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2.
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旱,造林难度大,部分地块历经多次造林,均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困难,真正彻底消灭荒山,湄潭县通过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选用大穴整地、容器苗造林、覆盖灌草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实行专人管护和割灌抚育,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分别达95%、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造林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塞罕坝困难立地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罕坝的宜林荒山、沙荒地、瘠薄山地和石质山地等属于困难立地,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造林属攻坚阶段。通过采用大穴整地,使用高规格容器苗造林,强化栽植、幼抚、客土、浇水、管护等措施,可以提高造林成效,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为塞罕坝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践,探索出了盱眙丘陵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使杨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地植苗造林成效,进行栽植穴中增添适量的野生灌草作为隔离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栽植穴土壤当中增添6 cm左右灌草隔离层,用量为鲜质量2.2~2.3 kg/株、风干质量0.60~0.75 kg/株,上层覆盖暄土厚度3 cm左右的造林技术,抵御旱害效果显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可达85%以上。该项造林新技术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容器大苗和裸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81—1988年,在辽宁省锦州、朝阳、阜新、营口、大连等石质山地,就播区的选择和确定、地面处理、树种的筛选、防止鸟鼠对种子的危害和改进飞行作业方法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基本上摸清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37.5%,其中干瘠石质山地占较大比重.干瘠石质山地由于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极大,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及科学的栽植技术对造林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贫瘠干旱石质山造林很不易成活,山西省壶关县通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供石质山地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加快石质山造林绿化步伐 切实提高营造林科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安徽林业》2009,(6):18-19
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我省大部分荒山、荒坡、荒沟、滩涂地等易于造林的地块已基本实现绿化,而剩下的均是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等条件较差的高山、远山、石质山.由于在这些地方造林绿化劳动强度大、水源难以解决、造林成本高,长期以来这些山地成为人工造林绿化的"禁区".据初步统计,我省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的部分县(市、区)现有石质山场300余万亩,如能把这些石质山地绿化起来,将能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各级政府财力、社会个人收入已有一定提高和积累,全社会对造林绿化的共识业已形成,在石质山上植树造林的条件已趋成熟,淮北市和萧县、南谯等地已积累了不少开展石质山造林的经验.特别是淮北市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从2002年开始进行石质山开发,目前相山绿化已进入第八期工程,全市共完成石质山造林绿化8.5万亩.淮北市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13,(6):52
安徽省淮北市森林资源总量少,全市有1.3万公顷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极差,大部分石质山地因人工造林难度极大而被列为非宜林荒山。去年7月,淮北市林业工作站依靠《石质山地营造林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成果,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其他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淮北市石质山地  相似文献   

15.
为针对性的解决沿海石质山地绿化造林问题,用8a多的时间结合葫芦岛市沿海地区的气象、海洋和防护林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对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设置标准地,测定林分因子,计算平均值,并选择与海岸对应树种林龄相同、密度相同的林分,将其设为适宜性判断标准,筛选出适宜石质山地绿化造林树种,以解决实际沿海石质山地绿化造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总结、研究并推广适宜海岸石质山地绿化造林树种的营造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用8年多的时间,对海岸石质山地几种适宜树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海岸石质山地上侧柏的主要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建平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造林成活率、土壤化学性质随造林年限的变化和造林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胸径、树高年净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在石质山地的成活率在21%~85%之间,其中白榆和沙打旺的成活率分别为81%和85%,而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0%左右;植被能明显提高石质山地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全N、P2O5含量,但提高程度随土层深度、养分种类和造林年限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土层,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0.01)并显著降低土壤P2O5含量(p〈0.01);只有保水剂可引起土壤全K含量的明显升高;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白榆、小叶杨、刺槐、栾树树高和胸径的年净生长量,但保水剂的提高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正> 以往在我省石质山地多采用侧柏造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由于侧柏生长慢,造林后易遭羊群、毒蛾危害,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了山地造林的进展速度。为丰富石质山造林树种,探讨铅笔柏适生范,围加速石质山绿化进程,我们于1978年在肖县凤虎山林场的所里山、藏马峪、郭楼等石质山地营造了铅笔柏、侧柏对比试验林。经调查,1978年铅笔柏造林成活率为95%,侧柏为62%;1983年调查,6年生时,山坡上、中、下部平均生长情况:铅笔柏高2.59米,地径7.18厘米,侧柏高1.32米,地径3.83厘米。铅笔柏高、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刘峰  禹兰景 《防护林科技》2014,(11):104-105
针对石质山地干旱薄土层立地类型的特点,采用4种造林模式(侧柏容器苗造林、油松容器苗造林、山杏容器苗造林、油松+山杏混交容器苗造林),重点推广了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73.4 hm^2,造林成活率95%,平均保存率92%,成为三北石质山地抗旱造林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0.
4种土壤改良剂对石质山地造林“两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瘠薄是影响石质山地造林效果的主要因子。笔者通过施用不同量的"黄腐酸"、"海藻肥"、"膨润土+稀土"等4种土壤改良剂研究了提高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两率)的方法。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黄腐酸、海藻肥改良土壤能显著提高"两率",而"稀土+膨润土"(1∶1)对"两率"无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