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银杏酸的分离、鉴定及对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外种皮采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含活性成分银杏酸的粗提物,用乙醚、质量分数为5%Na2CO3、质量分数为5%的NaOH萃取分离,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银杏酸同系物;采用HPLC进行定量、纯度测定,用LC/MS对其中的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实验测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为3.12%;银杏酸同系物纯度为86.7%;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3%(n=5).HPLC和LC/MS图谱表明该方法获得的银杏酸同系物无其他杂质峰,纯度高.银杏酸对甘蓝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为24.80 mg/mL.  相似文献   

2.
对 1年生实生盆栽银杏苗 ,每盆施尿素 0 137、0 2 74、0 4 11g ,折合每 g土施N80、16 0、2 4 0 μg ,能使幼苗茎干加粗 10 9 6 %~ 190 4 % ,苗高增加 3 9%~ 4 8 3% ,单株叶片数增加 2 3 5 %~ 5 8 8% ,其中施氮量最多的处理效果最好。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 ,配施少量饼肥有利于增加银杏幼苗叶片数。  相似文献   

3.
1 银杏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种类与功能揭示据研究 ,银杏种仁含淀粉 6 2 .4 % ,粗蛋白11.3% ,粗脂肪 2 .6 % ,蔗糖 5 .2 % ,还原糖 1.1% ,核蛋白 0 .3% ,粗纤维 1.2 % ,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养分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并且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一直被用作营养保健。占种重 70 %的  相似文献   

4.
银杏密植丰产园肥料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及施肥量对银杏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银杏采种园配方施肥能够显著增加种子产量 ,好的处理组合可比对照平均增产 6 9.1 % (常规施肥 )和 2 95 .5 % (不施肥 ) ;平均增加收入 1 4 4.34元·株 -1和 2 6 4元·株 -1。 1 4a生嫁接植株最佳施肥量N :1 .948kg·株 -1、P2 O5:0 6 85kg·株 -1、K2 O∶2 .0 38kg·株 -1,三者之比约为 3∶1∶3。N、P、K三元素对种子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为 :Y =48 6 +3 9896 5 5X1+2 .370 0 6 3X2 +8.6 46 44 4X3 +0 .46 875X1X2 - 3.6 31 2 5X1X3 +0 .39375X2 X3 +1 8 995 99X12 - 3.5 1 2 6 2X22 +0 .1 936 83X3 2 。  相似文献   

5.
测定银杏品种"马铃"的3个品系(编号27、33和36)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的干重,绘出银杏种子的生长曲线;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品系外种皮在不同生长期的银杏酸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果生长曲线为典型的单"S"型,总银杏酸及其单品白果新酸(C13:0)、白果酸(C15:1)、十七烷-烯银杏酸(C17:1)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在不同生长期内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生长期银杏外种皮中总银杏酸含量与银杏外种皮的干重变化存在负的弱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  相似文献   

6.
银杏萜类内酯的提取和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用 2 0 %的甲醇水溶液提取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 ,用硅胶柱纯化 ,甲苯与丙酮混合液洗脱 ,经硅烷化后质谱定性 ,气相色谱定量 .该方法对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A ,B的回收率分别为 93.0 1% ,96 .32 % ,94.6 8% ,相对变异系数分别为 5 75 % ,3 88% ,4 2 3%  相似文献   

7.
密度与株形对叶用银杏产叶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种密度、 3种定干高度处理 ,研究不同密度和株形对 1~ 4年生银杏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和单株、单位面积产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密度与单位面积产叶量呈正相关 ,定植第 4年 ,A4 ( 0 .2 m× 1 .0 m)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 A1( 0 .8m× 1 .0 m)增加 1 88.7%,达 1 80 0 .9×1 5kg· hm-2 ;定干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枝 ,但对产叶量的影响逐年减弱 ,研究结果为叶用银杏密度与株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8.
夏磊  杨小明  刘伟民  刘方  郁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58-3959
[目的]建立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通过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可靠性,并以微乳剂基质为参比测定计算出银杏酸同系物的含量。[结果]银杏酸标准品的线性方程为A=9.513C+0.017(R=0.9987)。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剂中有效成分银杏酸含量的RSD分别为0.877%0、.842%和1.210%(12 h内)。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6.57%。银杏微乳剂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949%。银杏微乳剂在3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能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该法在0.0075~0.1090 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9.
进行银杏酸微乳剂对蔬菜真菌的室内抑菌与室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银杏酸微乳剂5mg/kg对白菜炭疽病、黄瓜枯萎病、甘蓝黑斑病、茄子白绢病、茄子立枯病等5种病菌菌丝的抑菌率分别为96.7%、93.0%、100.0%、100.0%、100.0%;银杏酸微乳剂10 mg/mL以上对5种病原菌菌丝的抑菌率均达到100.0%。银杏酸微乳剂1 mg/mL对白菜炭疽病、甘蓝黑斑病、黄瓜枯萎病、茄子立枯病等4种蔬菜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2.0%、77.9%、71.4%、73.4%,略低于50%多菌灵8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方法]开发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要点为:银杏经脱壳、去皮、预煮、制浆后,加入牛奶、蔗糖、CMC—Na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均质压力和回流时间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将银杏果仁置于沸水中煮至5min,使其淀粉完全糊化,可有效提高饮料的口感与稳定性,同时采用醇提技术去除银杏酚酸,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银杏浆添加量18%,牛奶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6%,稳定剂添加量0.8%0;其关键工艺为:沸水中预煮5min,均质压力40MPa时,回流时间3min。[结论]该研究为银杏产品的开发及丰富复合乳饮料的种娄柽供新古白擒径.  相似文献   

11.
黑豆红枣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黑豆红枣发酵饮料的研制,结果表明,以黑豆、红枣为主要原料,添加0.15%的稳定剂,0.20%的乳化剂制成黑豆红枣乳,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白砂糖用量12%,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黑豆浆与枣浆的质量比3∶2。该工艺条件下所制产品色泽、风味俱佳,组织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夏瑀  戴建军  周连仁  王晓巍  马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1-15683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氮素水平以及3种种植方式。[结果]在玉米/大豆混作系统中的玉米表现出竞争优势,产量比单作玉米高0.36%~3.74%,而混作中的大豆产量比单作大豆降低了26.93%~46.90%。[结论]混作处理的总氮肥利用率和总产量均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整个混作系统表现出混作优势。  相似文献   

13.
大豆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豆多糖是大豆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性、提高食品稳定性等作用.以豆渣为材料,采用不同的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水提取温度和水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_9(3~4)的正交试验对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提取时间,再次是水提取温度,最后是料液比.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 min、水提取时间为4 h、水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40,在此条件下大豆多糖提取率为3.54%.经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取的大豆多糖纯度为96.58%.  相似文献   

14.
Fermented soybea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ods widely consumed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Most products(i.e., Natto, Jang, Kinema and Thua nao) are produced mainly by the bacterial activity.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as a part of the program to improve the soybean fermentation, and a use of the co-culture between the bacterium Bacillus subtilis and the fungus Rhizopus oligosporus was selected. For fermentation, the raw soybeans were washed, sterilized by autoclaving, and inoculated with a mixed microbial starter culture of B. subtilis(102 CFU · g~(-1)) and R. oligosporus(102 conidia · g~(-1)). The Free Amino Acid(FAA) content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s of FAAs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 the fermented soybean samples were found at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 when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oked, non-fermented soybean samples(p0.05).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an involvement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helped to accelerate an increase of FAA. The food compositional data were useful as a reference(and/or guidance) for the nutritional valu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fermented soybeans and relat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苗期大豆、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在前茬作物为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上种植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结果表明,①与大豆-玉米轮作相比,大豆连作降低了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玉米连作降低了脲酶活性而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三种种植方式下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②与大豆-玉米混作相比,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都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不明显。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③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高于大豆-玉米轮作。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④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及其碳氮比都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因此,不同的种植方式能够影响大豆和玉米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在豆奶中添加山药提取物和功能性甜味剂,控制乳酸菌可代谢糖含量制备一种具有降脂功效、后发酵质量稳定的无糖酸豆奶。采用筛选菌株,确定发酵剂;比较不同酸度下制品感官质量的变化,探讨后发酵质量的控制方法;以正交试验对配方优化;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制品为干预饲料,了解制品对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豆奶75.6%,山药提取物12%,鲜牛奶5%,麦芽糖醇5.9%,嗜热链球菌H菌株发酵剂1%,保加利亚乳杆菌LB菌株发酵剂0.5%,配料接种后于42℃发酵10h。制品口感好,粘度好,后发酵酸度变化小,不产生涩味,质量稳定,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作用,效果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并显示添加山药提取物增效显著。本研究所确定生产工艺可较好地解决酸豆奶后发酵引起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制品对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具有很好的降低作用,可作为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病人的功能性食品来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溶磷菌对大豆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添加外源溶磷菌wj1和wj3对大豆根际土壤的影响及其改良盐碱土的可行性,以吉林省主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吉育406"为材料,将wj1和wj3菌液施入到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分析外源溶磷菌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生长的R2和R6两时期,混合菌能显著增加黑土中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菌株wj1在整个生育期内提高了黑土磷酸酶活性;黑土添加溶磷菌对大豆根际各种微生物数量均有提高;菌株wj1有利于促进黑土中溶磷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的增加,添加wj3和混合菌对整个生育期内土壤中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效果明显;添加溶磷菌可显著增加混合盐碱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加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未接菌处理差异明显;V3-R6,黑土与混合土壤加菌处理均提高了土壤Shannon指数与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增强了混合盐碱土中微生物代谢能力。添加外源溶磷菌可有效增加黑土及混合盐碱土土壤微生物数量,使土壤营养水平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9.
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及油脚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是人类生活中优质的蛋白源和优质油的来源.对其加工利用一直都被人民关注.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豆渣及油脚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豆渣、油脚的开发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豆渣为原料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素,工艺产率为80%,产品纤维素含量为67.71%,并研制开发了大豆纤维系列食品.利用大豆油脚提取大豆天然维生素E,纯度为80%,其理化指标均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香椿和大豆为原料,研究了香椿酸豆奶生产的关键技术,优化了香椿汁的添加量及发酵条件。结果显示:香椿提取液添加量为5.0%,混合工作发酵剂接种比例为4%,白砂糖8%,乳清粉0.5%,磷酸三钠0.05%,复合稳定剂0.2%,并高压均质2次,生产的酸豆奶色泽淡绿,酸甜适口,无气泡和乳清析出,具有香椿和大豆特有香气和发酵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