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耕作栽培学科是农业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农作物生产体系及其与环境、措施关系的系统理论,并有针对性地把农学各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组装配套直接应用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宏观再拓宽更综合,微观再分解更深化。宏观研究要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提供战略决策;微观研究必须把握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技术储备和实用配套技术,实现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当前,耕作栽培学科的研究应迅速适应商品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耕作栽培学科应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为发展我国集约化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物学作为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们从育种和栽培两个角度切入,在探索作物遗传生长发育的规律、特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优良作物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并激发出较强的生产力。作物的改良和栽培取得了创新,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优质、高效和生态少污染(无污染)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攻方向,其中,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育种技术面的突破。以"调优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为小麦高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上述成果对农业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围绕生态栽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有所创新,一个栽培技术智能化的时代即将来临。借助权威机构调研分析结论得出,从国家未来需求角度对作物学未来研究的趋势、方向及其存在的科研难点问题作了概要性简述,站在宏观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2,(2):37
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等提出水稻栽培管理新技术——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了以袁隆平院士为专家组组长的技术成果鉴定,并被列为农业部水稻生产主推技术。该研究受到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和农业部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资助。该技术已经过连续10年9个不同生态地点进行多点联合试验研究,26个县高产栽培示范,提出了超级杂交稻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栽培技术及其形态生  相似文献   

4.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谷物之一。小麦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加上国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小麦栽培需求,有必要引入数字化技术,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辅助小麦田间栽培管理,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小麦栽培管理的必要性,探究了数字化农业背景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及具体应用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野生大豆具有繁殖系数高、高蛋白、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优点,适宜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多年来以野生大豆作为父本与栽培大豆杂交的品种居多,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技术难度大,不易成功。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自 1985 年利用高蛋白野生大豆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获得成功以来,30 多年间,一直致力于种间的回交改良工作,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承豆号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系),拓宽了栽培大豆的遗传基础。后续将继续创制具有 25%~100% 的野生大豆细胞质新种质材料,促进冀北地区春播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同时集成春播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新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示范区建设,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从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大豆育种的历史沿革、已经审定的品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在野生大豆育种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作物杂志》1999,15(2):28-28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中的招标课题。该项研究的主要攻关指标为建立0.33~0.66hm2单产9000kg/hm2以上的样板田,并系统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我们课题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小麦高产栽培资料,借鉴国内外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及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原理,集成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单项技术,结合当地生产情况,进一步深入开展试验研究,提出综合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从探索小麦高产规律和生产管理诊断的需要考虑,实行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7.
试论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是现阶段比较完整的试验、示范、推广紧密结合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它适应了80年代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继承性、地域性、整体性和社会性,促进农作物栽培研究从侧重单相技术向综合措施、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发展。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农作物规范化栽培的几种形式,提出加强作物规范化栽培研究和推广的几项建议。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80年代我国农作物栽培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向,即以综合措施为中心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地推广应用。它标志着我国农作物栽培从以经验指导为主,转向以科学指导为主;从侧重单项技术转向运用综合技术;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注意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使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把农作物栽培的研究和实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前生产实践中作物规范化栽培形式多样,理解各异。本文试就作物规范化栽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农作物规范化栽培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是贵州省农科院主持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的内容之一,在兴义设示范点,黔西南州农推站参与实施,其目的是探索黔西南州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措施及途径,进一步反映要获得高产所必须的条件,为指导黔西南州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保障,为贵州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从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经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委会专家的初评、复核、审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该公司研究完成的《上海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课题是为加快上海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数字化建设,依托现有植保体系监测预警工作体系,以监测预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地理信息、全球定位、自动化处理等技术,构建  相似文献   

10.
作物免少耕栽培技术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栽培于一体,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农业技术体系。简要分析了江苏主要农作免少耕栽培发展背景及研究历程,阐述了江苏作物免少耕栽培主要技术模式、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免少耕栽培技术应用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据此提出免少耕栽培技术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位农业科研人员,都应对其研究的内容进行经济评价。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就是采用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分析方法,把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中的费用和效益,即投入新项目、新成果的研究;推广和使用的劳动耗费与采用新成果技术与被取代的旧技术  相似文献   

12.
论棉花轻简化栽培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论述了棉花轻简化栽培的主要技术内容,对其发展作了展望。棉花轻简化栽培是指简化管理工序、减少作业次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管理措施和方法,是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立足中国国情,通过对传统植棉技术创新改造而创建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是我国棉花生产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轻简节本快乐型转变的重要支撑技术。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单粒精播壮苗技术、简化整枝或免整枝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或水肥协同管理技术以及优化成铃集中收获等关键技术。展望未来,应在深入研究轻简化植棉生理生态学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创新完善关键栽培技术,研制新型物质装备,促进农艺技术和物质装备高度融合,为轻简化植棉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棉花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淮易旱丘陵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土层瘠薄,涵养水肥能力弱,多灾易旱,大部分地区植棉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棉花单产低,植棉效益不高等状况,开展以棉花节本、高效为中心,进行包括棉花品种筛选、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已有技术组装配套,建立了以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为主体的节本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该栽培体系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已达5.8万公顷,棉花单产和植棉综合效益及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玉米栽培中,高产创建栽培技术利用通透面栽培、抗旱保密高产栽培、抗低温保密高产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核心技术,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精耕细作,科学施肥,深度融合农机与农艺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针对宜良县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分析陕西苹果集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陕西苹果聚集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设想;在此基础上,对苹果集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内含、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剖析研究和归纳总结。重点对成果转化与技术扩散体系、示范基地网络体系、苹果标准化研究与应用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对西梅进行引种栽培,需要考虑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的内容.气候是其引种栽培的外在条件之一,同时引种栽培所需的土壤、肥料,以及栽培过程中的修剪、病虫害防范等,都是保证其引种栽培质量的关键技术要点.西梅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在现有西梅引种栽植的基础上,寻求能进一步提高西梅产品的技术突破点,文章以西梅的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作为...  相似文献   

17.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九五”科技规划 ,国家把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技术体系研究列为重中之重科技攻关招标课题 ,这对深入开展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及全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和栽培学科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 5年各中标单位协作攻关 ,在不同试验基点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试验研究 ,完成了招标课题规定的各项主要任务指标 ,进行了八项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技术指标的研究 ,提出了“三优二促一控一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并在生产实践中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研究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小麦超…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山东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十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10~13日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总结了“九五”以来我国小麦栽培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研讨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向21世纪我国小麦栽培科学技术、生产和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特别对优质专用小麦节本增效栽培与技术,信息技术在小麦研究与生产中的应用,小麦栽培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代表们考察了山东农业大学小……  相似文献   

19.
海河平原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2004年以来,在该区域进行小麦超高产(9000kg/hm2)典型创建的基础上,对超高产冬小麦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参数进行测定,并设置田间析因试验进行研究。明确了超高产小麦的品种类型和产量结构、群体性状及其共性特征、个体形态和生理性状特点以及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锰、锌、铜、硼等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明确了实现小麦玉米两茬均衡超高产的适宜接茬方式及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播种期、密度、种植形式和水肥运筹技术,对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综合栽培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河平原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技术体系体现在河北省的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及农民技术培训内容中,作为小麦生产的技术支撑,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年终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去年在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适宜不同区域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与示范、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预警和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成效明显。一是指导永川、巴南、南川、荣昌等该市主要茶产区县示范推广凯恩、帕力特等高效低毒替代农药面积3.76万亩次,示范推广数字化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