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春,我们受桑树嫁接方法的启示,在我场口上作业点进行了油松接根扦插试验,扦插24株,成活6株,成活植株生长旺盛。据1977年9月28日调查,最大植株高77厘米,根径2.2厘米;一般植株高30厘米,根径1.2厘米;对照株(实生苗)高25厘米,根径1.2厘米;可见接根扦插最大植株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208%和83%。并且其根系也明显地比对照发达,接根扦插植株其主根长50厘米以上,侧根20条,最长侧根为84厘米,根系密集分布在土层27-57厘米处;对照株主根长仅25厘米,侧根11条,最长侧根51厘米,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5-25厘米处。  相似文献   

2.
对生长在伊朗北部丘陵地带的8株欧洲鹅耳的根面积比率和根系拉伸强度进行了测定,评估了欧洲鹅耳根系生物力学特性。应用剖面挖掘法测得土层深度为0.1米的样品根面积比率。共用了123份根样品分析根系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根面积比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变化规律遵从幂函数;上坡面和下坡面根面积比率无统计差别。根系可达到的最大土层深度为0.75米,但是最大根面积比率存在于土层深度0.1米内。下坡面最小和最大根面积比率分别为0.004%和6.431%;而上坡面的根面积比率分别为0.004%和3.995%。上、下坡面根数无显著差异,而且90%以上的根系深入到50-60厘米的土层中。Spearma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面积比率与根数无显著关系。平均根拉伸强度为31.51±1.05MPa,且根系直径越粗根拉伸强度越小,遵从幂函数变化。图5表1参38。  相似文献   

3.
材料与方法材料是7、8年生的日本黑松(Pinusthunbergii)和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幼树均系茨,城县林业试验场试验种子园内优势木的嫁接繁殖植株。取同一高度且年龄相同的两根主枝(1977年供做试验的日本黑松只有2—4根枝条),一根用赤霉素处理,作为试验枝;另一根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枝。日本黑松的两根主枝离开地面0.5~1.0米,平均长度为221(79~362)厘米,平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标准地,分别按径阶选定样木,测定根粗大于1cm的根系生物量,同时用土柱法测定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8.2%-30.8%,概系生物量与林木径阶的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5.
花椒80%的根系分布在植株半径约2~2.5米,深60厘米的范围,因此改良花椒地的土壤对于促进花椒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三种常绿栎类灌丛:石灰岩山地上的硬阔长穗高山栎,根系发达,主根深达3米,水平根在土壤30厘米的土层内;砂岩山地上的光叶石栎和元江栲其水湿条件较好,它们无明显的主根,水平根系前者分布在10厘米的土层内,后者分布在40厘米的土层内。伐桩的年龄,根兜的大小对根生物量影响最大,每5~7年一次强度砍伐,可获得最多的薪材而又不损伤根系。  相似文献   

7.
紫穗槐属蝶形花科落叶小灌木,适应性强、易繁殖、用途广,在农区大有发展前途。紫穗槐的根系大都分布在30—40厘米深的土层内,具有盘根错节的特点,保土性能最佳。根具根瘤,一株2年生的植株有根瘤  相似文献   

8.
1983年,我们在曹村公社十二里庄大队,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年平均苗高4.07米,地径5.1厘米。当年出圃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49.3%,比露地埋根育苗多4—27%,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一、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的方法 育苗地为沙壤土,在地表以下70厘米处有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壤质夹层,夹层以下为纯沙土。土壤透性良好,PH值7.2,地下水位在3米左右。育苗地有较好的排灌条件。育苗种根采自本大队苗圃的两年生泡桐,50厘米土层内的根系。地膜为农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9.
紫荆木又名天星木、木花生,山树榕。系常绿乔木,树高20-30米左右,胸径40-80厘米,亦有达100厘米以上。我区主要分布在桂平、平南、容县、陆川、博白、合浦、浦北、钦州、上思、防城、灵山、龙州、宁明、大明山等地。垂直分布在海拨1000米以下,多集中在海拨100-300米的低山丘陵。  相似文献   

10.
西藏沙棘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矮小灌木,分布于海拔2900-5200米的河滩殴山前冲积扇,对土壤水份要求不严.不仅在潮湿的阴坡有分布.在土壤干旱的小阳坡地也有分布。其水平根发达.萌蘖力强。据观测,由一株7-8年生的根可萌蘖出5-6丛,并且延伸总长度可达5米.固土能力强,植株高5-45厘米、在其它灌木菠密的情况下,高度可达70厘米以上。该树种适应高寒,潮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标准地,分别按径阶选定样木,测定根粗大于1cm的根系生物量,同时用土柱法测定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8.2%~30.8%,根系生物量与林木径阶的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2.
以龙芽楤木2年实生根为材料,营造药用人工林,采用秋季平茬春季培育萌条的方式进行生产管理。连续5a对造林地的龙芽楤木植株根系及根皮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龙芽楤木根系在根龄3~6a生长旺盛,根龄7a时其延长生长停止,加粗生长迅速,根皮老化明显。根龄为3~5a时可剥取的根皮部分比例较高,随后下降。根龄4a时可取皮根段的出皮率及单株出皮率最高,随后下降。其单株根皮总产量和年平均产量在根龄6a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不考虑药用品质的前提下,龙芽楤木药用林以根龄6a为生产周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在泡桐属中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被广泛引种栽培,生产上发展较快。为了探索兰考泡桐埋根育苗技术,确定其推广价值,1977年笔者引种兰考泡桐种根于陆良县林业局作埋根育苗试验,一年生苗平均高3.0米,地径6.4厘米,第二年立春前平茬,优良的植株高达7米,地径8.5厘米,一般高6.0米,地径8.1厘米。1979年从河南省兰考县引进种根50万进行大面积埋根育苗试验,成苗率达80%以上。试验越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活动式根箱在土壤栽培条件下原位动态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移栽后根系的形态和分布变化,解答黄梁木是如何构建根系网络及其根系形态和分布是否存在独特特征的两大问题,以期为黄梁木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个月苗龄的黄梁木实生苗移栽于装有赤红壤的活动式根箱,每10 d利用扫描仪获取0~15、15~30和30~45 cm土层根系生长图像,借助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和Image J分析移栽后40 d内这3个土层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分支数和根分支角度等指标,并计算根直径、根深宽比、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动态变化率以及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相关性,最后模拟移栽后黄梁木根系生长变化。【结果】在移栽后40 d内,黄梁木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和根分支数均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根系伸长速率达到21.4 cm·d~(-1);黄梁木70%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分支数分布15~30 cm和30~45 cm土层;黄梁木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由直径≤1.5 mm的细根贡献,特别是直径≤1.5 mm根系长度占根系总长的百分比大于96%;根系横向伸展速率为0.77~1.5 cm·d~(-1),纵向伸长速率达2.6 cm·d~(-1);15~30 cm土层单条二级根产生的三级根数量显著大于0~15 cm和30~45 cm土层的,最大值达58条·二级根-1;二级根和三级根分支角度在60°~80°之间;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角度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增大,且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数和分支角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本研究的活动式根箱及相关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土壤栽培条件下黄梁木根系生长的动态原位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综合运用不断伸长根系和扩大分支角度两种策略,在移栽后的短时间内长出大量细根,迅速在15~45 cm土层建成较发达的根系网络,形成较强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为保障黄梁木移栽后快速生长,建议在15~45 cm土层追肥。  相似文献   

15.
木地肤是一种旱生藜科灌木,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干旱生境一带。株高一般为1.2~1.7米,当生态条件严酷时,可矮缩到0.5米以下。丛生,多分枝,根径可粗至2~5厘米。叶片线形或披针形,无柄,单叶长2~4厘米,宽0.2~0.5厘米。叶片上密生短柔毛。冠幅平均50~80厘米。小花呈复穗花序。脆果扁圆形,具翅状附属物。小种黑褐色,千粒重约1克。早春早期气温达25℃时,木地肤加长  相似文献   

16.
厚朴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朴为我国特产,树皮、花、果入药,主治肠胃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垂直分布在5O0一1500米之间。近年国际市场对厚朴需求量日增,天然资源濒临枯竭,营造厚朴速生丰产林已引起医药、林业部门的重视。厚朴为阳性树种,性喜凉爽、潮湿的气候,水湿条件对生长和分布起着限制作用,其次是温度。土壤要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9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卜一40厘米土层内,有强烈的趋肥性和好气性。在适宜立地条件上,IO水生前年高生长量0.5—1米,8一13年开始开花结实,15年左右可间伐剥皮,SO年生高15—20米,胸径30一35厘米,林内能成直于良…  相似文献   

17.
平衡株势。正常生长的树木其根系大小与冠幅大小是相互对应依存的。较大个体树木从甲地移植到乙地,挖掘时全根系一般只有10%~40%被保留下来,其余大部分被斩断损伤,定植后新根系的形成有一个较长过程,供水供肥能力暂时中断或降低。如果上部仍保留原有冠幅对水分和矿物质的需求,必然产生供需之间严重失衡而致移植树木萎蔫甚至枯死。为缓解移植树木根与冠之间的矛盾,就要把地面上的枝叶相应缩减,使植株根冠比维持必要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的根系生物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根桩和粗根占根系生物量构成的90%以上.行间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中根>细根>小根.不同密度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变小的趋势.5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2%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密度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数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除了小根以外,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林分行间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中沙地柏根面积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何维明 《林业科学》2000,36(5):17-21
本文利用挖掘法和渐近方程y=1-β^d(β为深度系数,d为土壤深度(cm),y为地表到土层d的根面积比例(0~1)揭示半干旱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常绿灌木沙地柏根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根面积指数(根面积/地表面积)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减小,这种格局有利于减缓植株地下部分对水分的竞争,从而经济、长时间地利用有限水分资源;(2)深度系数(β)、最大根系深度(Rmax)、含50%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R50)和含90%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R90)均随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增大,这表明沙地柏可通过增大根系深度以补偿土壤水分的降低;(3)根面积分布特征既可能记载了生境中水分状况的变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群落动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0.
杉木芽接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展杉木的良种繁育,加快种子园的建设步伐,迅速实现杉木种子生产基地化和造林良种化,我们进行了杉木芽接试验。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共芽接912株,接活率一般达90%以上,保存率在70%以上,接后一年半,生势最好的植株高达1.7米,径粗3厘米。芽接法有四个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