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藏那曲地区在长期的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退化加剧,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对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及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认识西藏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西藏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现状,分析了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增强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草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工作;实行畜群结构调整,在畜产品加工上下功夫;依靠科技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依据松潘县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生产现状,深层次剖析阻碍该县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加强草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高寒草地生态平衡和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快草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草地生产力是松潘县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共和县草地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草地畜牧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从而影响草地资源的保护和草地畜牧业稳定、高效、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松潘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松潘县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生产现状,深层次剖析阻碍该县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加强草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高寒草地生态平衡和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快草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草地生产力是松潘县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地理、草地资源、畜牧品种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了发展草地畜牧业存在的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具有广阔而丰富的草地资源,草地类型多样,优良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发展草地畜牧业丰富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长期过度放牧、掠夺式经营以及虫鼠害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草地退化,草地承载力下降,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稳定、高效和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现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浅析了如何提高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率的相关对策,为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川西北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差、草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草地管理制度创新,控制牲畜数量,遏制草地退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地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建立科技开发实验区等对策,维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川西北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差、草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 ,提出了草地管理制度创新 ,控制牲畜数量 ,遏制草地退化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地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 ;建立科技开发实验区等对策 ,维护草地生态环境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隆县草地资源丰富,可利用面积115757公顷,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本文对全县草地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建议畜牧业向发展草地畜牧业倾斜,以草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据其特点提出固定草地管理使用权、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合理利用草地及草地资源区域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2016,33(9):1901-1909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退化的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在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变化以及固碳效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区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通过NDVI值代表3种类型草地的生长状况,整体上看,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生长状况为:刈割人工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在0~20 cm从高到低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差异均表现为显著(P<0.05);放牧人工草地的全碳全氮含量均为最高,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全碳含量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0~1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为(0.88±0.11) 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3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大小表现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在0~10 cm 放牧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为(28.45±8.30) m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此外3种草地类型的土壤碳、氮贮量表现为: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表现为碳、氮固持,而刈割人工草地均表现为碳、氮流失,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的碳、氮贮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对草地实施播种、灌溉等合理的人为干预将有效地提高土壤质量和草地生长状况,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碳、氮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辛有俊  吴阿迪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2,21(2):57-61,68
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在草地分类过程中,主要包括草地分类单位及标准的确定和同一分类单位中不同草地类型的区分归类。目前,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采用的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是按照【1988】农{牧草}字104号部颁标准,即《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青海省天然草地的实际,同时还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草地类型图例系统》,最终形成了青海省草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辽宁省北部草地现状及群落特征,以辽河平原北部的彰武、康平、昌图、法库4县确权草地为范围,通过2年的野外详查,分析草地植被特征,并重新划分草地类型,运用ArcGIS 10.0软件勾绘出草地分布图。结果显示:25个调查样地共出现164种植物,隶属46科129属。根据水热、地形及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将调查区草地划分为疏林草地类、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平地草甸类3大类。其中,疏林草地类所含物种数最丰富,占到了总物种数的71.3%;疏林草地类和暖性灌草丛类以旱生植物为主,低平地草甸类湿生和水生植物相对较多。3类草地共出现8个草地型,疏林草地类2个,暖性灌草丛类3个,低平地草甸类3个,且均有乔木和灌木。与80年代相比,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等中生植物占优势的草地型已消失,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旱生植物的优势度有所增加,典型草原旱生植物分布区向东扩展。3类草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彰武县以疏林草地类为主,昌图县以暖性灌草丛类为主,而康平和法库县则以低平地草甸类为主。4县共出现草地斑块11 250块,其中50亩以下的占81.2%,100亩以上的仅占8.8%,草地分布零散而面积小。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区不同治理措施草地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云南巧家县尖山社不同治理措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下石漠化草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植物种生物多样性和草地植被的年鲜草总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物种数最多,改良草地次之,人工草地最少。4种草地共有植物种少,不同草地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或偶见种不同;人工草地优势种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改良草地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封育草地为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4种草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均为封育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均匀度为封育草地改良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天然草地;各类草地的产量和品质与其植物多样性指数间存在相反变化趋势;人工草地为最有效石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其次是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治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草地资源动态化监测是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合理规划利用草原的基础。通过动态化监测,能掌握辖区范围内草地资源分布情况和生态现状,明确当地的草原类型、生产能力、植被组成及草原退化、沙漠化等因素,确保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健康有序开展。为更好地推动草原生态建设,该文探讨新疆巴里坤县草原生产现状,论述动态监测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提出相应的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贵南县草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利用1976、1996、2001、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lS)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贵南县草地景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0年来,贵南县草地面积减少了59 046.13 hm2,占责南县草地面积的12.62%.平均每年减少0.42%,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的退化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草地质量也明显下降,高覆盖度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净减少量达106 076.80 hm2,减少率达28.87%;2)贵南县草地景观破碎化显著,1976、1996、2001、2006年草地景观的分维值分别为1.519 3、1.501 1、1.496 7和1.675 4.表明贵南县草地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3)从动态度看,1976-1996年高覆盖度草地对草地整体变化影响较大,该时期草地退化严重;1996-2006年,草地面积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8.
草地土壤肥力及其营养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草地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基本养分对草地生产的作用,草地植物与动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及缺乏症状,说明了加强草地营养管理以及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增强对土壤肥力和营养管理是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西地区山地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晓玲 《草业科学》2013,30(6):853-858
本研究阐述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在国家生态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草畜供求失衡、草原退化、草地使用权、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保护中的矛盾等现状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可持续发展中关于制订全面长远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健全草原生产生活投入保障体系、划定基本草原、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度、创建河西走廊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加大依法治草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植被状况、土壤水分、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牧草生长还是从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来看,那曲地区东西部草地存在显著差异,东部草地明显好于西部草地。东部草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西部草地高50%,植被覆盖度约是西部草地的2.36倍,单位面积产草量约是西部草地的3倍。那曲地区草地土壤偏碱性,东部草地土壤pH值比西部低0.6。东部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钾含量都很丰富,土壤质地均为壤质;西部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钾含量都很低,土壤砂化较严重。东西部草地土壤速效磷差别不大,并且含量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