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在秦巴山区油菜作物监控系统中,为使得图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空间存储和较小的比特率传输,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压缩技术方案。[方法]方案首先将彩色图像分解为3基色亮度图,并分别进行子块划分和DCT变换处理,再对变换域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和采用Huffman算法进行编码压缩,最后采用逆过程进行解压并匹配出解压后的彩色图像。[结果]仿真试验表明:油菜作物的彩色图像在压缩比为11.972 3∶1时,人眼无法分辨出解压缩图像与源图像之间的差异;当压缩比为高压缩比53.565 6∶1时,PSNR仍能达到30 dB以上,且编码效率能达到0.78以上,冗余度在0.22以下。[结论]该研究表明提出的彩色图像压缩技术方案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实现较高的压缩比,且编码质量和解压缩图像均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完全能满足秦巴山区油菜作物监控系统中的图像存储和传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稻监控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案,并通过仿真试验对图像进行了不同压缩比的压缩。[结果]对于压缩比在30以内的数字图像的压缩,衡量编码压缩质量的5个参数(压缩比、图像的熵、平均码字长度、编码效率、冗余度)和评价压缩图像逼真度的参数(PSNR)均达到较好效果,人眼几乎不能分辨出解压缩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差异;在压缩比超过30的数字图像的压缩上,解压缩图像存在一定的失真。当压缩比为91.5163时,虽然图像有一定的失真,但PSNR仍能达到21.5282,从直观上人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仍能接受解压缩图像。[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压缩方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较好的图像压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监控系统中图像存储、交换与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黄新民  姚军财  何军锋  申静  黄晓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67-6268,6271
[目的]研究水稻监控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方案,并通过仿真试验对图像进行了不同压缩比的压缩。[结果]对于压缩比在30以内的数字图像的压缩,衡量编码压缩质量的5个参数(压缩比、图像的熵、平均码字长度、编码效率、冗余度)和评价压缩图像逼真度的参数(PSNR)均达到较好效果,人眼几乎不能分辨出解压缩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差异;在压缩比超过30的数字图像的压缩上,解压缩图像存在一定的失真。当压缩比为91.516 3时,虽然图像有一定的失真,但PSNR仍能达到21.528 2,从直观上人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仍能接受解压缩图像。[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压缩方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较好的图像压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监控系统中图像存储、交换与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岩心图像数据量很大,不便存储和传输,需要进行压缩。岩心图像编辑器采用标准的JPEG压缩方法,需要对编辑器进行设计。编辑器结构分为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其功能包括FDCT(正向离散余弦变换)和IDCT(DCT逆变换)、量化和反量化、DC编解码和AC系数排序、熵编码和熵解码。可实现岩心图像的无损压缩。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场图像信息采集是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分析的重要手段。结合嵌入式技术与B/S 架构,设计了1 个采用高清晰图像传感器罗技Pro9000摄像头的低成本农业现场视频/图像快速采集系统,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子系统、采集、压缩与传输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采用大功率WiFi和快速ARM 平台S3C6410 处理器,基于V4L2 技术采集图像,采用JPEG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能够大大地减少传输数据量,使得视频传输更加流畅。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传输640伊480 大小的图像到远程服务器的图像传输成功率在300 m范围内可达到92%以上;在50 m内可达到视频20 帧/秒以上,在300 m的距离也能够达到6帧/秒以上的视频帧率,可以满足视频监控的需求。由于本方案基于ARM 平台设计,成本低,易于集成应用,非常适于大范围农业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寻一种适于行播作物农田图像边界提取的方法。[方法]依据农田图像的特点,通过试验对比确定适合于行播作物农田图像边界提取的方法。[结果]在分析农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颜色特征2g-r-b作为彩色图像的分割特征。为了实时导航,应采用固定的分割阈值。选取0.11作为超绿特征的分割阈值效果比较理想。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了中值滤波和区域填充处理可去除噪声和孔洞的影响。[结论]处理后的图像效果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静态图像压缩编码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然而静态图像在存储和传输方面占用了大部分资源,造成不便。基于小波变换对核桃叶片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对比研究haar和bior3.7算子对静态图像的编码,通过峰值信噪比和压缩前后比特数衡量图像编码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小波分解采用不同的量化电平,给出了基于bior3.7的小波图像编码优化算法,结果表明基于bior 3.7的小波图像压缩效果更佳,但压缩质量较haar压缩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油菜茎秆生物力学性能与油菜茎秆倒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培育的4个不同品系的油菜茎秆进行轴向压缩试验,研究分析各品系油菜茎秆的最大承载力、最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惯性矩沿茎秆距地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品系、含水率对油菜茎秆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茎秆距地高度的增加,油菜茎秆最大载荷基本呈线性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在距地50 cm以下。4个品系的茎秆的最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沿着距地高度的而增加,是增长缓慢,变化不大,可认为弹性模量基本不变;干油菜茎秆的最大承载力、最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高于湿茎秆,说明油菜茎秆的含水率显著影响其抗压力学性能;结合田间油菜的实际倒伏情况可知,1 号的生物力学性能最差,倒伏程度也最严重,6 号和 F5的生物力学性能比1号和9号要好,抗倒伏能力也更强。[结论]该研究为相关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及其产品深加工等作业机械的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和依据,能更好地揭示生物的物性本质,且该研究所用方法还能对茎秆作物优种筛选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秦岭大熊猫的营养需要。[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秦岭山系中的巴山木竹、秦岭箭竹和龙头竹3种大熊猫主食竹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样品经酸水解处理,含有17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包含大熊猫必需的8种氨基酸。竹样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半胱氨酸含量最低。竹叶中除半胱氨酸含量低于竹杆外,其余所有氨基酸含量都显著高于竹杆。氨基酸配比合理,高于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质标准,可以为秦岭大熊猫日常生理活动提供质量较好的蛋白来源。[结论]该研究为秦岭大熊猫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出具有良好风味、品质及色泽的新型固体饮料。[方法]就花卉泡腾饮料的原料选择、各种花卉配比、糖酸比、饮料持泡时间、最佳冲泡温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玫瑰花与百合花以1∶1混合的料水比为6∶1 000 g/ml,茉莉花、菊花、勿忘我以1∶1∶1混合的料水比为5∶1 000 g/ml2,种饮料的糖酸比分别为87∶18、0∶1。甜菊叶用量为1∶2 000,最佳持泡时间为120 s,最佳冲泡温度为40℃。[结论]成功研制出了花卉固体泡腾饮料。  相似文献   

13.
成像环境因素对烟叶图像采集结果的影响及校正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灯箱中采集烟叶图像时照明电压、不同品牌数码相机、聚焦距离及相机分辨率等成像环境因素对图像识别结果的影响,用相对颜色法对因成像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烟叶图像颜色变异进行实时校正。【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颜色表现稳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颜色参照白板,在灯箱环境中,设置不同的因素处理,用数码相机同期采集烟叶与颜色参照白板图像,通过分析烟叶图像R、G、B颜色特征变化来确定成像环境因素构成的影响。提取烟叶图像三颜色分量与颜色参照白板对应颜色分量的比率,即相对颜色分量作为校正烟叶图像识别误差的特征参量。【结果】照明电压、不同品牌数码相机、相机分辨率相同而聚焦距离不同均使烟叶图像颜色产生变异,从而出现识别误差。【结论】相对颜色法能够实时校正识别误差,降低因成像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颜色变异,为规范烟叶图像的数字采集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最适合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比例。[方法]采用4+X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油菜在不同N、P、K肥施用量组合下各生物学性状与施肥的关系,并对所设5个处理进行对比,寻找出最优施肥量组合。[结果]春油菜在相同时期对N、P、K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苗期养分吸收为N〉K〉P,抽薹期至盛花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结荚期对养分的吸收为K〉N〉P,成熟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因此,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成熟期均应注重施用N肥,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加强P、K肥的配合施用。[结论]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最佳N∶P2O5∶K2O配比为1.00∶0.14∶0.9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保持贡柑果实品质的方法。[方法]在采后用冰果重量比1:1、1:2和1:3的比例加冰处理德庆贡柑,研究贡柑采后贮藏性能和果实品质变化特点。[结果]1:2加冰处理能保持果实TSS的含量;加冰处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果实总糖在高位水平;随加冰量的增加好蒂率也相应提高。从综合效果看,果实总糖、TSS、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和变化动态以冰果比1:2为优。加冰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果实霉蒂率,提高好果率,效果以1:1和1:2处理为佳。[结论]采后加冰能显著改善果实好蒂率、好果率及果实外观色泽,保持果实内含物含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籽浓缩蛋白制备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更加合理的制备菜籽浓缩蛋白的方法。[方法]以乙醇溶液的浓度、pH值、液固比、洗涤次数、洗涤时间为影响因子,设计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制备浓缩蛋白。[结果]结果表明,浓缩蛋白最佳浸提条件为:在55℃水浴中,以pH值为4.5的70%乙醇溶液作为洗涤剂,控制液固比为8:1,洗涤7次,每次20 min。[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64.60%,植酸的含量为2.16%,且其中没有检测出单宁。  相似文献   

17.
马国良  马辉  马学斌  韩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01-12503,12532
[目的]探讨油菜菌核病菌在外源营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青海高原春油菜菌核病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及不同pH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适宜该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果糖,氮源分别为柠檬酸铵和硫酸铵,碳氮比为30∶1,pH范围为6.0~7.0。[结论]为控制和防治油菜菌核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