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鸡原产于欧洲,尤其是几内亚等地,故又名几内亚鸡。现在家养的珍珠鸡是由野生珍珠鸡驯化而来的。随着珍珠鸡家养驯化程度的提高,对珍珠鸡进行规模饲养,已成为当今养禽业中生产优质禽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肉用珍珠鸡的特性 珍珠鸡作为一种肉用家禽,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野味的优质禽肉;它骨骼纤细,头颈较小,胸腿肉发达,可食部分大;珍珠鸡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养至12~13周龄,平均体重可达1.5~1.75公斤,料肉比2.7~2.8:1,成活率达97%~98%,饲养珍珠鸡投资少,成本低,周转快,效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提高珍珠鸡的种用价值,降低种公珍珠鸡的饲养量和饲料支出,克服季节性繁殖的局限和提高受精率,人工授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珍珠鸡的人工授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珍珠鸡初入笼中时要放其喜食的饲料,如青绿菜叶等,饲养人员应经常与珍珠鸡接触,并对其进行抚摸,使其尽量在短时间内适应笼内生活。待种公鸡30~32周龄、母鸡开始产蛋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精。2采精常用按摩采精方法。珍珠鸡野性大,采精时要把公珍珠鸡固定好。具体方法:两手分别握住珍珠鸡的大腿,头朝后,把  相似文献   

3.
珍珠鸡的饲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鸡原产地在非洲西部,又名几内亚鸡,是一种肉质具有特殊香味的野味珍禽,也是动物园内广泛饲养的观赏禽。根据羽色不同分灰色、白色和浅兰色三个品种,分别为秃顶珍珠鸡、灰顶珍珠鸡和普通珍珠鸡。秃顶珍珠鸡和灰顶珍珠鸡头顶有一凸起的骨质角,坚硬,其头部小而少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珍珠鸡生长早期羽毛性状变化和生长发育规律,对0~9周龄珍珠鸡的早期羽毛性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进行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1珍珠鸡雏鸡羽色为褐色,成年后呈灰黑色。3周龄珍珠鸡腹部和翅膀羽毛开始出现明显规则的圆形白点,5周龄珍珠鸡全身羽毛布满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23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珍珠鸡早期生长曲线,其中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珍珠鸡生长效果最佳(R2=0.997),其拐点为(577.09,5.23)。  相似文献   

5.
珍珠鸡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鸡属鸡形目,雉科动物,是由非洲肯尼亚的一种野禽驯化而来的肉用禽种。因其羽毛黑中带灰,并散布有大小如珍珠的白色,故名珍珠鸡。珍珠鸡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营养滋补功能,其羽毛又可制作工艺品,适合农家养殖。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技术服务总结出珍珠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珍珠鸡的生活习性1.1珍珠鸡喜干燥、怕潮湿、耐高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力都较强,很少生病。珍珠鸡善走动,有飞翔能力,应围网饲养。珍珠鸡食性广而杂,觅食能力强,特别喜欢青绿饲料。1.2合群性强,喜群居,性情温和,很少打斗,易…  相似文献   

6.
珍珠鸡简称“珠鸡”,别名几内亚鸡,常见的有灰颈珍珠鸡和长尾珍珠鸡。多年来经人工驯化选育,珍珠鸡已成为优良的肉用禽种。珍珠鸡食量少,易饲养,瘦肉多,肉质鲜嫩可口,野味浓郁,蛋白质和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肉鸡。近年来,已做为肉用禽被广泛饲养。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尼泊尔)都大量饲养商品珍珠鸡。如意大利的肉禽生产中,珍珠鸡肉已达30%左右。我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珍珠鸡的种用价值,降低种公珍珠鸡的饲养量和饲料支出,克服季节性繁殖的局限和提高受精率,人工授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珍珠鸡的人工授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珍珠鸡作为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逐渐成为特种养殖首选的物种之一。我们通常养殖的珍珠鸡主要是指灰色珠鸡类型。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胸腿肌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可食部分多。珍珠鸡各项生产性能均较高,肉料比为1∶2.7~2.9。珍珠鸡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对设备和房舍要求简单,耐粗饲、易饲养。2009年我市一饲养珍珠鸡的养殖场,珍珠鸡幼雏发生大肠杆菌及球虫的混合感染,现将发病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珍珠鸡的饲养管理及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鸡属鸡形目,雉科动物,是由非洲肯尼亚的一种野禽驯化而来的肉用禽种。因其羽毛黑中带灰,并散布有大小如珍珠的白色,故名珍珠鸡。珍珠鸡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营养滋补功能,其羽毛又可制作工艺品,适合农家养殖,现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技术服务,总结出珍珠鸡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珍珠鸡的生活习性1.1珍珠鸡喜干燥、怕潮湿、耐高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力都较强,很少生病。珍珠鸡善走动,有飞翔能力,应围网饲养。珍珠鸡食性广而杂,觅食能力强,特别喜欢青绿饲料。1.2合群性强,喜群居,性情温和,很少打斗,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10.
珍珠鸡是近年来国际上推广的肉用禽种。为了在广西推广珍珠鸡,我校养禽技术培训中心于1987年引进法国伊沙珍珠鸡种蛋800枚,孵出健雏223只,避行了为期84天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证明,珍珠鸡在我区现有条件下饲养,是可以达到国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珍珠鸡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较大成功,而珍珠鸡的育雏是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育雏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日后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因此,必须重视珍珠鸡的育雏工作,提高珍珠鸡的育雏成活率。现就珍珠鸡育雏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珍珠鸡白痢诊断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珍珠鸡舍饲养有珍珠鸡573只。其中,产蛋珍珠鸡490只,公珍珠鸡83只。1990年四月份以来,珍珠鸡出现一种以拉清色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造成一定的死亡率。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反应诊断为白痢。用分离的4株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选出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至九月份已基本上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珍珠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鸡属鸡形目、雉科动物,是由非洲肯尼亚的一种野禽驯化而来的肉用禽种。因其羽毛黑中带灰,并散布大小如珍珠的白点,故名珍珠鸡。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野味浓郁,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滋补功能,其羽毛又可制作工艺品,所以饲养珍珠鸡是一项效益显著.又适合农家养殖的肉禽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提高珍珠鸡的种用价值,降低种公鸡的饲养量和饲料支出,克服季节性繁殖的局限和提高受精率,人工授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珍珠鸡的人工授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初入笼时,要放些珍珠鸡爱吃的饲料,如青绿菜叶等。饲养人员态度切忌粗暴,要经常与珍珠鸡接触,并抚摸它,使它不感到惊吓,这样短时间即能使鸡适应笼内生活。待种公鸡30~32周龄和母鸡开始产蛋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精。2采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两个不同品系的珍珠鸡:法国系和非洲系,正在进行扩大规模地生产。现将国外自五十年代以来国外珍珠鸡的饲养管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供我国珍珠鸡研究和生产工作者参考。一、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的决定珍珠鸡仍然是一种半驯化半野生的禽种(P. Mongin和M. Plouzeau),所以产蛋种鸡  相似文献   

16.
陈培绕是江苏省溧水县洪蓝镇的农民,数年前,陈培绕知道了一种叫珍珠鸡的羽毛。这种羽毛非常少见,价格也很高,每500克卖到200元。陈培绕盘算,珍珠鸡能长2千克重,就可产3两毛左右,按每500克200元计算,每只鸡能卖60元。他又在本地市场上转了几天,没看到珍珠鸡,更坚定了他养珍珠鸡的决心,拿出全部积蓄,一次买进7000只珍珠鸡苗。,数年珠鸡的每50算,珍珠两毛左  相似文献   

17.
试验比较了3种珍禽珍珠鸡、贵妃鸡和雉鸡胸肌中风味前体物肌苷酸及其代谢产物、脂肪酸、游离氨基酸、总还原糖和硫胺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珍禽之间总还原糖含量、硫胺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雉鸡肉质中校正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珍珠鸡和贵妃鸡中的含量(P<0.05),而珍珠鸡和贵妃鸡肉质中校正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雉鸡要显著高于珍珠鸡和贵妃鸡(P<0.05),珍珠鸡和贵妃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贵妃鸡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珍珠鸡和雉鸡(P<0.05),珍珠鸡和雉鸡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珍珠鸡在广东省规模饲养已有10多年历史,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珍禽场从1987年开始饲养珍珠鸡种鸡,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1季节性强珍珠鸡属热带禽种,有明显的怕冷耐热习性,在广东每年4~10月,气温在20℃以上,适合珍珠鸡生长、发育和繁殖,非常容易饲养,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圈养肉用珍珠鸡成活率在95%以上,母珍珠鸡产蛋率达70%,自然交配种蛋受精率为60%~70%。这时雏珍珠鸡售价低,为2~3元/只,上市肉用珍珠鸡(1250g/只以上)收购价为13~15元/只。但是,在11月至次年3月这段时期,气温在1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相同条件下青脚麻鸡、土杂黄鸡和珍珠鸡的适应性及生长发育观察研究表明: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放养条件下野性、觅食性、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土杂黄鸡;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野外生活抗病力强,野外放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土杂黄鸡。因此,选养放养鸡品种,首先要考虑不同鸡种在放养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选养放养鸡品种应首选青脚麻鸡,其次为珍珠鸡,土杂黄鸡放养性能较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差。  相似文献   

20.
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珍珠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了珍珠鸡种蛋的蛋质量和蛋形指数,研究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珍珠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鸡种蛋蛋质量在34.2g-46.5g之间,蛋形指数在0.677-0.789之间孵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