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血针疗法又叫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宽针、眉刀或痧刀等刺破患畜体表特定的穴位或其它部位的血管,使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用血针来预防家畜疾病,如《明堂歌》载“春来万病生,大血两针彻,诸毒不能成,万病俱消灭”。《齐民要术》...  相似文献   

2.
针刺放血法就是用针、刀在血管上的穴位或皮肤浅表的静脉上刺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疗法。针刺放血可疏通壅滞的气血,从而达到清热排毒,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整脏腑的功能。针刺放血常用于家畜热性病、中暑、风热感冒、肺炎、胃肠炎、消化不良、僵猪等病症。笔者现将临床中使用针  相似文献   

3.
论动物血针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动物血针疗法赵阳生(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呼和浩特010018)林仁寿(台湾大学畜产学系)用特制针具(宽针或三棱针)在血针穴位上,刺破脉管(静脉)使之出血,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血针疗法。文献中又有刺血疗法、刺络、放血疗法等不同名称。是兽医学针...  相似文献   

4.
血针疗法也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小宽针、圆利针)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放血治病,是中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相传西周穆王(公元前947~928年)时就有针刺马颈血的说法;春秋秦穆公(公元前659~621年)时少宰孙阳(官封伯乐将军),不但善于相马,且精通马的明堂针穴,长于放血以防治疾病。历经后世不断丰富发展,至明代,复经喻氏元亨兄弟广收博采,集历代之大成,编著了《元亨疗马集》。其中“伯乐明堂论”、“论马春秋放大血”、“论马血脉法东溪曲川问答”等文,对放血疗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刺血疗法"又称之为"血针疗法"或"放血疗法",是用血针(三棱针、宽针、眉刀、痧刀等)刺破动物体表特定的穴位或有病部位的血管,使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血针疗法也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小宽针、圆利针)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之功效。血针疗法在犬猫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现将犬猫常见的血针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牛产科疾病均与气血有关.血分盈满,气分充足,气机条达,则母畜平安;血亏气虚或血瘀气滞,气血失调,母畜则发生各种疾病.“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母畜以血为本,根据血的特点,笔者自拟“益母当归汤”治疗猪牛产科病,每获良效.举例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9.
血针疗法是用宽针或三棱针,针刺畜体的血针穴位放出适当量的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血针疗法具有泻热排毒、活血消肿等作用。家畜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闭清窍,高热神昏的病症,病情急、险恶、称黑汗,还称急性中暑、中暑,黑汗首见《肘后备急方》,现代兽医学称日射病、热射病。常发于肥胖的马骡,其他家畜则发病较少。病情比黑汗轻的称热痛,又称感暑、伤暑,慢性中暑,热痛首见于《司牧安骥集》。黑汗与热痛病因病机均相同,只是强盛程度不同的暑热暑湿之邪侵犯畜体,病情有轻重缓急而已。治法也有异,黑汗治疗宜清热解暑,…  相似文献   

10.
<正>血针疗法也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小宽针、圆利针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血管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疗法。犬常用血针穴位有十多个。血针对某些疾病疗效可立竿见影,多数是配合相关药物治愈疾病。现将犬病的常见血针疗法简介如下。1血针的治疗作用血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泄热开窍定惊、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排除血液中部分毒素,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兽医认为:气血并行血脉中,如外邪客腠,可引起畜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行气血,营阴阳、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中兽医学强调:“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不去,血不活,骨不生,肉不长,筋不健。”针刺放血可疏通壅滞的气血,从而达到清热排毒、  相似文献   

12.
使用眉刀(一种针具),针刺猪胸、腹侧静脉支放血,治疗猪病和促进猪只生长的方法(民间称“眉刀针术”或“眉刀放猪法”),在浙江东阳一带广泛流传,许多民间兽医和猪贩擅长此术。一九六二年,笔者投杜明棋先生为师,学习此项针术,现根据杜先生的指教与个人学习和运用中的体会,加以初步总结介绍,请同道及善此针术者批评指放。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两者均遵循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但前者属外治,后者属内治,方法各异,作用途径亦不同。药物疗法的理法方药研究日趋深入,理论甚丰。至于针灸论治,虽然早在《灵枢·经脉篇》中就有“表则浅之,里则深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记载,《伯乐针经》中亦指出“大凡行针,先  相似文献   

14.
<正>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发展初期临床使用较普遍的一种疗法,中医称之为"刺络",俗称"刺血疗法",是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2000多年前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有关针刺治疗的记录,几乎半数以上均是采取针刺放血。在兽医临床应用上,它具有治病广泛、疗效迅速、节省药物、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推广等优点,治疗、防病独具一格,系祖  相似文献   

15.
芦惟本 《猪业科学》2023,40(3):114-114
经过十多年对现代猪群的观察发现,“平猪”是现代猪群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平猪”这一概念是稼接而来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三》:“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相似文献   

16.
血证从气论治的原理是依中兽医学“气是构成和维持畜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是不断运动着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在体内的运动形式主要是升、降、出、入 ,畜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 ,都是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故《素向·无微旨大论》说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母、气是血液化生和运动的动力 ,又具有固摄血液、司其在脉中循行而不致外溢”。因此气与血在生理上关系极为密切 ,在生理上也互相影响 ,所以 ,凡治血者必先调气 ,便为血病 ,而为血用 ,总是以气统血。实践证明 ,出血证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17.
1针灸用具在猪的针灸治疗中所使用的用具有针具、灸疗用具、电针仪器和激光针灸仪4种。治疗猪病的针具有毫针、三棱针、注射器和手术缝合针。毫针是针灸治疗中白针疗法较常用的针具,特点是针尖圆锐,针体细长。三棱针是血针治疗中常用的针具,其特点是针头部分呈三棱锥状,针体为圆柱形。注射器是用于水针疗法治疗的工具。手术缝合针主要在埋线疗法  相似文献   

18.
正刺络放血起源于古代砭术。利用砭石治疗疾病逐渐演化成砭(刮痧、揪痧、吮痧和刺络法)、针、炙、药、按跷、导引六法,中兽医基本上是从中医移植过来的,有了畜牧业就有了中兽医开始,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外编》中有兽医刺络放血方面收集,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针对一些猪的热性疾病常辅以刺络放血疗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期与同仁分享,或能抛砖引玉。1病例1.1猪丹猪病例一,1997年7月,我镇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如“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就是其典型例证,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记载。《丹溪心法》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所谓“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20.
泻血疗法是指用利针刺破静脉管或静脉丛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家畜疾病的方法。它源于古老而传统的中兽医血针疗法,特别是马属动物的泻血疗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分析泻血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该法试用于奶牛临床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单总结介绍如下。1 作用与应用泻血疗法具有泻热、泄毒、活血、消肿、止痛和促进新陈代谢作用。临床主用于奶牛高热性疾病,如奶牛流行热、中暑;中毒性疾病,如毒物中毒、毒蛇咬伤、自体中毒(酸中毒、酮病等);循环障碍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各种急、慢性炎症,如急性乳房炎、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