 《农家致富》2016,(4):22-23
宁两优618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3。由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683S×丰恢618配组,于2010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9.2公斤,比对照II优084增产6.2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3公斤,比对照II  相似文献   

3.
Y两优5813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Y58S和自选两系中籼恢复系R713(来源于蜀恢527/轮回422//R9311复交后代系选)组配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8年在南昌品比试验中,田间表现好,产量高。2009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预试,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区试及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江西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总结高产、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广优67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广优673系以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的恢复系福恢673为父本,以抗病不育系广抗13A为母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55.9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0.65%;201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43.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2.49%;在3年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全生育期143.2d,比对照II优明86长1.1d;经2年区域试验田间抗稻瘟病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水稻II优1273是由三明市农科所于2000年育成,该组合是用II一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2001年,II优1273参加三明市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51%,居第一位;同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53.02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1%,居第二位。2002续试,平均亩产521.57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9%。2003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22kg,比对照增产9.32%。2003年12月II优1273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公告。  相似文献   

6.
两优586     
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两优586是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运用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作母本,优质恢复系C6-1作父本配组而成,2001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是国内第一个应用于生产上的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90天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50~450个,每角粒数18~20粒,千粒重4.5g,含油量42.32%.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38.59μmol/g.耐渍、抗冻能力强.适应在长江中游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种植.1997~1999年江西省区试平均单产量1 758kg/hm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8~2000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片区试,平均单产量2 278.5kg/hm2,比中油821增产12.6%.一般单产量1 443~2 233.5kg/hm2,比中油821增产15.6%~18.6%.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7年在四川省什邡市将22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晶两优1199,为796.6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9.9kg,增产幅度达到48.4%,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3.1kg,增产幅度达到13.2%;第2位是隆两优1377,为795.5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8.8kg,增产幅度达到48.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2kg,增产幅度达到13.1%;排在第3位的是隆两优1319,为778.7kg/667m~2,比对照增产242kg,增产幅度达到45.1%,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75.2kg,增产幅度达到10.7%。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航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三班镇于2005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连续两年都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性,深受农户欢迎,是三班镇水稻新品种推广潜力较大的组合之一。一、产量表现三班镇于2005年开始引进Ⅱ优航2号。参加中稻新品种试验,亩产510.3千克,对比照组合特优73亩增产67.5千克,增产15.3%,产量居10个参试组合之首。在海拔450米的奎斗村中稻区试种植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当家品种特优73增产60.2千克,…  相似文献   

9.
“协优5968”(“协青早A”/“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籼新组合。于2003、2004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单晚和连作晚稻种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在省内外共种植35万亩。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8.40、561.8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7.0%、16.2%,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迟熟高产组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2.7、5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6.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80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稻迟熟优质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好,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1998年早季引进。参加我县早杂区试,平均亩产495.5公斤,居参试9个组合的第二位,比对照威优77亩增16公斤,增产3,33%;比对照汕优016亩增19.4公斤,增产4.07%,均未达显水准;但比参试的威优89增产显,比威优016增产极显,是个具发展潜力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1.
国审品种杂稻内5优907引种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907系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川恢907组配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黔东南州农科院引进该品种进行高产连片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不易倒伏、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好、大穗等特点。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22.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04.3 kg,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13.4 kg,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1.2 kg,比Ⅱ优838增产7.6%。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0。  相似文献   

12.
陆两优996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和湖南省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用两系不育系陆18S与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院所选育的恢复系996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200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郴州市苏仙区示范种植8000亩。市农业局组织市、区农业局有关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563.5kg,比对照金优402亩增产111.5kg。现将主要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产早稻新组合荣优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优9号系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荣丰A与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恢复系R9配组而成的三系早稻迟熟组合。2006年参加江西省区试预试,平均单产7862.4kg/hm^2,比CK金优402增产10.07%;2007年区试,平均单产7145.4kg/hm^2,比CK金优402增产3.36%;2008年续试,平均单产7222.2kg/hm^2,比CK增产0.14%。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Y两优5867是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不育系Y58S与R67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品种,201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2012年通过广西引种认定。介绍了其制种技术及在大面积制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育三系恢复系黔恢785与从湖南省科裕隆公司引进的不育系湘菲A配组,育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经贵州省2009—2010两年杂交水稻区试鉴定,湘菲优785平均单产8.85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5.23%;经2011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9.87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52%。湘菲优785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黔审稻2012001号)。湘菲优785是适合贵州省一季迟熟中籼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参试新组合23个,以两优培九作为对照品种,亩产幅度在450~635 kg/亩,平均亩产572 kg/亩,参试组合中亩产量和日产均超过对照品种的有嘉浙优48、华浙优122、中亿3868、雨两优56、皖两优31、中浙优1628、兴两优521、中占优1560、嘉晚优1811、钱优7128、荃优1514、华优秀美等12个组合。其中嘉浙优48、华浙优122、中亿3868、雨两优56、皖两优31等5个组合亩产比对照CK均增6.6%以上;嘉浙优48、华浙优122、中亿3868、雨两优56、皖两优31、中浙优1628、兴两优521、中占优1560、嘉晚优1811、钱优7128等10个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内6优10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泸恢107与抗稻瘟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育成的优质、稳产型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48.51 kg,比对照F优498增产3.35%,适应性广,耐热性强,分蘖力强,丰产稳产型好。文章根据该品种的生长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陵两优69系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选育的早熟高抗两系杂交籼型早稻新组合,于2018年通过江西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单季杂交粳稻新组合联品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参试新组合22个,以甬优9号、嘉优5号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亩产706.7 kg/亩,产量幅度526.7~766.7 kg/亩,亩产量和日产均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甬优1559、3684A/G3720、甬优7859、甬优1972、长两优405、江浙优1511等9个组合。其中江浙优1511、江浙优1513、春优37、长两优405、安粳优16、3684A/G3720、甬优1972等7个组合亩产比对照CK1均增2.91%,比CK2均增4.17%;比两个对照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日亩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依次为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浙优426、甬优1559等5个组合,日产比对照CK1均增4.3%,比CK2均增3.97%。  相似文献   

20.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2011-2013年在北流市试种及推广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干谷达652.9 kg,最高亩产干谷达834.5 kg,创北流市水稻亩产新高。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