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弄清茶树的种内关系,用电泳方法检测了阿萨姆组(阿萨姆变种)及中国组和日本组(中国变种)的酯酶同功酶变异.三个组共发现区带18个.其中三个区带在所有检测的种中都可观察到,我们认为这三个区带是茶树酯酶同功酶谱的基础.在阿萨姆组和中国组之间有五个区带频率明显不同.阿萨姆组和日本组之间有六个区带频率明显不同。在中  相似文献   

2.
果数和果重是花生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栽培上要采用适当措施,促进荚果发育,达到果多果饱果齐,才能获得高产。花生荚果发育的生理生化和形态解剖学研究已有不少报导,但有关其酯酶同功酶的变化的研究不多。酶是基因的表现型,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基因型,酶的表现亦有所不同。花生种子约有50%是油分,酯酶对油分的合成和分解起重要作用。通过酯酶同功酶分析,了解其在荚果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为花生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的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福鼎,槠叶齐,鳛水大树茶(2),政和大白,1—32号,慢奇兰)为材料,用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提取酶液,结合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六个品种的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同工酶无差异,四个品种成龄树与其无性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母树的酶带数比其扦插苗要多。这些结果表明了茶树个体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表达,存在着“时间顺序性”,同时还体现了茶树不同发育时期某些生理生化代谢上的异同,对于材料的选择及早期鉴定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同功酶与棉苗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功酶分析棉花品种抗寒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考虑到品种的抗寒性是一项重要的遗传性状,它可能和同功酶的形成有关。因此,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具有不同抗寒性棉花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分析,以便为棉花苗期抗寒性的遗传  相似文献   

5.
对128个硬粒及软粒小麦品种的无性繁殖系的乙醇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及谷氨酸-草酰乙酸酯转移酶进行了酯酶同功酶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硬粒小麦,还是软粒小麦的酯酶同功酶都存在变异性。软粒小麦品AД20/47的高频高于硬粒小麦品种KЫЗЫЛ ЪУΥДa的。染色体分裂中期用ΦeЛЪreH染色分析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组的突变不存在。本文对无性繁殖系变异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128个硬粒及软粒小麦品种的无性繁殖系的乙醇脱氢酶(AT)、谷氨酸脱氢酶(T)及谷氨酸-草酰乙酸酯转移酶(OT)进行了酯酶同功酶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硬粒小麦.还是软粒小麦的酯酶同功酶(Est—5)都存在变异性.软粒小麦品系A20/47的变频高手硬粒小麦品种的。染色体分裂中期用染色分析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组的突变不存在。本文对无性繁殖系变异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者旨在确定木石港3号抗黄花叶病位点Y_m和酯酶同功酶复合位点(Est_1—Est_2—Est_4)的连锁关系,并且通过苗期酯酶同功酶电泳法,评估选择含Y基因的单株和品系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工酶主要是指来源相同,催化性质相同而结构不同的酶蛋白分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同工酶已成为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学各个领域,各种酶的同工酶还用于作物的地理分布及亲缘关系的研究。Gupta等人(1977年)曾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鉴定形态上不易区别的种的差别;也有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作为植物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的“标志”。几年来我们对茶树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测定。实验表明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是有规律的变化。在茶叶多酚类的氧化代  相似文献   

9.
酶学上把作用于同一作用物(如茶多酚)而产生相同的产物(如茶黄素),但酶蛋白本身的结构(包括一、二、三级结构)不同的酶,通称作同功酶,亦即功能相同,结构稍有差异的酶。在红碎茶制造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同功酶  相似文献   

10.
《茶叶》1986,(4)
以探明茶树组织培养中不定器官分化为目的,研究了不同器官,不同茶季及不同节间基的切片的根的分化及其品种间的差异。(1)不同器官根分化率顺序为基切片(51%)>根切片(44%)>叶切片(29%)>子叶切片(o%)。 (2)从秋梢的不同节间采取的基三切片根的分化率与分化根数为:第1节间4.84%,0.11根;第2~5节间25.1  相似文献   

11.
茶树花器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乃兴 《中国茶叶》1996,18(5):18-19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茶树酯酶同工酶受树龄、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花器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传递力,在植物分类学上常作为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花期(露白、欲开、开放)以及不同茶树品种花瓣、花药的酯酶同工酶分析,探讨在鉴定茶树不同品种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中,以花器酯酶同工酶作为生化指标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标准的20个茶树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分析,筛选出了3种PPO活性较高的茶鲜叶原料,然后以其匀浆液以及在匀浆液中添加速溶绿茶的方法,以催化速溶绿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为标准筛选了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结果表明,各茶树品种茶鲜叶PPO活性以夏季一芽二叶较高,酶活性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政和大白茶、福云6号及桃源大叶;不同品种茶鲜叶的PPO同工酶在谱带数目、迁移率和谱带染色深浅3个方面有差异,20个品种有2条相同的同工酶带,其Rf值分别为0.27和0.53,政和大白茶、桃源大叶、福云6号均有5条明显的同工酶带,且以政和大白茶的谱带染色最深;单位质量的政和大白茶鲜叶匀浆液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高于桃源大叶与福云六号;参加酶促反应合成茶黄素的儿茶素主要为EC、EGCG和ECG;添加速溶绿茶作为底物合成茶黄素的量远高于茶鲜叶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其中政和大白茶反应体系中茶黄素的质量浓度达212.01mg/L,为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质量浓度(39.05mg/L)的5.43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功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不同品种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功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SOD活性品种间差异较大,大部分品种SOD活性在400~500U.g-1.DW之间,沈单7、丹玉16等活性较高,达到530U.g-1.DW以上。同功酶组成分析可把玉米SOD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包括SOD-1、SOD-2、SOD-3、SOD-4、SOD-5,Ⅱ型包括SOD-1、SOD-2、SOD-3、SOD-5、SOD-6、SOD-7,Ⅱ型品种玉米SOD活性高于Ⅰ型,并证明玉米胚是SOD的主要存在部位,且包含所有SOD同功酶组份。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氧化酶同功酶的来历茶叶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物质,都是在极为缓和的环境条下,由茶树自身存在的一套体系逐个合成的;它勿需化工厂那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也不需要人或自动化仪器的控制,它总是有条不紊地生产出各种合乎需要的产品来.在各种各样的物质合成、转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些种类繁多、功效极高、专一性极强的生物催化剂——酶来出色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以春雨二号茶树品种不同嫩度、不同萎凋工艺和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白茶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测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结合感官评价,为春雨二号茶树品种的白茶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持。试验从13种白茶茶样中分析得到了40种香气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基本均以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Ⅱ (呋喃型)、氧化芳樟醇Ⅰ (呋喃型)、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反-3,7-芳樟醇氧化物Ⅱ、苯乙醇、苯甲醇、反-3-己烯醇和苯甲醛等为主;其中春雨二号白茶样品醇类香气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茶树品种茶样。春雨二号白茶样品香气随原料嫩度的提高而增加,茶样香气浓郁,花蜜香明显,滋味清鲜甘醇,有花果香。3种萎凋工艺处理加工茶样其感官审评总分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红光补光萎凋和广谱光补光萎凋,可以较好地替代日光萎凋,解决日光萎凋易受天气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Pierce和Brewbaker(1973)提出了同功酶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栽培品种的鉴别。其后,就有同功酶分析用于几个无性繁殖的品种鉴别的陆续报道。如:苹果、日本山茶、菠萝、树莓、草莓等。这种生物化学标记为品种鉴定提供了一个比形态学特征更精确的方法,在亲本鉴定上更有前途和价值(Moore等,1983)。此外,同功酶分析还可用来研究群体内遗传变异及无性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前言一个茶树品种的种性,乃是它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遗传性状和环境条件统一的反映。茶树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陈代谢类型。例如在碳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在氮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咖啡碱和茶氨酸等。但由于茶树由原产地中心向外扩散后,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品种。云南大叶种(简称云大种)和陕西紫阳种(简称紫阳种)是我国南北茶区两大群体品种。前者芽叶肥壮,以生产汤味浓强的“滇红”驰名中外,后者抗寒耐旱,以生产香味清醇  相似文献   

18.
二、云南新茶种的不断发现国内许多单位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的茶树品种资源,于50年代初开始,先后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植物考察和茶树品种资源考察,发掘出大量茶树地方品种和野生茶树,并且还发现20多个新茶种(变种)。下面将不同时期考察结果作一简述。 (一)植物综合考察这是指多科、属性的植物考察。因在云南各地海拔1100~2800米范围内,山茶科植物常与壳斗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等科植物共同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类型,因此,在进行上述科、属植物考察中常可同时发现一些茶树资源。例如,50年代的中苏联合植物考察和以后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多次植  相似文献   

19.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观音、黄旦、毛蟹等9种茶树品种一年生有性系苗和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茶树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树的根、茎、叶中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内生细菌数量在茶树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侧根〉主根〉茎部〉叶片。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茶树有性系后代和无性系品种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8%和31.9%。茶树有性系后代的侧根和主根的内生细菌数量多于无性系茶树品种;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茎部和叶片内生细菌数多于茶树有性系后代。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析甘蓝型油菜2个硼低效品种、4个硼高效品种及其4个F1苗期、蕾期和花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及F1间酯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时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比效稳定,出现明显的三个带区;不同硼效率品种间酯酶同工酶谱在各个时期和器官都有差异,但苗期叶片酯酶同工酶谱在快带区的差异最显著,容易辨别,F1为共显性;缺硼时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谱带颜色变深,酶活性增强,但同工酶的谱带数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