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自1951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土默川试种甜菜之后,1955年在土默川(呼和浩特市郊区、包头市郊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及西部区东三旗县(卓资县、丰镇县、察右前旗)大面积种植甜菜。1959年甜菜发展到西部区河套黄河灌区种植。1966年甜菜相继发展到通辽、赤峰、宁城、扎兰屯等地。自1955年迄今二十九年,甜菜栽培面积由十二万五千亩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万亩。进入七十年代,甜菜糖分明显降低。就全自治区看:1955—1960年平均含糖分18.93%;1961—1970年平均含糖18.62%; 1971—1980年平均含糖16.72%,全自治区甜菜含糖分平均降低了2.215度。老甜菜区土默川的糖分下降幅度更大,以土默川东半部为例,五十年代菜丝含糖18%以上;六十年代为16.73%;七十年代为15.43%,糖分下降2.5度以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河套灌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引黄灌溉方便,气候适宜,具有得天独厚地发展甜菜生产的自然条件。自1988年以来,甜菜产量、含糖率稳步提高。甜菜覆膜具有增温、保湿、保肥、抑制盐碱的作用。甜菜覆膜与露地栽培相比,亩产量可增加500kg,含糖率提高0.8度。1991年3600亩覆膜甜菜取得平均亩产3000kg、含糖率18%的好收成,其丰产、高糖的技术措施是:一、精细整地,药剂拌种。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及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秋季深翻、耕深25cm以上。入冬灌足水。早春顶  相似文献   

3.
影响河套灌区覆膜甜菜发展的障碍因子探讨黄仕泉(内蒙古巴盟临河糖厂,临河市015000)内蒙古巴盟河套灌区甜菜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对提高甜菜产量与含糖效果显著,到1996年地膜甜菜面积已达9.13万亩,占当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甜菜制糖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甜菜含糖低。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两年的试验和调查,初步看出春甜菜含糖率低有以下几个原因。施肥比例不合适,影响甜菜的含糖率从试验和调查情况分析,施用氮肥过多,而磷、钾肥料不足时,能够降低甜菜含糖率。1979年,在高密县李仙大队试验,在每亩施猪粪5000斤、磷肥100斤做基肥的基础上,设每亩追尿素30斤、50斤、80斤和100斤四个处理。收获时测糖结果,追30斤的含糖14.5度;追50斤的含糖16度;追80斤的含糖14  相似文献   

5.
山东国营胶河农场展家分场,1982年种植夏播甜菜420亩,平均亩产6,231斤,平均含糖率15.6度。其中32亩甜菜块根产量达7,030斤/亩,含糖率16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河西走廊适宜种植甜菜的自然优势,推动甜菜生产发展,八○年元月由省农业厅、省轻工业厅、省农科院、黄羊镇糖厂和双湾公社共同协商并征得武威地区、永昌县同意,在双湾公社开展甜菜万吨公社生产和科研试点工作。试点奋斗目标:三年实现甜菜总产万吨,其中八○年5,000吨,八一年7,000吨,八二年10,000吨;亩产分别为2,500斤,3,500斤和5,000斤;甜菜含糖率不低于16%,甜菜人均收入三年平均43元。  相似文献   

7.
1989~199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的3个县(市),研究了甜菜种植密度、氮、磷用量栽培因子对甜菜间作套种后的产质量及亩产糖全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实用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综合进优得出了河西灌区甜菜小麦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规范。经大田生产验证,可获取亩产250~360kg小麦、2.5~3t甜菜(含糖率17%以上),本项研究为粮糖双丰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甜菜的重点产区,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70%以上,甜菜是松嫩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 含糖率是甜菜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和产量相比是个相对稳定的指标,而且含糖率的高低受环境因子的强烈影响,其中主要是气候条件起作用,气候条件又是当前人们难以控制的因素。因此分析影响甜菜含糖率的气候条件及其年际间、地域间的变化规律,为在发展农业生产上趋利避害,提出选建甜菜生产基地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于滴灌的甜菜种植密度及节水灌溉技术,2011年进行了淹灌与滴灌以及滴灌条件不同密度处理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及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比淹灌甜菜根腐病发病率低2.3%~2.7%,节水46.9%~64.0%,甜菜整个生育期可节水5567.5m3/hm2,根产量、含糖率都有所提高;滴灌甜菜较适宜密度为8.25~9.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甜菜含糖率的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度、水分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最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呼兰县甜菜生长期的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平均气温和甜菜含糖率的资料,用积分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初步探讨这一地区甜菜含糖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及这些气象因子的时间分布对甜菜含糖的效应(变动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河糖厂甜菜产区甜菜品质及含糖大幅度下降.1990年下降较为明显,1991~1992年针对其下降的诸多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改善措施,使甜菜品质及含糖率有所提高.为了进一步加速提高甜菜品质及含糖率,分析其低糖原因、明确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通过对内蒙西部地区各糖厂1986~1990年10月份菜丝含糖及原汁纯度比较看出,1990年比1986年菜丝含糖与原汁纯度分别下降3.1%与2.65%,尤以巴盟地区各糖厂下降更为明显。临河糖厂1990年比1986年菜丝含糖与原汁纯度分别下降4.426%与2.11%,而块根含水率却提高4.1%.通过多次研讨会论证,含糖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焉耆糖区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甜菜,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年甜菜种植面积1.2~1.3万hm2,在80年代末以前,甜菜含糖率在17.5%~18.5%,是一个高产高糖区。90年代以后,含糖率出现较明显下降,近几年在14%~16%,甜菜病害日益严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是甘肃甜菜种植业的主要基地。这里气候凉爽,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灌溉便利,为甜菜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国以来,我省甜菜生产长期停滞不前。七十年代后,亩产量下降到千斤以下,含糖率亦有下降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和总产也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1981年单产和总产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但是菜丝含糖率却是历史上最低的一年。由图一可以看出,武威黄羊镇糖厂自1966年正式投产以来的十六年间,莱丝含糖率在16%以上的有十二年,16%以下的就有四年,投产的第一年(1966年)为  相似文献   

15.
甜菜为我县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栽培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含糖量很低,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海伦县三十年来甜菜产量始终徘徊在一吨左右,每年只是增加种植面积来保证制糖工业发展的要求,而含糖率却从60年代的平均17—18%下降到70年代的15—16%,近两年平均只有14—15%。为使我县甜菜生产水平尽快搞上去,1982年开始应用综合栽培方法,摸索出提高产量和含糖率的一些途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县甜菜含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1989、1990与1991年甜菜含糖率分别为16.8%、17.6%、18.0%与18.6%,特别是1991年在全省含糖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含糖率较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本区自然地理条件与推广良好的甜菜栽培技术。嫩江县可耕地大多数为黑钙土,黑土层深20~27cm,0~27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4.1%,全氮0.35%,速效氮233ppm,全磷0.22%,速效磷(P_2O_5)41ppm,pH  相似文献   

17.
甜菜种植历史的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过去没有种植甜菜,亦无制糖工业。解放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开辟为华北区第一个新甜菜区。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四年为甜菜试种阶段,在各旗县多点试验,面积由百余亩逐步扩大至六千余亩,平均亩产三千斤左右,含糖率20%以上。 一九五五年国营包头糖厂建成投产,该年甜菜种植面积12万余亩,保苗率86.3%,  相似文献   

18.
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栽培甜菜的目的,在于从块根提取蔗糖。甜菜含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产糖量和工厂的出糖率。自1747年化学家马古拉夫发现甜菜含有同甘蔗一样的蔗糖以来,糖甜菜的历史己有250来年。甜菜块根的含糖率,1848年为9.8%,1898年为17.8%,经过150年甜菜含糖率提高了16%(绝对值),到1908年提高到18.5%,同目前甜菜生产水平相近。可见,近几十年来甜菜含糖率提高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但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甜菜生产国家以及我国的甜菜含糖率又有大幅度降低的趋势。例如,苏联甜菜主产区乌克兰甜菜块根含糖率由1961~1965年的18.05%,  相似文献   

19.
甜菜的生产能力常用单位面积产糖量来衡量,产糖量取决于块根的产量和含糖率。甜菜的含糖率又是块根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它受环境因子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国甜菜主产区甜菜糖分变化情况在我国甜菜的主产区中,甜菜糖分的波动颇大。据30年甜菜的菜丝含糖率统计来看,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糖厂、范家屯糖厂普遍低于西北地区的“八一”糖厂和华北地区的包头糖厂。1951至1980年的平均菜丝含糖率,哈尔滨糖厂为15.38%,范家屯糖厂为16.02%,“八一”糖厂为17.52%,包头糖厂为17.33%。在同一个地区,年分不同,甜菜的含  相似文献   

20.
临泽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随着甜菜生产的发展,自1991年起,甜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平均单产2.8t/亩,含糖率 160%以上.分析我县甜菜生产发展快的原因除政策优惠外,还调整了甜菜生产布局,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分区轮作,以村为单位划连片种植区域地段,实行4年以上轮作.推广甜菜带田,主要是甜菜套小麦或胡麻,在同地块将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