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小城镇健康发展乃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为评价和研究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小城镇健康发展,笔者对如何评价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是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树立的基本理念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从体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方面———成长潜力、创新能力、环保能力出发,尝试构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小城镇发展状态评价体系;建立了小城镇发展状态评价的递阶多级模糊数学模型,以河北省鹿泉市铜冶镇为例,通过选取适宜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应用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铜冶镇今后10年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铜冶镇(1998—2010年)发展状态为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丁 《甘肃农业》2013,(4):3-4,15
评价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导。作者以小城镇人居环境作为评价对象,选取与小城镇人居环境密切相关联的19项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客观地评价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在研究小城镇建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客观现实性和动态性,基本上涵盖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主要方面,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的状况。熵值法是根据各指标值的差异度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从而得到更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可量化的决策依据等问题,以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类18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将18个指标进行权重排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明镇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属于等级Ⅴ,即描述为很适合进行宅基地置换。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得到了华明镇的认可,证明所建立的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决策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姚平伟  侣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22-6624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Delphi和AHP法,建立了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一个适合沈阳市的生态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市沈北地区进行生态评价,评价结果:社会经济制度环境指标指数0.618;社会发展环境指标指数0.662;自然环境指标指数0.766。总的生态化程度指标指数为0.684,生态化建设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规模、资金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要精心规划,优化布局;改革户籍制度,扩大规模;多方筹资,解决资金问题;保护环境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小小城镇持续发展与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与现状;说明了小城镇信息化概念与适用技术;特别论述了小城镇信息化发展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地理信息系统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发展信息化的理论框架。认为:在当前信息化和城镇化都被提升到发展的战争地位之时,推进小城镇信息化势在必行;小城镇信息化应注管理的信息化,而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在小城镇信息化起核心作用;小城镇信息技术的选择应注重实用性,切忌贪大求全。最后,提出了小城镇持续发展号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安全是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是否能健康有序地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人类经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本研究以洞庭湖流域为例,基于农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卫星遥感技术及PSR 模型,构建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检验评判矩阵的一致性,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综合权重;通过研究比对和实地验证,建立安全状态层各指标的遥感反演模型,各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大区域范围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改变了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主要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根据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级法以及专家评分组结合的方法,首次建立了我国南方县级林场可持续林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本研究可为林场可持续林业建设的诊断,调控和评价提供手段与工具。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合理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该文从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内涵入手,讨论了土地整理评价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建立评价体系指标的方法,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鉴于生态足迹法存在的缺陷,增加新的指标以改进该方法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构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法。【方法】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4个概念,且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形成新的指标体系。【结果】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7个国家及中国部分省、市和县作了评价。【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13.
虽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很多类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但各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还都是基于数据在一维数轴上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之上的.既然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如人与自然两个亚系统.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但人与自然本质上是不可替代的.那么评价结果建立在一维数轴的比较上便忽视了人与自然的不可替代性.本文通过分别构建人与自然系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东省17地市人与自然的发展现状,在二维向量坐标系中评价各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与在一维数轴上得到的各个地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表明基于二维向量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煜婷  王晨光  张楠  李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71-14074,14076
系统构建法的主要内容为中科院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即五大支持体系: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通过仔细查阅201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对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的核算与分析,利用五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预测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走势,探寻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指标选取方法,构建了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利用2000--2009年的数据对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海南省农业系统总体发展良好,呈上升趋势,但农村社会子系统、农业资源子系统和农业环境子系统的可持续性不稳定,建议加大对弱势子系统的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提出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概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较为客观的因子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分析1979年以来鞍山地区防洪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指数,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进而对鞍山防洪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战略环境评价为依据,对耒阳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满意度指标体系,利用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发展度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耒阳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耒阳经济开发区生态满意度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孔梅  黄海军  马立杰  侯洪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84-10185
海岛具有丰富的资源,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海岛对外界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敏感,因此海岛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长岛县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计算了海岛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用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对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海岛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北过伐林区林业局级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标准 ,研建森林经营单位级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及实践的前沿课题 .为了给我国东北天然过伐林区林业局级实践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该文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 ,采用目标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 ,研建了一套东北过伐林区林业局级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经在汪清林业局试用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汪清林业局测试表明 ,森林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标值为 6 6 .8,评价结果为中等 .经分析主要是近百年来长期破坏森林造成的结果 ,形成森林自然度降低、破碎化加剧、原始老龄林减少等现状 ,从而造成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根据该指标体系 ,可结合森林经理调查定期监测评价森林经营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从而调整经营措施以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  相似文献   

20.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是在林业可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在深入理解森林资源健康评价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遵照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从森林资源特征、灾害、社会、科技等方面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专家打分)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探讨并构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