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麻竹实生苗无性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结果表明:①)收集优良开花母株,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可为优良无性系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②圃地培植的实生苗无性系在16个月龄和28个月龄时的生长显著相关,16个月龄时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性系筛选,可靠性较大;②提早分株种植能加快实生苗无性系的总体生长与繁殖,利于加快无性系选育的进程;④无菌播种组培条件下,组培中无性系的生长特性与其移裁圃地后的生长特性十分相关,各无性系固有的生长特性在培养的3—6个月间逐渐表现,可在此时进行离体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2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结果表明(1)收集优良开花母株,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可为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2)圃地培植的实生苗无性系在16个月龄和28个月龄时的生长显著相关,16个月龄时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性系筛选,可靠性较大;(3)提早分株种植能加快实生苗无性系的总体生长与繁殖,利于加快无性系选育的进程;(4)无菌播种组培条件下,组培中无性系的生长特性与其移栽圃地后的生长特性十分相关,各无性系固有的生长特性在培养的3~6个月间逐渐表现,可在此时进行离体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3.
报道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千篇一律中子,用辅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菌无性系,结果表明:收集优良开花母株,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可为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巨龙竹实生苗生长性状的观测,总结出了20个月苗龄时,对其种胚组培苗进行优良无性系选育是相对可靠的,筛选出了8个各种性状均较优的无性系。并对各无性系在试管微环境下和圃地的生长表现进行对比,归纳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巨龙竹幼年竹组培在试管内的早期选优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14年生长白松无性系搜集圃的球果、种子产量较低。本文从不同长白松无性系,以及其开花物候期、无性系内植株生长优劣和进行人工授粉四个方面对其球困种子产量进行探讨后,提出了选择优良无性系,培育整齐二菌,进行集约经营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等三项营建优质优势高产长白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麻竹实生苗无性系的组培繁殖及其生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所得的麻竹种子,经无菌发芽增殖培养而成的实生苗无性系进行组织培养繁殖试验及生长观察。结果表明,同一培养基中的各无性系之间增殖、生长状况各不相同,在芽萌发后的培养过程中,一部分无性系逐渐褐化死亡,一部分无性系生长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经3个月的培养,各无性系的基本生长特性能得到体现,3个月后增殖速度较快、生长健壮的无性系,在以后的增殖培养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按其在培养中的生长状  相似文献   

7.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繁育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繁育试验,筛选出一组广谱、高效的培养基和组培苗最佳移栽期及移栽后的培育管理方法;营造了组培苗与实生苗及各种源无性系不同繁殖方式的对比试验林,进一步研究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造林在树高、地径等性状上均高于实生苗及常规无性繁殖苗。  相似文献   

8.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14片试验林102个无性系的调查分析,8年生(含苗龄)以上的82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开化1代种子园或那坡优良种源实生苗)增产35.8%,从中筛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87.1%,其中三个增产1倍以上。试验表明,从杉木优良家系(合优良种源的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和2代种子园的优良种苗营造的幼、中龄林中进行无性系选优,增产效果以优良杂文组合较好,2代种子园次之,1代种子园和优良种源更次之。在增产水平高且后代分化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单系为好;在增产水平高,但后代分化不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多系为好。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测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优良家系193个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选择34个无性系进入林期测定。根据3年生高生长,结合扦插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一次性合格萌条产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初选出7个生长量高、萌条产量高、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建立生产性采穗圃的入圃材料,进一步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7个无性系的3年生高生长平均大于对照ch1(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实生苗)39.40%,大于对照ck2(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8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以20世纪60年代引种驯化的油橄榄作母本,通过人工授粉产生杂交子代,从子代中选育抗病苗木,培育优良无性系用于造林。造林途径主要是培育抗病实生苗嫁接优良无性系用于造林;从杂交子代中选育抗病高产优株,通过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丛生竹开花授粉特性及麻竹苗期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竹、绿竹、大头典、吊丝单、撑篙竹几个丛生竹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和人工授粉;对麻竹进行苗期选择.结果表明:麻竹花雌雄蕊异时成熟,柱头和花粉发育良好,易于授粉;绿竹属3个竹种竹花雌蕊退化,花粉少或无,授粉困难;撑篙竹花雌雄蕊同时成熟.2002~2003年、2003~2004年分别收获麻竹种子388粒、麻竹种内和麻竹×绿竹种子1 495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2.5%,36.5%.19个月龄的麻竹实生苗平均每丛发笋量为8.89秆,平均竹高187.08 cm,平均地径1.66 cm;在竹高、地径方面占优势的群体发笋数量中等.  相似文献   

12.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a生株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木相思无性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株优势木”法评选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优树,采集优树根蘖萌芽条进行扦插和组织培养繁殖无性系试验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广东省紫金县苏区镇进行无性系测定,利用黑木相思4 a生的树高、胸径等观测数据进行无性系早期评价,结果表明,18个参试无性系中有12个无性系的树高生长或胸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P<0.05),可作为与试验点类似条件地区中试推广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苗圃试验对25个木麻黄无性系苗期的苗高、地径、保存率和叶绿素总量4个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苗期选择筛选出5个较适应贫瘠土壤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甘孜高海拔地区大果圆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果圆柏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育苗环节的苗圃地选择、种子采集、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量以及苗木的后期管理进行了叙述。研究结果表明:1)沙藏是贮藏种子的最好方式,各项调查指标均优于其它贮藏方式;2)育苗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夏季的控温和冬春两季的控湿措施;3)大果圆柏种子生长周期长,易受病...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在总结传统育苗的基础上,应用推广了苗木生长调控新技术,新老技术紧密结合配套使用,取得了松树大田育苗的良好效果。通过选择圃地、控制播种量、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并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8月中旬进行切根、剪顶,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马尾松播种量45kg/hm2,培育苗木169.2万株,Ⅰ、Ⅱ、Ⅲ级合格苗出圊率时%,其中优质苗率达53.5%。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菌根丰富,达到了大田优质苗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麻竹种内控制授粉子代苗期选择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零星开花母竹为亲本,通过控制授粉得到了遗传变异丰富的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对65个正常生长的杂交组合子代苗进行苗期选择,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选出优良笋用及笋材两用杂交组合29个和34个。入选优良笋用杂交组合平均发笋量比选择前增加17.9%;入选笋材两用杂交组合的平均发笋量、地径及杆高比未选择前分别提高4.8%、22.6%和19.5%。研究表明,麻竹可以通过人工杂交及选择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对2~5年生马尾松实生苗、扦插苗2种苗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这2种苗木造林的保存率都超过95%。扦插苗和实生苗2年生时5个测量性状(树高、胸径、冠幅、活枝轮盘数、侧枝总数)均差异不显著;3年生时树高、胸径差异显著,其它不显著;4年生时5个性状差异均显著。即从3年生开始扦插苗早期生长量才显著高于实生苗。说明扦插林早期较实生林速生。在种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优良的无性系繁殖苗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