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安徽林业科技》2012,(1):F0002-F0002
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绚丽多姿的森林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6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31处,总面积14.3万多hm2.约占省国土面积的1%。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的森林旅游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如泰山、崂山等 ,但当时的森林旅游是人们自发的旅游行为 ,未形成规模和产业 ,我省森林旅游的大发展是在 1992年之后。 1992年 ,原国家林业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森林公园暨森林旅游工作会议 ,首次将森林旅游列为我国林业的一项重要产业 ,自此形成了跳出林业办产业 ,依托林业搞旅游的共识 ,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1 山东省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从 1992年批建第一批森林公园以来 ,到 2 0 0 1年底全省已批建森林公园 84处 ,其中国家森林公园 2 6处 ,省级森林公园 44处 …  相似文献   

3.
新疆开发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以及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外开展旅游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疆已建森林公园50处,规划总面积78.2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0处,省级森林公园27处,县级森林公园13处。  相似文献   

4.
森林旅游可分为:赏景审美、疗养保健、科学考察、消遣娱乐、探险猎奇等类型。四川目前可供森林旅游的资源有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地(市)级自建森林公园10多个;植物园1个,风景名胜区(片)119个景点546处。为发展四川森林旅游业,应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规划、保护培育,以及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森林公园总体情况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948处,规划总面积1757.3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新设立15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面积1214.33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371处,县(市)级森林公园797处。9个省的森林公园总数超100处(见附表1)。  相似文献   

6.
一、森林公园总体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855处,规划总面积1,738.2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64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面积1205.11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315处,县(市)级森林公园775处。9个省的森林公园总数超100处(见附表1)。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森林公园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从1992年以来,经国家和山西省批准,晋中市共建设森林公园6处,其中有榆次区乌金山、寿阳县方山和左权县龙泉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和顺县云龙山、昔阳县大寨、介休市洪山3处省级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3.35万hm2。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自 198 2年 9月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起 ,经过短短18年时间 ,我国森林公园已发展到 10 0 2处 ,面积 913万hm2 ,年接待旅游者超过 5 5 0 0万人次 ,建立森林公园的意义已不再是国有林场搞多种经营的一个项目。对森林公园进行准确的定位 ,了解、认识森林的游憩功能和森林游憩资源价值 ,是管理、建设、经营好森林公园的首要条件 ,本文对此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析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胜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2):52-55,67
省级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是临武的母亲河—武水的发源地,也是临武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境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数量众多的森林风景资源。公园境内人烟稀少,无工矿企业等污染,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公园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优良。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逐项评价、打分,综合得分为43.4分,达到Ⅰ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适合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安江省级森林公园内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对85个资源单体在系统分类基础上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森林公园资源分布状况及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当前旅游活动开展的特点与需要,围绕森林公园生态保护、森林科普、森林旅游三大核心功能,整合策划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运动健身于一体的5大旅游产品谱系的13种类别38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44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5.53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7.0分,综合得分为40.53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阳山森林公园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是森林公园总规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本文提出了结合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分层次进行森林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措施,以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有国有林场6处,经营总面积2.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90万立方米。天然林禁伐以来。宽甸县国有林场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式,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开发森林旅游使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壮大。发展后劲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社会综合效益近亿元,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近7000公顷。安排从业人员140多人。森林旅游业已成为国有林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森林旅游融知识、科普、休闲、度假、趣味、探险、保健等于一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的森林旅游,以建立森林公园为标志,起步于1982年,进入90年代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1999年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9.62亿元,到2000年,全国已建各级森林公园1050处。  相似文献   

15.
<正>198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建立,开启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的新纪元。30年来,我国森林公园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经成为我国珍贵森林风景资源和林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骨干力量。截至2013年底,共建立森林公园290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超过175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范围遍布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4.9 % ,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类型奇特众多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近几年来 ,大理州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州级自然保护区13个 ,并积极发展“绿色之旅”。如今 ,苍山、清华洞、东山、宝合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森林生态旅游是在森林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 ,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 ,人文景观为陪衬 ,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所组成的旅游景区 ,提供人们游览 ,进行森林浴 ,呼吸新…  相似文献   

17.
我省森林公园起步于1982年,至目前共有69处,其中国家级26处,省级43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面积27.2万公顷。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24亿元,其中国债1.6亿元、社会资金3亿多元、各级财政及自筹4.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4150万人次,实现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收入10.7亿元,社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拥有多处省级森林公园,分为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两大类.资源匮乏型森林公园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较困难.该文针对资源匮乏型森林公园在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森林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省58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在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发展方面进行典型共性分析研究,指出森林公园在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建设与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公园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建设方面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设新模式,以期引导森林公园发展在政策制定、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建设发展管理方面更科学、规范和健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作用我国森林公园事业起步于SO年代初,1982年9月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15年来,各地森林公园发展很快。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各类森林公园已发展到770多处,总面积达到660多万公顷,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69处,地方森林公园50O多处。森林旅游在森林公园建设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000万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近10亿元,全国已拥有各类森林旅行社30多家,其中一类社二家,开始了有组织地接待森林旅游者的活动。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