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探明影响保山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气象因子及其相关性,为烤烟生态区域划分与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调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9年内保山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降雨量、气温、湿度和日照时数)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影响保山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气候因子依次为气温、降雨量、湿度和日照时数;成熟期均温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伸根期温度与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伸根期均温、大田期均温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伸根期湿度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还原糖含量与大田期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熟期均温与糖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旺长期降雨量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旺长期降雨与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气象指标中均温与湿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烟叶各化学成分与均温、湿度的影响关系状况较为稳定,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降雨量变异系数较大,烟叶各化学成分与旺长期降雨量的影响关系状况波动较大,受外界干扰较大。  相似文献   

2.
南雄烟区气候条件与烟叶产量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影响广东南雄烟区烟叶产量构成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采用数据调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近几年南雄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主要气象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和气温)与烟叶产量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影响烟叶产量及其构成的气候因素依次为降雨量、日照时数和气温;上、下部叶单叶质量及下、中部叶产量比例与成熟期的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旺长期及4月上旬降雨量呈正相关。上部叶还原糖含量、钾离子含量、总氮/总烟碱、还原糖/总糖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相关。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离子含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总氮/总烟碱与5月下旬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总糖与3月下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6月上旬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移栽期来改变烤烟大田各生育期气候条件,进而达到调控烟叶产量构成及化学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沙烟区气象因子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SS软件对长沙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不同部位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因子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为:气温累计降雨量累计日照时数。其中4月气温与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下部烟叶钾含量显著正相关;5月气温与上部烟叶氯含量和下部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月累计降雨量与上部烟叶总植物碱含量、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7月累计降雨量与上部烟叶糖碱比、中部烟叶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月累计日照时数与上部烟叶氯含量、下部烟叶总植物碱显著正相关,与下部烟叶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云南省临沧永德县不同海拔高度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对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产生不同影响;烟碱和总氮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总糖和还原糖随海拔高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钾和氯的含量、以及钾氯比不同海拔高度间差异不显著,各化学成分指标在海拔1 250-1 450 m处表现较佳。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还原糖、总糖随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减少;烟碱随积温、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加;总氮随日均温、积温增加而增加;糖碱比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通径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对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直接影响较小,而间接影响较大;对烟碱、总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贵州乌蒙烟区气候因素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烟区的气候因素资料以及烟叶化学成分数据,分析了烟区的气候特点及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乌蒙烟区大田期均温为17.49℃,大田期日照时数平均为606.91h,大田期降雨量为831.90mm;烟叶化学成分表现为总糖、还原糖较高,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较适宜,烟叶吸味淡,刺激味较轻,钾氯比值平均为6.90;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最大,各生育期温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旺长期和成熟期日照时数的多少对烟叶糖类物质、钾含量以及含氮化合物的积累也存在较大程度地影响;降水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烤烟口感特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口感特性的关键化学成分因子,以我国主产烟区72份烤烟中部叶样品为材料,对烟叶样品的口感特性与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不同口感特性类群烤烟叶片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中部叶口感特性得分平均值为11.50,变幅为10.00~14.00.总植物碱、总氮、蛋白质、挥发碱与口感特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糖、还原糖、pH值、氮碱比、糖碱比与口感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挥发碱及氮碱比、糖碱比与口感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总植物碱、还原糖与口感特性在线性条件下拟合程度好,其他指标与口感特性的关系均在非线性条件下拟合度最好.除钾、氯和钾氯比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在不同口感特性类群间差异显著,高口感类群烟叶具有较高的总糖、还原糖和pH值,低口感类群烟叶则具有较高的总植物碱、总氮、蛋白质和挥发碱等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玉溪烟区初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现状和年度间的变化趋势,对2014—2018年玉溪市9个烤烟K326种植区的1 689个初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下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值略高,上部烟叶氮碱比值略低,其余化学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上部烟叶糖碱比值较稳定,其余化学成分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氮碱比值的变异系数较小,氯、钾氯比值变异系数较大;烟碱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氯含量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钾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曲靖烟区2005~2007年9县(市、区)所产烤烟烟叶C3F的常规化学指标进行总体描述、产烟县(市、区)、年份间、不同品种间的统计分析及烤烟各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烤烟中除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略偏高,钾的含量略偏低外;总氮、烟碱、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等化学指标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除烟碱、氯、钾含量变异较大外,其他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3)化学成分在县际间(除氯外)、年份间(除氯、钾外)、主栽品种间(除还原糖、钾外)差异不显著。(4)总糖与还原糖呈高度正相关;烟碱与总氮,氮碱比与糖碱比呈中度正相关;总氮、烟碱与糖碱比,烟碱与氮碱比,氯与钾氯比呈中度负相关。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曲靖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保山施甸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及云烟85的B2F等级初烤烟叶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海拔高度生态因素对施甸烟区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甸烟区各海拔段土壤速效钾含量均较高,有助于提高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品质;施甸烟区烤烟大田生长期气温变化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最高气温和温差,并且不同海拔高度烟区气温差异较大的气象因素也是最高气温和温差;除6月的降水量随海拔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外,其他月份的降水与海拔高度没有明显相关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1678~1900m),还原糖、糖碱比和施木克值有上升的趋势,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有下降的趋势;除总烟碱与还原糖,钾与总糖相关性显著外,其余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广西省代表性烟区的气象因子、土壤理化性状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关联度以及这3个方面在烤烟品质形成中的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烤烟品质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气温、湿度(降水)、日照,影响烤烟品质的土壤理化性状主要有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影响烤烟品质的化学成分有烟碱、总氮、钾;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气象因子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气象因子,5~8月的气温是影响化学成分积累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熟期(7~8月)的气温影响最为显著。全年气象因子与烟叶总氮含量关联度最高,与总糖含量关系密切。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中,总氮、烟碱、挥发碱、挥发酸对气候条件反应最为显著(生长期);石油醚与土壤有机质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云南代表烟区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当地主要气象因子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的气象因子以及不同月份的气象条件与烟叶化学成分有不同的关联度。水溶性总糖与旺长期和成熟期的日照时数的关联度最高。还原糖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与水溶性总糖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与旺长期的降雨量也有较高的相关度;总植物碱与成熟后期的温度、旺长期和成熟初期的降雨量有较高的关联度,但与日照时数的关联度较低;蛋白质与伸根期的降雨量、成熟初期的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有较高关联度;与总氮含量关联度最高的是成熟后期的气温和降雨量以及旺长期的气温。  相似文献   

12.
阜新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阜新烟区烤烟季降雨量、日照时数、月均温和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表明阜新烟区各气候因子变异系数的大小依次为:大田降雨量>大田期总日照时数>大田期均温,其中大田降雨量变异系数最高,是该烟区较不稳定的气候因子。7月份的降雨量与中部叶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6),与上部叶和中部叶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74和-0.953),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5)。烤后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日照总时数的增加而减少,受生育期各月份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8月份均温与烟叶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r=0.977和r=0.974)。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以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2008这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气象材料,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最高温度、5月平均温度、5月最低温度、7月最高温度、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糖度的积累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6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总酸含量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8月日照时间、8月最高温度、9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糖酸比值有显著影响。4月活动积温、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的pH具有显著影响(在0.05水平上)。【结论】不同时段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怀来地区霞多丽葡萄的糖度、酸度、糖酸比、pH等成熟度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分析主要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枣庄市2011—2018年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9月份气温(0.9562)>6—9月份气温(0.9449)>6月份气温(0.9312)>7月份气温(0.9283)>8月份气温(0.9157)>6—9月份光照时数(0.8578)>7月份光照时数(0.8393)>9月份光照时数(0.8283)>6月份光照时数(0.8212)>8月份光照时数(0.7803)>6—9月份降水量(0.7623)>9月份降水量(0.6783)>8月份降水量(0.6239)>6月份降水量(0.5842)>7月份降水量(0.5409)。气温是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时数,最后是降水量,通过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种植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主产烟区和津巴布韦共107份烤烟样本为材料,研究了烤烟叶片中磷含量的分布特点,并重点分析了烤烟磷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主产烟区烤烟磷含量平均值为(0.43±0.08)%,变幅为0.25%~0.66%;津巴布韦烤烟磷含量为(0.53±0.05)%,变幅为0.45%~0.67%;②不同地区烤烟磷含量的变化为:津巴布韦(0.53%)>东南烟区(0.49%)>长江中上游烟区(0.45%)>西南烟区(0.42%)>黄淮烟区(0.41%)>北方烟区(0.39%),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随着烤烟着生部位的升高,烟叶磷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④烤烟磷含量与烟碱、钾和氯含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氮碱比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和钾氯比的相关关系不显著;⑤基于烤烟磷含量的聚类结果和不同磷含量水平下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结果可知,中、高磷含量类群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指标间协调性较好,烟叶可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生态条件对文山烟叶品质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文山烟区海拔和气象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山烟区各乡镇气象因子变异系数在2.12%~7.05%之间,烟叶总氮、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变异系数在12.31%~20.39%之间,气候和烟叶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烟叶化学成分具备"西南高原-清甜青香型"烟叶的典型特征;文山烟叶的总氮、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主要受大田期日照时数影响(关联系数分别为0.4541、0.4184、0.3909),烟碱、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主要受大田期空气湿度影响(关联系数分别为0.4586、0.4309、0.4040),氯和淀粉含量主要受大田期平均温度影响(关联系数分别为0.5161、0.5002),海拔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影响相对较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大田期日照时数减少,大田期降雨量增加,烟叶中的钾离子含量有增加趋势,还原糖含量有降低趋势;随着海拔升高,大田期均温的降低,烟叶中的氯离子和还原糖含量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在生长季不同月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变化率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北疆1998—2018年6—9月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空间上呈现降水较少、气温较高的中部和东部较低,海拔较高、降水较多且相对湿度较高的北部、西部和南部较高,由中部和东部向北部、西部和南部三面波动增加。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在6、7、8和9月呈降低趋势,月平均值表现为6月>7月>9月>8月。北疆天然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7月为增加趋势,6、8和9月为减少趋势,整体上波动较小。6、7和8月北疆月平均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9月与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出保山低热河谷区域早植烤烟生产的气候特点及其规律,为优质早植烟生产拟制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比较分析了伊洛瓦底江支流保山龙川江区域早植烟大田期1-7月和夏烟大田期5-9月的光、热、降雨等自然气候条件。结果表明:(1)保山具有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征,热量丰富,尤其是保山低热河谷区域光热等自然条件总体适宜优质烟叶周年生产。(2)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夏烟均好于早植烟,≥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温)、最低气温(夜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夏烟分别高7.0%,27.5%,4.4℃,2.7℃,6.5℃,27.4%,9个百分点。而日温差、大田期日照时间、日照率则早植烟高于夏烟,分别高39℃,1.6h/d,17.5个百分点。夏烟在整个生育期内除了第3,第4月降雨较多,其他各月降雨变化范围、气温、日照时数变化较平稳,而早植烟则随移栽后时间变化较大,降水量和气温逐渐增加,日照时数逐渐降低。(3)冬春季早植烤烟生产期具有一定的冷害低温等风险,应针对性地加强其生长发育规律、干物质和品质要素形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采取调整移栽期、设施工厂化育苗、膜下栽培、大苗移栽、合理水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