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苜蓿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苜蓿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苜蓿的茎、叶和种子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苜蓿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叶和茎中含有18种氨基酸,种子含有17种氨基酸。不同苜蓿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苜蓿叶片、茎和种子中氨基酸含量占干重比例分别为30.43%、24.44%和18.3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结论]苜蓿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紫苏叶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紫苏叶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等方法,测定紫苏叶的营养成分。[结果]紫苏叶常量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其蛋白含量高达24.89%;紫苏叶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16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微量元素中钙和磷含量较高,紫苏叶钙含量为2 354 mg/kg,磷含量为1 341 mg/kg;紫苏叶氨基酸总量和必须氨基酸总量为25.14%和11.09%。[结论]紫苏叶含有丰富营养成分,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紫苏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福建插田泡果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44-17945
[目的]探究福建插田泡果肉营养成分。[方法]以福建产插田泡果实为原料,对其总糖、果胶质、脂肪、酸度、粗蛋白、氨基酸等一般营养成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插田泡果肉鲜样维生素C含量丰富,SOD含量高达292.34μg/g(FW),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粗脂肪等营养成分。插田泡果实氨基酸含量为11.257 mg/g(DW),至少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果肉鲜样中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结论]插田泡果实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木瓜叶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木瓜叶芽与木瓜果的主要营养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木瓜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并且具有较高含量的甲硫氨酸。木瓜叶芽中检测出7种有机酸,有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1.2倍,其中苹果酸的含量最高,为18.19 g/kg。木瓜叶芽中的无机矿物质含量是木瓜果的5倍,且检测出硒。木瓜叶芽VE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而Vc含量低于木瓜果。[结论]木瓜叶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木瓜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分析芦笋茎不同部位中氨基酸含量,为芦笋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芦笋茎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8种氨基酸在不同部位均有检出,嫩尖中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嫩茎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支/芳比最高。[结论]芦笋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这为芦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蚕蛹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蚕蛹蛋白与猪肉蛋白、鸡肉蛋白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并对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蚕蛹蛋白与畜禽蛋白的比较结果表明蚕蛹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42.20%,符合WHO/FAO评分模式。[结论]蚕蛹蛋白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蛋白来源。  相似文献   

7.
孟军  纪柳梅  刘洋  吴丹  黄思琪  黄增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8-5519,5662
[目的]测定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为罗汉松果实的药效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法对罗汉松实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罗汉松种子和花托总氨基酸含量(以鲜品计)分别为2770.5me/100g和466.1mg/100g,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63.2%和62.0%。罗汉松种子和花托均含有Ca、Fe、Mg、Zn、Mn和Cu元素,其中Ca含量最高,分别为69.9mg/100g和21.6mg/100g。[结论]试验测得罗汉松实17种氨基酸和6种矿质元素,分析认为罗汉松实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特点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青叶粗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大青叶粗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70%乙醇溶液浸提干燥的大青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粗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青叶粗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大青叶粗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大青叶粗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5(g/mL)。大青叶粗黄酮对于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大于芦丁,小于V_C。[结论]大青叶粗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紫苏叶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新疆产地紫苏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紫苏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4种微量元素,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结论]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Fe、Zn、Mn和Cu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沿海滩涂甘紫菜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沿海滩涂甘紫菜为材料,将新鲜藻体晒干、粉碎,作为样品。测定样品中氨基酸、Vc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样品中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和16种水解氨基酸,在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4.35%,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39.8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种类多、含量高,样品中含Vc 17.2mg/100 g、VE4.08 mg/100 g;微量元素中Na的含量最高,样品中含356.7 mg/100 g,其次是Ca、Mg和K,Pb和Cu的含量远低于指标值。[结论]沿海滩涂甘紫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陈桂平  客绍英  陈玉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92-16394
[目的]为深入研究菘蓝对根腐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菘蓝根腐病菌毒素处理菘蓝幼苗,筛选最适处理浓度;对最适浓度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的外部形态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稀释10、2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在试验期间全部萎蔫死亡,稀释40、5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在试验期间大部分无病变现象,稀释3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病变现象明显,处理72 h后50%幼苗萎蔫死亡。经稀释30倍毒素处理的菘蓝幼苗可溶性蛋白的谱带大体相同,但也出现了个别特异性条带;经毒素处理的样品蛋白条带数多于对照,且染色较深。[结论]菘蓝根腐病菌毒素的筛选压力以稀释30倍最好。  相似文献   

12.
菘蓝秋季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15个不同居群菘蓝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及6个重点不同居群菘蓝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7个典型居群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叶缘无齿四倍体居群、叶缘具齿四倍体居群、叶片被蜡居群、甘蓝型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山东居群、山西居群、四川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低;甘蓝型菘蓝净光合速率(Pn)最高为23.27 μmol/(m2·s).四倍体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二倍体.7个重点居群中四倍体类型菘蓝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相对于二倍体类型都较高,其中四倍体最高分别为2 375.00 μmol/(m2·s)、536.61 μmol/(m2·s),二倍体最高为2 100.00 μmol/(m2·s)和505.16 μmol/(m2·s).菘蓝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来源于四川、山东、浙江的菘蓝和甘蓝型菘蓝叶片对小菜蛾的取食和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研究菘蓝的抗虫育种和抗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法测试菘蓝叶片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结果:小菜蛾取食菘蓝叶片后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推迟或不能化蛹,而对照组小菜蛾正常生长、发育直至化蛹。结论:菘蓝叶片中含有影响小菜蛾取食和抑制其生长发育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应用数码显微技术对市售不同来源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两者的显微结构上,板蓝根中多见网纹导管、单粒淀粉、复粒淀粉、石细胞;南板蓝根中多见孔纹导管、具细小纹孔的薄壁细胞、单粒淀粉、钟乳体,这表明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显微结构特征可用于2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同时也为全面研究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应用数码显微技术对市售不同来源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两者的显微结构上,板蓝根中多见网纹导管、单粒淀粉、复粒淀粉、石细胞;南板蓝根中多见孔纹导管、具细小纹孔的薄壁细胞、单粒淀粉、钟乳体,这表明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显微结构特征可用于2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同时也为全面研究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下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菘蓝相关酶活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菘蓝的抗涝能力提供方法。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水分胁迫下,不同浓度EBR(0.01、0.050、.10、0.501、.00 mg/L)处理下的菘蓝的抗氧化保护酶(SOD、POD、CAT、APX)、乙醇脱氢酶(ADH)、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当EBR浓度为0.100、.50 mg/L时,菘蓝的黄叶数最少,随着EBR浓度的增加,抗氧化酶、ADH、NR活性先增后降,Pro、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相同变化趋势,MDA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结论:适宜浓度的EBR能显著提高菘蓝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菘蓝的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菘蓝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研究6-BA和NAA对菘蓝叶片分化的影响。[结果]处理6-BA 1.5mg/L +NAA0.6mg/L和6-BA2.0mg/L+NAA0.2mg/L的不定芽分化率均为93.75%,分化系数分别为40.0和38.75。NAA对叶片分化率的影响最大,其与6-BA的交互作用较强,6-BA的影响相对较小。菘蓝叶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6mg/L。IBA和NAA对菘蓝试管苗生根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单独使用0.1mg/LNAA的生根率迭卯%以上且根的质量较好,而过高浓度抑制生根。IBA对菘蓝生根的促进作用不如NAA,生根率较低且根的质量较差。菘蓝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1mg/L。[结论]该研究为菘蓝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知母、桔梗、白术、板蓝根和紫丹参等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响应参数的分析及其根部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筛选出适宜杨树林下种植的药用植物。结果表明,知母、桔梗、白术和紫丹参的耐萌性相对较强,而板蓝根的耐荫性相对较弱;知母、板蓝根、紫丹参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而桔梗、白术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强。综合来看,知母、板蓝根、紫丹参较适宜杨树林下种植。应根据林分不同生长时期选择相应药用植物进行复合经营,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杨树复合经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咸水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阈值。[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发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地下咸水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确定菘蓝萌发期的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咸水浓度低于0.4%时,菘蓝种子萌发基本不受影响,当咸水浓度高于0.6%时,菘蓝种子萌发的所有指标的相对值均受到明显抑制;相对发芽率与咸水浓度间呈线性关系且高度相关,大叶菘蓝和小叶菘蓝的耐盐阈值分别为0.66%和0.73%,可见菘蓝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较强,小叶菘蓝的耐受性更高,适于在中、重滨海盐碱地种植。[结论]该研究为菘蓝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及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氮、磷、钾对菘蓝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方法]采用砂培方法栽培菘蓝,测定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下,菘蓝生物量、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结果]菘蓝营养生长各阶段对氮磷钾需求不同,营养生长后期氮磷钾的共同作用对菘蓝生物量积累有重要影响,根冠比以低氮水平下较高;一定氮素水平下,增加钾水平促进了菘蓝叶片硝酸盐的积累,叶片NR活性受到氮和钾的共同作用的影响,GS活性与氮钾水平及二者比例有关。[结论]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对菘蓝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