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为探讨鸡转移因子脂质体(chicken transfer factor liposome,CTF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消化吸收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了大小相近的18~22 g SPF级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鸡转移因子(chicken transfer factor,CTF)、CTFL和生理盐水2 mL/只,隔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5次,第11和21天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同时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固定到10%福尔马林液中、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各段小肠的绒毛长度。结果显示,CTF和CTFL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CTF和CTF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饲养11和21 d时,CTF和CTFL组的十二指肠绒毛平均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且CTFL组的十二指肠绒毛平均长度比CTF组长,而空肠和回肠平均绒毛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CTFL和CTF均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CTFL对小鼠消化吸收的促进作用比CTF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鸡转移因子脂质体(CTFL)对鸡细胞免疫的作用,试验采用游离鸡转移因子(CTF)、CTFL和鸡新城疫(ND)疫苗接种试验鸡,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计算刺激指数,了解鸡体内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TFL配合ND疫苗使用时,无论是血液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还是脾脏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均高于游离的CTF组和单独使用疫苗组,且作用时间长。说明CTFL相对CTF具有某种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鸡转移因子、黄芪、左旋咪唑、灵芝4种免疫增效剂的功效,以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血凝抑制抗体效价作为指标,比较其免疫效果。试验鸡先采血测定ND抗体效价,接种注射ND-IB-EDS灭活油乳剂疫苗,再将试验鸡随机分成5组,1~4组为试验组,给予不同的免疫增效剂,5组为空白对照组。在给药后第4、6、8、10、12、14、16、18、20、22和24天分别采血,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效价,统计后比较其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表明:灵芝组抗体效价在12 d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且保持较高的水平;转移因子组和黄芪组抗体效价从14 d开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左旋咪唑组(P<0.05),并分别从第22和20天开始持续在较高水平;左旋咪唑组的抗体效价高于对照组,但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不同的免疫增效剂对鸡ND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各异。综合考虑,临床应用时首选鸡转移因子,其次黄芪,灵芝和左旋咪唑需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猪、鸡、牛三种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对家禽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以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血凝抑制试验的抗体效价为判定指标,比较三种转移因子的免疫增强效果。将162只鸡随机分为4组采血并接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其中猪转移因子组、鸡转移因子组和牛转移因子组(各50只鸡)分别口服猪、鸡和牛转移因子各1 mL,对照组(12只鸡)口服生理盐水1 mL;之后第1,3,5,7,9,11,14,21天采血,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三种转移因子对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均有增强作用,其中鸡转移因子组增强作用最明显,猪转移因子组次之,牛转移因子组虽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但效果不如另外两组。说明临床应首选鸡转移因子,其次可选择猪转移因子,牛转移因子需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5.
鸡转移因子最低有效浓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实验鸡的减蛋综合征血凝抑制抗体效价为指示系统,来确定鸡转移因子的最低有效浓度。首先,用减蛋综合征灭能油佐剂疫苗免疫实验鸡,然后将实验鸡随机分为实验组(共六个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的实验鸡分别肌肉注射1ml含不同剂量的高浓度鸡转移因子,对照组注射1ml生理盐水。随后,定期采血,用微量血凝抑制实验测定其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有4个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2.306,P〈0.05),其它组差异不显著,最低有效浓度为0.04ml/只高浓度鸡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白细胞血象变化及新城疫(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组对照和比较的方法,经白细胞分类计数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增效剂对不同时期鸡白细胞血象均有明显影响;对ND抗体效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的免疫功能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制备IBD和ND二联卵黄抗体以及在计划鸡群的IBD和ND免疫程序时,都需要对鸡体内的IBD及ND抗体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一群鸡按一定免疫程序高免IBD疫苗和ND疫苗后,利用鸡所产鸡蛋卵黄液和相对应鸡的血清测定IBD琼扩(AGP)抗体效价和ND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的对比试验认为:用卵黄液测定的抗体效价与用鸡血清测定的抗体效价呈一致关系,完全可用鸡蛋卵黄液代替鸡血清进行鸡体内IBD和ND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薄膜分散法(TFDM)和反相蒸发法(REM)制备了两种脂质体一新城疫(L-ND)疫苗.由REM制备的L-ND疫苗,无论应用于高母源抗体鸡,还是低母源抗体鸡,L-ND疫苗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在免疫后2~3周内,其ANAE~+淋巴细胞百分数也均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对高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比单纯ND疫苗延长1周,对低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延长3周.  相似文献   

9.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减蛋综合征(EDS76)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以鸡减蛋综合征抗体效价为指示,比较不同免疫增效剂的免疫效果。每只鸡皮下注射EDS76灭活油乳剂疫苗,再将试验鸡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鸡转移因子、黄芪、左旋咪唑、灵芝粉4种药品,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免疫后的1,4,6,8,10,12,14,16,18,20,22,24天分别采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EDS76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鸡转移因子组在第14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极显著差异,且一直保持增长趋势;黄芪组在第18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极显著差异,且一直保持高水平状态;左旋咪唑组只在第20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显著变化;灵芝粉组在第12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显著变化,并一直保持高水平状态。说明鸡转移因子的增效作用最强可优先使用,黄芪和灵芝粉次之,左旋咪唑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1.
8日龄雏鸡 70只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 35只。A组 ,转移因子稀释 ND 系苗。B组 ,生理盐水稀释 ND 系苗。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分别在免疫前 (0 d)和免疫后 2 ,4 ,6 ,8,10 ,12 ,14 d和 16 d采用 β-微量法测各组鸡 ND抗体效价。免疫后 2 6 d用 F48E9毒株攻击各组鸡。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 A组鸡与 B组鸡免疫后抗体效价在整个免疫期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A组的死亡率为 4 2 .3% ,B组的死亡率为 5 9.3%。 A组与 B组的保护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2.
将猪脾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与鸡新城疫疫苗配合应用,比较猪脾转移因子对人工接种新城疫疫苗的鸡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新城疫HI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TF试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抗体效价与单独接种疫苗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说明TF与疫苗配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地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对鸡减蛋综合征(EDS-76)、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4种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选用30日龄海兰褐蛋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又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EDS-76、ND、ND-IB和IBD疫苗,同时对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粒/只,在免疫前、免疫后12、27 d采血测定抗体效价(或阳性率)、T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率和ANAE阳性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鸡EDS-76、ND、IB抗体效价和IBD抗体阳性率、T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率和ANAE阳性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EDS-76、ND、ND-IB和IBD4种疫苗抗体效价(或阳性率),增强鸡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将新城疫特异性转移因子(Newcastle disease-specific transfer factor,ND-STF)1 mL单独或与La Sota弱毒疫苗一起,分别口服和注射试验鸡,然后用MTT法检测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用La Sota疫苗免疫鸡,同时口服或注射0.1、0.5、1 mL 3种不同剂量的ND-STF,然后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病毒HI抗体效价.在使用ND-STF后第5天,试验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达到高峰,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可达1.68~1.71,对照组的SI值为1.24~1.34,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鸡的HI抗体效价(log2X)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高峰,口服或注射ND-STF 3种不同剂量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10、9.25、10和6.3、9、8.3,使用ND-STF各组与未使用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口服的效果更好.表明ND-STF能够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邵阳黄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20只40日龄的邵阳黄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55、69、83、97日龄分别对邵阳黄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体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免疫功能上,冬季室内平养邵阳黄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ND)抗体效价均大于室外放养组,而夏季室外放养组部分免疫器官指数和禽流感H5亚型、ND抗体效价高于室内平养组;冬季两种抗体效价均高于夏季。所以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邵阳黄鸡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三种免疫增效剂对禽4型腺病毒(FAV-4)TJ1607株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将40只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鸡转移因子组、黄芪多糖组、枸杞多糖组和对照组,注射FAV-4 TJ1607株灭活疫苗后,鸡转移因子组、黄芪多糖组、枸杞多糖组鸡分别口服鸡转移因子、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各1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注射完免疫增效剂后的第1,3,5,7,9,11,13,15,17,19,21,22天采集血样用于FAV Ab检测。结果表明:鸡转移因子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第13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显著升高(P0.05),黄芪多糖组在第17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显著升高(P0.05),枸杞多糖组在第19天时抗体效价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说明鸡转移因子的免疫增效作用最优,可在临床应用上优先使用,其次是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将黄芪多糖(APS)分别按0、2.5、5.0、10.0mg只,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分别与鸡NDⅠ系、NDⅣ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4组(每组35只)健康非免疫雏鸡,对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及脾、腔上囊重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检测结果:各APS组血清ND、IB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其中以APS5.0mg/只组的抗体效价最高;除ND油乳剂苗各APS组和NDⅣ系APS2.5mg/只在12日龄测定值外,各APS 脾和腔上囊重量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试验表明,APS可用作鸡疫苗的免疫佐剂提高鸡的免疫力;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接种方式不影响APS提高鸡免疫力的作用;APS以5.0mg/只为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9.
脂质体包被鸡IL-18可增强新城疫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mChIL-18)用脂质体包被,将不同浓度的mChIL-18脂质体联合新城疫疫苗对鸡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1日龄SPF鸡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疫苗组、新城疫疫苗+0.2mL mChIL-18组、新城疫疫苗+0.1mL mChIL-18组、新城疫疫苗+0.3mL mChIL-18组和新城疫疫苗+空载体对照组。所有免疫组鸡于7日龄免疫,免疫后每周抽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免疫鸡的HI抗体水平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并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对各组试验鸡应用F48E9标准强毒进行攻击(100ELD50.只-1)。结果表明mChIL-18脂质体的最佳剂量为0.2mL.只-1,其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新城疫疫苗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44-1950
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