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秸秆利用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丰 《现代农业》2014,(10):91-92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国是农业大国,作物种类较多,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其中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秸秆占很大比重。大力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既是我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马占云  熊伟  林而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53-605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指出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同时常规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质能以其特性成为可替代能源。我国农作物秸秆是主要的生物质能的来源,对未来情景下作物秸秆的准确模拟非常重要。笔者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选用IPCC提供的未来情景,以GIS相关技术支持CERES-Maize作物模型完成了玉米秸秆产量模拟。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平均单产呈增产趋势,但全国分布不均,很多区域都是增、减幅在0~30%范围内变化。而且,气候变化对A2情景的影响变幅要大于B2情景,对灌溉玉米的正面影响大于雨养玉米。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种类(一)秸秆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近7亿t,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则高达8000多万t。近年来,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以提供能源为主的能源作物已逐渐成为农业生物质能的一大资源。考虑到农作物秸秆可获得性的特点,预计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能源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3亿t,折合标准煤为1.5亿t。(二)畜禽粪便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政府在2007年8月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作物秸秆这一农业的副产品作为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的潜力巨大。忻州市是山西省的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利用好玉米秸秆,使其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是一个重大问题。做好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玉米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解决环境污染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液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部分技术中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最后展望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解决环境污染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液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部分技术中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最后展望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加快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提高秸秆回收物流效率,降低秸秆利用成本,是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调研秸秆资源回收流程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秸秆回收物流网络概念和属性,分析秸秆回收物流网络设计思路,设计出秸秆回收物流模式和网络拓扑结构,从基础设施、组织网络、信息平台层面提出秸秆回收物流网络建设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是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传统方式,也是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辽宁调研发现,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有打捆直燃锅炉供暖、秸秆热解发电、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及燃烧、玉米秸秆沼气等四种模式,而财政引导和扶持资金不足、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玉米秸秆资源化和商品化程度低、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科技水平不高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应从加强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与扶持作用、着力建设秸秆收储运销体系、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创新步伐、推进秸秆产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马清艳  王彪  刘永姜  于大国  张志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9031-19032,F0003
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山区农民都是人工打捆秸秆,劳动量大,费时费力,而机器收获则多是将秸秆粉碎打捆,为实现玉米秸秆的有效回收和提高玉米秸秆收获机作业效率,笔者设计一种小型打捆机,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山区农民小规模家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普遍而又宝贵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农林业产品及其废弃物、水生植物等。随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72%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仍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全省更具特殊意义,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安仁县鑫亮秸秆综合利用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位于安仁县平背乡平背村,以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契机,以循环利用为手段,以生态环保为经营理念,合理利用本地秸秆资源,发展低碳绿色经济。2019年,合作社回收秸秆5600吨,生产营养基质3000吨、有机肥1000吨、生物质能颗粒1000吨。  相似文献   

13.
微藻开发生物质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春晓  高政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98-10000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微藻开发生物质能的现状、我国开发微藻生物质能的优势、微藻生物质能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微藻生物质能及利用水华微藻开发生物质能的研究。指出了利用微藻热解产生可再生生物能源的技术是解决目前能源紧张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论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大东  曹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33-135,180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它是将农作物及其秸秆、能源林及其加工剩余物、动物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和垃圾等,转换为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现代化的清洁能源形式,用途广泛,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问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菁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困扰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料短缺.曾经红红火火的生物质能产业(包括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项目)由于非粮原料的短缺如今大多偃旗息鼓,陷入了发展困境.在"非粮"生物质能发展路线下,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林等成为了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概念界定与属性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中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85-12086
定义生物质能为利用具有能源价值的生物质,通过直接使用或作为原料间接生产出各种产品的能源,并且认为生物质能是生物能的部分社会化利用。生物质能包含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生物质能属于一次能源与常规能源,而现代生物质能属手二次能源和新能源范畴。另外,鉴于生物质能的自身特征,提出生物质能属于弱性可再生能源的新观点。明确生物质能概念和属性对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桔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约为煤的1/3,热值约为标煤的1/2。国外利用生物质能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